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953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在印度-欧亚陆陆碰撞造山过程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喜玛拉雅东构造结东侧的西南三江地区在新生代经历了强烈变形,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样式。构造样式的时空变化可以有效限定印度-欧亚陆陆碰撞过程,而近年发表的大量数据为揭示三江构造带新生代构造样式时空变化提供了可能。通过综合前人研究数据,结合本文的新观察,提出三江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特点显示规律性变化:处于碰撞前缘位置的腾冲、保山地块在印度地块向北迁移过程中最早(50~45Ma)与印度大陆发生碰撞,在挤压作用下形成褶皱+逆断层组合,以及块体边界压扭性剪切变形;随着印度地块持续向北运动,该变形样式逐渐向东、北部扩展,并使兰坪-思茅地块、扬子地块西缘剑川盆地沉积环境发生改变,地块两侧发生剪切变形;其中兰坪-思茅地块东侧(30Ma)剪切带的启动时间晚于西侧(34Ma)。地块两侧剪切带均大致经历了纯剪(挤压)-简单剪切(走滑)-纯剪(伸展)变形历史;剪切带各阶段变形的启动时间均具有南早北晚之特点。发生塑性变形的下地壳物质的剥露过程同样表现出时空不均匀性,结合古地磁研究成果,这种现象可能与地块内部的不均匀旋转有关。各剪切带最北端不但变形启动时间最晚,而且基本没有记录走滑变形。这种变形样式的时空变化表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变形效应在三江构造带内主要表现为陆块内部的弥散状挤压变形与块体刚性旋转形成的剪切带,块体向南逃逸规模较小。  相似文献   
922.
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活动在柴达木盆地中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尔金断裂新生代以来发生多期次的走滑运动,并伴随强烈的隆升作用,进而影响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的构造演化。本文通过遥感卫星影像解译、地震反射剖面解释、区域地层分析,结合野外考察资料对阿尔金断裂新生代活动在柴达木盆地中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对柴达木盆地卫星影像的解译发现盆地中褶皱形态指示了近东西走向的褶皱构造带与近南北走向的褶皱构造带的叠加干涉效应,其中近东西向褶皱构造带是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青藏高原隆升并向北东扩展过程的响应,近南北向褶皱构造带是阿尔金断裂新生代活动的响应。对NW-SE向穿过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的盆山结合带地震反射剖面的再解释,发现新生代地层中发育的多层生长地层,记录了阿尔金断裂新生代活动的信息。对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分布等厚图褶皱干涉样式的分析表明,上油砂山组沉积时期(14.9Ma)阿尔金断裂活动已经明显影响到柴达木盆地,而狮子沟组沉积时期(8.2~2.6Ma)断裂活动对柴达木盆地改造最强。通过对研究区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和沉积、构造、磁性地层年代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认为阿尔金断裂在新生代至少存在三期(~30Ma,~8Ma、~2.6Ma)强烈的构造活动和隆升作用,在柴达木盆地内表现为相应地质时代沉积速率的加快、沉积物岩性的变化、构造地貌的变形和同构造生长地层的出现。其中后两期(~8Ma、~2.6Ma)构造活动在整个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广泛存在,为准同期构造事件,而月牙山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发现则表明阿尔金断裂带现在仍在强烈活动,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具有多期性,并影响和改造了柴达木盆地,可能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23.
新近纪哺乳动物的起源、辐射、扩散、绝灭等方面反映了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地区哺乳动物的演化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高原的隆升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环境的变化又导致动物组成和分布的分异,以及动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调整。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结果不仅表明哺乳动物群的组成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而且中国还是一些代表性门类的起源扩散中心,也是哺乳动物洲际迁徙的关键通道。青藏高原新近纪晚期的哺乳动物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随之而来的第四纪冰期中这些寒冷适应性动物获得了优势地位,由此成为现代动物地理区系和多样性的基础。通过以点带面的综合研究,将能够全面地认识新近纪动物地理区系对重大气候事件的响应,更准确地判断青藏高原隆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4.
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持续碰撞汇聚形成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扩展生长和构造变形系统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过程及其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动力学耦合关系研究对于揭示青藏高原扩展生长过程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尽管前人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探索,提出各种构造-隆升模型,但青藏高原东北缘何时卷入印度-欧亚碰撞汇聚的青藏高原构造系统尚未达成共识。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组成部分的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漳县地区不仅新生代地层记录齐全,而且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变形现象丰富,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印度-欧亚碰撞汇聚远程构造响应的良好区域。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漳县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地层构造格架、沉积地层序列和沉积旋回等详细野外观测研究,结合区域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及变形历史分析,取得如下认识:(1)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新生代沉积地层主要由为不整合分隔的两套构造性质完全不同的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即渐新世—中新世伸展断陷盆地沉积和上新世再生前陆磨拉石盆地沉积;(2)渐新世—中新世时期的地壳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与印度-欧亚碰撞汇聚的挤压环境相悖,指示了西秦岭北缘在渐新世—中新世尚未卷入现今的印度-欧亚碰撞汇聚构造系统;(3)上新世磨拉石盆地的发育标志着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从伸展到挤压的构造体制转换,可能指示了印度-欧亚碰撞汇聚的挤压构造作用这时才波及西秦岭北缘;(4)上新世粗砾岩、西秦岭造山带地层和中生代沉积地层共同经历了抬升剥蚀作用,形成了西秦岭北缘广泛发育的夷平面。第四纪以来夷平面的抬升和解体、现代河流侵蚀系统和多级河流阶地的出现,指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整体的不均匀大规模抬升而进入现今青藏高原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925.
《Sedimentology》2018,65(1):1-61
The Victoria Land Basin forms part of the failed West Antarctic Rift, and preserves a Cenozoic succession up to 4 km thick that records the onset of Cenozoic glaci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Antarctic glaciation over the past 34 Myr. This succession is relevant both to investigations of modern climate change and to studies of long‐term palaeoclimate change in general. This study provides a sedimentological and stratigraphic review of the Victoria Land Basin success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several continuous drillcores acquired since the 1970s, and supported by seismic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a large array of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An array of fifteen lithofacies is recognized within the Victoria Land Basin Cenozoic succession, including fossiliferous and diversely bioturbated mudrocks and diatomites, texturally mature sandstones and conglomerates, mixed mudstones and sandstones with dispersed gravel with restricted bioturbation, and diamictites and associated lithologies. These facies record a variety of marine, glaciomarine, proglacial and subglacial environments. Locally, volcanic and volcaniclastic deposits are interbedded in the succession. Lithofacies are arranged in repetitive vertical stacking patterns (depositional sequences) that record glacial advance–retreat cycles with attendant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s. Seven varieties of depositional sequences (stratigraphic motifs) are recognized within the succession as a whole, and interpreted to record a range of depositional settings from rifts unaffected by glacial ice (Motif 7), through varying degrees of glacial influence with abundant meltwater contributions (Motifs 6 to 3), to cold, polar glaciated environments such as that of today (Motifs 2 and 1). Overall, there is a gradual trend upward through the succession from Motif 7 at the base towards Motif 1 at the top, but the trend is not monotonic. A significant conclusion of this work is that a record of dynamic climate and glacial conditions is preserved through the entire 34 Myr period of the Cenozoic icehouse, at least in the Victoria Land Basin. Intervals characterized by consistent stratigraphic style (motifs) are recognized throughout the Victoria Land Basin succession. These intervals are of 1 to 6 Myr duration, each containing numerous depositional sequences; they are one to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longer than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and record periods during whic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varied in an internally consistent manner. These intervals are considered to reflect convolutions of orbital parameters that remained stable for periods of 106 a, and then switched to alternative configurations. Such intervals are directly analogous to 1 to 8 Myr intervals characterized by glaciogenic strata that are preserved within the late Palaeozoic of eastern Australia among other areas, and may be a recurring stratigraphic response to icehouse climate regimes through geological time.  相似文献   
926.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比较直接,构造复杂,以致对中新生代盆地的性质一直存在较大争论。通过对盆地地震大剖面和测井资料地质解释与统计成图,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柴达木盆地中新生界三大构造层对应三类盆地,具体以古近系底(TR)与下油砂山组顶的不整合面(T2’),将中生界划为下构造层,古近系路乐河组、上下干柴沟组、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构成中构造层,新近系上油砂山组、狮子沟组与第四系组成上构造层,其分别对应三种不同构造背景的原型盆地。下构造层为燕山运动阶段形成,为侏罗纪早期伸展断陷、中后期坳陷盆地,主要分布于盆地北半部及柴西地区,现为残留盆地;中构造层发育于早喜马拉雅期,主体厚度区位于盆地西半部的菱形块体内,阿尔金断裂带的走滑与南祁连西段的顺时针旋转是中构造层盆地发育的主要动力学机制,原型盆地为走滑旋转盆地。一里坪—南八仙构造线以北一带因主要断裂带的走滑反转作用成为中、下构造层主要叠合区。上构造层盆地为晚喜马拉雅运动阶段走滑挤压构造背景下形成,沉积沉降中心具有由西向东迁移的明显特征,为走滑盆地。一里坪—东台吉乃尔湖一带为中、上构造层盆地叠合区,叠合机制为盆地基底持续挠曲坳陷作用。分析认为,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及特殊的深部地质结构所导致的主要大断裂多次反转作用是造成盆地反转与走滑叠合的关键动力学机制。文章同时简述了对油气勘探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27.
运用丰富的三维地震资料,在断裂体系的静态描述基础上,通过断层活动速率计算和平衡剖面分析,并结合残留地 层展布特征,恢复了新生代盆地垂向演化与叠合过程,探讨盆地发育与转型的动力学机制。珠一坳陷新生代经历了裂陷早 期、裂陷晚期、裂后拗陷和构造活动期四大演化阶段。裂陷期(E2w-E2e),印支地块旋转挤出和古南海俯冲,区域拉张应 力场由NW 向顺时针转变为近SN 向,导致了裂陷早期NE、NEE 向断裂控盆向裂陷晚期近EW 向、NWW 向断裂控盆转变, 岩石圈伸展作用由宽裂谷方式向窄裂谷方式转变,导致盆地格局由彼此孤立的半地堑或窄地堑系趋于相互扩展连通;裂后 拗陷期(E3z-N1z-N1h),岩石圈伸展中心迁移至南海扩张中心,南海北部地区整体处于裂后热沉降阶段,构造活动微弱;构 造活化期(N1y-N2w-Q),菲律宾海板块NWW 向仰冲-碰撞联合作用下产生NNE 向拉张,同时派生近EW 向和NW 向的共 轭剪切作用,导致了先存NWW 向和近EW 断裂的活化,以及隆起区NWW 向张性断裂和近EW 向、NW 向走滑断裂带的形 成。该研究所揭示的盆地发育演化过程不仅对该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也对被动大陆边缘演化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8.
梁承华  徐先兵  李启铭  桂林  汤帅 《地球科学》2019,44(5):1761-1772
华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受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洋构造域的联合控制.以江南东段NE-SW向景德镇-歙县剪切带和球川-萧山断裂中发育的脆性断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交切关系和断层滑移矢量反演方法厘定了7期构造变形序列并反演了各期古构造应力场,讨论了断层活动的时代及其动力学.白垩纪至新生代研究区7期古构造应力场分别为:(1)早白垩世早期(136~125Ma)NW-SE向伸展;(2)早白垩世晚期(125~107Ma)N-S向挤压和E-W向伸展;(3)早白垩世末期至晚白垩世早期(105~86Ma)NW-SE向伸展;(4)白垩世中期(86~80Ma)NW-SE向挤压和NE-SW向伸展;(5)晚白垩世晚期至始新世末期(80~36Ma)N-S向伸展;(6)始新世末期至渐新世早期(36~30Ma)NE-SW向挤压和NW-SE向伸展;(7)渐新世早期至中新世中期(30~17Ma)NE-SW向伸展.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表明,第1期至第4期古构造应力场与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板片后撤、俯冲以及微块体(菲律宾地块)间的碰撞作用有关;第5期伸展作用受控于新特提斯构造域俯冲板片后撤,而第6期和第7期古构造应力场主要与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有关.白垩纪至新生代,华南东部受伸展构造体制和走滑构造体制的交替控制.先存断裂的发育可能是导致华南晚中生代走滑构造体制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29.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含铀盆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铀盆地类型划分是铀矿勘查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对北方系列陆相盆地尚未开展过系统的对比研究工作。近年来,独具特色的砂岩型铀矿床跌宕成矿理论、"红-黑"岩系耦合沉积控矿、盆内隆缘控矿等新认识的提出,得益于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床的勘查实践,并在铀矿勘查中不断丰富和拓展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找矿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据北方陆相盆地30万余米岩芯勘探成果,以含铀岩系时代和盆地铀富集机理为基础,兼顾盆地构造位置及构造演化,首次提出了中国中新生代含铀盆地类型划分方案,分为三类含铀盆地:复合盆地、叠合盆地和简单盆地。复合盆地其含铀岩系均为中生代构造层;叠合盆地是含铀岩系为中生代和新生代两个构造层的产铀盆地,如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简单盆地其含铀岩系仅在新生代构造层产出,如龙川江盆地。根据不同含铀盆地类型与构造岩浆岩带的空间分布关系划分为两型,分别为构造岩浆岩带之间的开阔盆地和岩浆岩带内的山间盆地。含铀盆地类型的划分,不仅具有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研究的重要成因指示意义,也可为目前正在开展的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30.
礼乐盆地是中国南海深水领域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详细研究了礼乐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过程中关键构造层序界面(S100、S70、S50)在钻井岩性、测井曲线、古生物及地震剖面上的特征。结果表明,构造层序界面为岩性、电性的突变面,在构造层序界面附近,古生物演化过程中存在标志生物种属和数量的突变。在地震剖面上,构造层序界面是区域性的不整合界面,表现为明显的上超、下超或削截特征。进而详细论述了这3个构造层序界面形成的油气地质意义,具体表现为:(1)反映了关键时期礼乐盆地性质的转化;(2)有利于形成优质储集空间;(3)层序不整合面既是油气横向长距离运移的重要通道,也是礼乐盆地油气藏成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