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7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1037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258篇
地球物理   1067篇
地质学   1983篇
海洋学   130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627篇
自然地理   111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961.
黑河下游胡杨季节尺度径向生长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半径型树木生长测量仪, 于2009-2010年生长季对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下游荒漠河岸林优势树种-胡杨径向生长进行了监测, 结合环境气象、 水文因子同步监测资料, 对胡杨季节变化节律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按照胡杨径向生长日变化特征, 将其分为增长型(ΔR+)、 负增长型(ΔR-)和持续增长型(ΔR++)3种类型.在生长季, 胡杨径向生长季节变化呈"S"型, 可分为前期缓慢增长(P1)、 迅速增长(P2)和后期微弱增长(P3) 3个阶段; ΔR+/++类型在这3个阶段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3.64%, 85.51%和48.61%; 5月末至8月初是胡杨年轮形成的主要阶段, 在该阶段气温和地下水位埋深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地下水位埋深应是最根本的因素. 因此, 在树木年轮学应用方面, 胡杨可以用来反演区域水环境变化, 包括河道径流和地下水位变化等. 在荒漠河岸林管理方面, 满足春夏季地下水位条件和适度频率的春汛, 是保证该地区胡杨河岸林正常生长和保持合理种群结构的前提.  相似文献   
962.
Today, living banks of the coral Cladocora caespitosa appear to be restricted to a few Mediterranean locations and are threatened by the escalating impacts affecting coastal areas. In this study the exceptional occurrence of the Mediterranean coral C. caespitosa in the Columbretes Islands Marine Reserve (NW Mediterranean, Spain) is characterised 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cover area, colony size and growth rates. The coral colonies form beds and banks in rocky bottoms within a semi‐enclosed bay that offers both hydrodynamic protection and high water exchang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 caespitosa colonies, from 5 to 27 m depth, is highly aggregated, depending on sea‐floor morphology and showing up to 80% of substrate coverage. The annual corallite growth rates obtained through the alizarin red staining method and x‐ray image analysis are similar, and range between 2.55 ± 0.79 mm and 2.54 ± 0.81 mm, respectively. The exceptional nature of these bioconstructions is due to their cumulative cover area, which is comparable in size to the largest C. caespitosa bioconstructions described to date in Mljet National Park (Croatia, Adriatic Sea).  相似文献   
963.
徐娜  逄少军 《海洋科学》2012,36(10):13-25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形态特征对海洋中生活着的浮游单细胞海藻进行准确无误的分类鉴定,正在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方式。这样做的前提是首先需要从海水中分离得到纯藻株, 掌握它们的生活条件, 获得生物量, 并进而完成鉴定。作者对一株裸甲藻类似种和两株新分离的赤潮单细胞海藻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核糖体18S RNA 基因(18S rDNA)和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三株藻分别为共生甲藻(Symbiodinium sp.)、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作者以广泛使用的光密度值A680作为衡量藻体生物量变化的指标, 研究了这三种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结果表明, 在批次培养中, 共生甲藻、锥状斯氏藻和赤潮异弯藻的生物量都在22℃达到最大, 分别为9.28×105个/mL、7.9×104个/mL 和4.75×105个/mL; 强光和长时间光照促进生长, 但锥状斯氏藻在强光下更早进入衰退期; 三种藻都表现出较强耐受盐度变化的能力,在盐度为15~36 的培养液中生长良好; 营养实验表明, 使用882 μmol/L 的NO3- 和36.2 μmol/L 的PO43-能够维持三种海藻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964.
壳寡糖对大菱鲆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础饲料中添加500mg/kg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喂养初始体质量为(12.2±0.01)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8周,研究COS对大菱鲆生长、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和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后,大菱鲆成活率得到提高,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5.79%和25.26%。相比对照组,饲料中添加壳寡糖饲养的大菱鲆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指数提高了4.51%,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32.89%,同时,大菱鲆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免疫保护力显著增强(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壳寡糖能够提高大菱鲆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965.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轴(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axis,GH/IGF-I轴)是调控鱼类生长的主要内分泌轴线,许多外源化学物质能够影响鱼类的生长,并且能够干扰GH/IGF-I轴。本文介绍了鱼类GH/IGF-I轴的组成、功能及其对鱼类生长的调控模式,并从GH/IGF-I轴角度探究外源化学物质影响鱼类生长的内分泌作用机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66.
鱼类甲状腺轴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组成,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滤泡合成并释放甲状腺激素(主要为甲状腺素—T4),T4运输至肝脏等外周组织中,经过脱碘转化形成生物活性更强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T3主要通过同核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甲状腺激素对鱼类胚胎发育、仔鱼变态及性别分化等早期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甲状腺激素为鱼类胚胎发育期所必须,外加适量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胚胎或仔鱼存活率;仔鱼变态过程中,某些外部形态变化及相关组织分化依赖甲状腺激素的调控,牙鲆等仔鱼变态期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量会显著升高;性腺发育期,甲状腺激素对调控鱼类性别分化方向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67.
研究了外源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处理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Gould胰岛素相关多肽受体基因(irr)和5种壳基质蛋白基因(nacrein、efcbp、n19、aspein及accb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显著提高了irr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这与其在软体动物中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作用相一致。nacrein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激素处理组也有显著升高(P<0.05),表明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两种外源激素都增强了马氏珠母贝的生长代谢水平;与对照组相比,n19、aspein与accbp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激素处理组均下调(P<0.05),说明这3个基因的表达受到激素调节通路的抑制作用。此外,研究发现aspein与accbp两个基因的表达在各个实验样本中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说明这两个基因在激素通路中可能受到同一个上游因子调控。efcbp基因表达水平在激素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表达稳定,各样本之间无显著性的变化(P>0.05)。  相似文献   
968.
在江苏盐城新洋港滩涂由海向陆建立样地:零星米草斑块(SAP)、稳定米草滩下边缘(SAFI)、2003年米草定居处(SAF03)、1989年米草定居处(SAF89),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生物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除SAF03样地外,其他样地互花米草叶生物量随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SAF03叶生物量始终都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5);各样地茎和繁殖器官生物量均有所增加,繁殖前期SAFI处茎生物量增长最快,达18.97g.m2.d-1;离海越近繁殖器官生物量增加越大;11月份SAF89样地各器官生物量顺序为:叶>茎>繁殖器官,其他样地:茎>叶>繁殖器官。2)各次调查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样地叶生物量分配减少,而茎生物量与繁殖器官生物量分配增多;由陆向海各样地叶生物量分配减少,而茎生物量与繁殖器官生物量分配增加。3)SAFI处互花米草地下/地上生物量的比值为2.39,极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1)。  相似文献   
969.
2002-05-20-26在东海进行小尺度船基浮游生物生态系围隔实验,研究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优势种群的自然繁殖发育期。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较简单,优势种明显。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及优势种群丰度三者的变化呈逐渐增加趋势。在实验期的1~5d,小拟哲水蚤的无节幼虫和早期幼体占绝对优势,该自然种群的丰度不断增加;随时间推移,无节幼虫逐渐发育为桡足幼体,而后又逐渐发育为成体。因此,本次实验期是实验海区优势种小拟哲水蚤种群的自然繁殖发育盛期。  相似文献   
970.
中国东部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取自中国东部陆架海的2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及沉积物类型划分,探讨细颗粒沉积区分布格局与物源和环流体系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类型主要有砂、粉砂质砂、泥质砂、砂质粉砂、砂质泥、粉砂和泥,个别站位含砾石。表层沉积物以粗颗粒砂质沉积为主,其主要分布在东海中北部、苏北浅滩、北黄海北部,其粒度特征主要为:平均粒径2~4Φ,分选差(分选系数>2),偏态极正偏(2~2.80),峰态很宽至宽(1.60~3.50);细颗粒泥质沉积主要分布在浙江沿岸至长江口外、苏北老黄河口外、南黄海中部、北黄海西南部及黄河口外的渤海海域,其粒度特征主要为:平均粒径6~7Φ,分选差至较差(分选系数1~2.5),偏态负偏(-1.50~-0.33)至近于对称(-0.33~+0.33),峰态很宽(>2.75)。从环流的流向与路径及邻近的河流物源角度,初步探讨了河流输入物质及环流体系对细颗粒沉积物沉积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初步推断了细颗粒沉积物的物源及基本输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