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28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611.
遂渝线无碴轨道桩板结构路基动力响应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遂渝线现场实测,对CRH2动力分散型机车在桩板结构路基试验段高速行车条件下的动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路基动力响应和列车速度的关系以及动应力沿路基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随车速的增大,动位移、加速度及动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在临界速度附近先增大后减小;动应力随路基深度的增加衰减很快,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动应力值和静态应力值越来越接近;桩底土动应力较大,桩基加深了路基的动力影响范围,改善了路基土体部分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612.
采用多孔介质中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及能量方程,针对青藏铁路的气温和地质条件,对抛石护坡路基(无保温材料)及其在靠近路基顶部增设保温材料后的温度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气温为-4.0℃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考虑未来50 a气温上升2.6℃条件下,抛石护坡路基对其下部多年冻土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气温升高的影响,路基中心处出现终年融化夹层;计算中发现当抛石护坡达到一定厚度时,单纯依靠增加抛石护坡厚度并不能明显增加其对路基中心处的降温效果;而增设保温材料后的抛石护坡路基可有效减小路基中出现的融化夹层,确保冻土路基的稳定.因此,建议在高温多年冻土区使用抛石护坡路基结构时,应考虑使用保温材料作为一种对抛石护坡路基进行保温补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613.
选择风火山地区受到人为干扰的高寒草甸,对处于不同干扰梯度的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用样带法进行调查.共调查5条样带,50个样方.统计植物的科属组成,计测其群落盖度、频度指标以及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对不同干扰梯度上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物种组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的高寒草甸随着人为干扰的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的科、属、种组成趋向单一;群落中起显著作用的物种趋向是高山嵩草→高山嵩草和矮嵩草→早熟禾和扇穗茅→早熟禾→羊茅和早熟禾;按照植物种群的重要值对干扰梯度的响应,该地区植物种群可被划分为3类响应模式,即忍耐型种、敏感型种和扩展型种.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随着干扰增加而降低.干扰梯度与有机质含量、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均呈显著相关,但是与全钾和速效钾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14.
以地域系统和区位理论为指导,利用遥感技术调查了江西京九铁路沿线小城镇布局及其环境现,结合社会和经济信息,揭示了小城镇的地域结构形态,布局及发展规律,并对小城镇开发模式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15.
随着地籍管理科技发展,铁路用地地籍管理在引入国家大地统一坐标系的测量技术手段的同时,为满足铁路用地线状分布特点和日常管理的需要,仍然保留了独立坐标系统。而铁路运营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装备的不断提高,铁路线路设备发生了较多拨移、变线或改道,作为确认铁路地界线位置的基准线,铁路线路的变化,对快速准确地查找铁路地界线产生了直接影响。为此,针对铁路用地参照坐标的变化情况及调整方法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16.
对沪宁城际铁路CRH动车组运行引起的高架桥段地面振动竖向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了地面振动特征及其传播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CRH动车组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主频在70Hz以下,属于低频振动;地面振动峰值速度和加速度随着离高架桥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0m以内地面振动衰减幅度较大;地面振动峰值随列车时速的提高而增大,车厢数量对地面振动峰值和主频成分的影响不明显;CRH动车组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对一般性建筑物影响不大,列车时速为300km左右时,地面振动速度超过办公室等公共建筑的允许值,列车时速为200km左右时,地面振动速度超过居民住宅的允许值;与其他高速铁路的地面振动实测值相比,沪宁城际铁路CRH动车组运行引起的高架桥段地面振动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17.
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铁路基速度传递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会加剧轨道路基结构的振动,削弱其动力稳定性,并可能产生过大的附加沉降,严重时可导致轨道路基结构失稳破坏,因此,在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铁路基结构的动力响应是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依托典型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利用自主研制的伺服激振控制系统,开展了大比例尺的高铁路基激振模型试验研究,通过激振器模拟列车轮轴循环加载,得到了不同频率激振力作用下路基不同层位的速度的时程变化曲线及幅值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速度幅值传递及衰减规律。研究表明,不同频率的激振力作用下路基土体的速度曲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峰值;同一频率作用下路基土体中速度幅值沿深度方向不断减小,呈指数衰减趋势,随着深度的增加。研究成果为相应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618.
李雪  周顺华  王培鑫  李晓龙 《岩土力学》2015,36(Z1):235-240
针对饱和砂土地区盾构隧道超近接高铁桥墩摩擦桩的工程问题,采用钻孔灌注桩及高压旋喷桩组合隔断隧桩间位移。分别对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及盾构上下行线近接高铁桥梁桩基引起的高铁桩基的变形及变位开展现场试验,对现场实测数据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施工使高铁桥墩产生沉降,占施工过程最大沉降量的 75%~125%;高压旋喷桩施工导致桥墩产生隆起,占施工过程最大沉降量的-50%,旋喷桩施工完成后将持续一段时间;盾构施工对高铁桥墩竖向变形产生影响,距离高铁桩基越近影响越大,同时累计沉降跟盾构施工控制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619.
A field measurement of ground vibrat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vertical ground vibration accelerations induced by very high speed trains running over a non-ballasted track on embankment with speeds from 300 to 410 km/h are repor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for the first tim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vibration accelerations in both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test data. It is shown that the periodic exciting action of high-speed train bogies can be identified in time histories of vertical accelerations of the ground within the range of 50 m from the track centerline. The first dominant sensitive frequency of the ground vibration acceleration results from the wheelbase of the bogie, and the center distance of two neighboring ca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ignificant frequencies of the ground vibration acceleration. Variations of time–response peak value and frequency-weighted vertical acceleration level of ground vibration in relation with train speed as well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track centerline a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me-domain peak value of ground vibration acceleration exhibits an approximately linear upward tendency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in speed. With the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track centerline, the frequency-weighted vertical acceleration level of the ground vibration attenuates more slowly than the time-domain peak value of the ground vibration acceleration does. Severe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way ground vibration on human body comfort on the ground occurs at the speed of 380–400 km/h. The results given in the paper are also valuable for validating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train induced ground vibrations.  相似文献   
620.
薛富春  张建民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2):310-316,323
高速铁路中的桥梁常采用灌注桩基础以控制沉降,地震作用是桩基础的设计工况之一。建立桥梁-桥墩-桩基础-地基为一体的耦合系统非线性三维数值分析模型,以典型地震波为输入,考虑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共同工作、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材料非线性和土层对桩的侧阻及端阻作用,开展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有限元计算,并对地基主要土层压缩模量、桩体材料弹性模量、桩径和桩长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现行的桩基础设计方案能有效控制地震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变形;地震过程中的不同时刻,桩侧阻发挥程度不同且不可忽略,以单纯的梁单元模拟桩的动力学行为的适用性值得商榷;桩长和地基主要土层压缩模量对桥梁地震反应影响最大,桩体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次之,桩径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