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2篇
  免费   1491篇
  国内免费   2254篇
测绘学   1071篇
大气科学   2089篇
地球物理   1796篇
地质学   3003篇
海洋学   1565篇
天文学   357篇
综合类   572篇
自然地理   119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635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554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61.
A comparative tectonic quiescence and lack of earthquakes make the stable centres of continents attractive for siting long-term radioactive waste storage facilities. The low rates of deformation in such regions, however, make it difficult to characterize their long-term seismotectonic behaviour, leading to uncertain estimates for the very low probability hazard estimates required by society. In an attempt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y of both contemporary seismicity and paleoseismic data in central Canada, we have used earthquake histories from regions with similar seismo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from around the world. Substituting space for time, we estimate a long-term rate per 106 km2 of 0.004 magnitude ≥6 earthquakes per annum, of which 33–100% might rupture to the surface.  相似文献   
162.
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高精度高分辨率海面高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的海潮模型(NAO99B)更为合理的共线方法和交叠平差技术,有效改善了ERM数据的径向轨道误差和时变海面高的影响,提高了浅海海域测高数据的测高精度。  相似文献   
163.
我国西部部分地区1∶5万地形图数据尚未完成,给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不便。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遥感技术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高分辨率影像获取能力的提高为大比例尺地物特征的提取提供了数据可能。本文采用SPOT5遥感影像,以1∶5万地形图图式标准为依据,进行青藏高原其香错地区地物判读,结果表明SPOT5能基本满足1∶5万地形图制图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判读结果,可采用多时相、多分辨率影像进行1∶5万地形图地物判读。  相似文献   
164.
探地雷达在吉林西部地区探测土壤碱化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吉林西部盐碱地区的探地雷达调查表明,盐碱地与耕地土的雷达回波具有明显差别,根据振幅的衰减特征可以精确区分耕地与盐碱地,根据频谱中高频峰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可定性评价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在雷达瞬时振幅图上,可将盐碱地纵向剖面分为盐分积累带和过渡带.采用探地雷达方法可快速了解盐碱化程度在深度方向上的变化,适宜开展大面积地面调查.  相似文献   
165.
张猛刚  雷祥义 《西北地质》2005,38(2):99-101
地球表层系统是岩土圈、大气圈、水圈、人类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笔者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阐述了地球表层系统的边界、环境、要素、结构和功能;并分析了地球表层系统的开放性、有序性和耗散结构的特征;最后阐明了协调人地关系是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6.
根据近海深度浅、热容量小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一维能量平衡模式,对东中国海年平均海温进行了模拟。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平均海温的经向分布与纬向分布情况,结果与观测基本相符。同时还检验了模式对海温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最后简要分析了能量平衡模式应用在近海上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7.
陆锦标 《现代测绘》2005,28(5):17-19
从深基坑安全监测实例出发,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的射线形水平位移基准网,同时适用用小角法高精度位移监测.另外就温度的变化对水平位移值的影响,降水施工对地面沉降,深层土体位移的影响及测斜管埋设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识与体会,希望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8.
依据青海海西德令哈、乌兰的树木年轮资料序列与柴达木地区1962—2001年5~6月份地温资料序列之间较好的同期相关特征,重建了柴达木地区5~6月份地面Ocm温度及地面最高温度千年历史资料序列。运用乘积平均值、误差缩减值等方法对重建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序列可信。通过分析发现,在重建的1098年中,有6个主要的冷期和6个主要的暖期,地面0cm温度序列存在12个主要突变期,地面最高温度序列存在15个主要突变期。周期分析表明,地面0cm温度和地面最高温度均存在183年、122年和91年左右的长周期以及6.8年和2~3年的短周期。  相似文献   
169.
徐忠峰  钱永甫 《高原气象》2005,24(4):570-576
利用1954-199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同期我国160个测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热带地区100hPa东风与华北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春季到夏季,东风强度与华北夏季降水具有显著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2)弱东风年夏季,印度洋及印度次大陆表面温度均为正异常,然而赤道印度洋地区的正异常明显强于其南北两侧。海温异常的这一分布特征,一方面使得100hPa东风减弱;另一方面使得南亚地区海陆热力对比减弱,导致南亚夏季风偏弱,进而造成由该季风区向华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减少,华北地区干旱。  相似文献   
170.
Desertification is a severe stage of land degradation, manifested by “desert-like” conditions in dryland areas. Climatic conditions together with geomorphologic processes help to mould desert-like soil surface features in arid zon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soil features serves as a useful input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and land degradation as a whole. In the present study, imaging spectrometer data were used to detect and map desert-like surface features. Absorption feature parameters in the spectral region between 0.4 and 2.5 μm wavelengths were analysed and correlated with soil properties, such as soil colour, soil salinity, gypsum content, etc. Soil groupings were made based on their similarities and their spectral reflectance curves were studied. Distinct differences in the reflectance curves throughout the spectrum were exhibited between groups. Although the samples belonging to the same group shared common properties, the curves still showed differences within the same group.Characteristic reflectance curves of soil surface features were derived from spectral measurements both in the field and in the laboratory, and mean reflectance values derived from image pixels representing known features. Linear unmixing and spectral angle matching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assess their suitability in mapping surface features for land degradation studies. The study showed that linear unmixing provided more realistic results for mapping “desert-like” surface features than the spectral angle match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