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5篇
  免费   2146篇
  国内免费   2829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1466篇
地球物理   1326篇
地质学   7121篇
海洋学   972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29篇
自然地理   1040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709篇
  2018年   497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738篇
  2013年   563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上宫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化探找金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思峰 《物探与化探》2008,32(3):267-269
上宫金矿位于河南省西部熊耳山北麓,在该区1 020 km2范围内进行了1:5万的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按水系划分取样单元,取样本着"小沟多取,支流放稀,大河不管"的原则进行。本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的特点是:取样少,控制面积大,速度快,省钱、省人、省物,找矿效果好、经济效益好。本区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所发现的金异常,后经异常检查、地质普查评价及钻探验证,确定为一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2.
直流电测深法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联合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直流电测深法(VES)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TEM)对地层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TEM对低阻层反应灵敏,而VES对高阻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基于TEM与VES对地层响应特征互补的特点,尝试将TEM与VES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模型试算结果表明,联合反演的效果明显比单一方法反演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73.
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入手,总结了综合找矿标志,指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组分单一,异常元素组合主要为Mo、Bi、Ag,次为W、Sn、Zn、Cu、Pb,仅有钼能形成较大规模的异常;矿床元素水平分带序列为(Mo-Bi-Ag)-(W-Sn)-(Pb-Zn-Cu),垂向分带序列为(Mo-Ag-Pb-Zn)-Cu-(Bi-W-Sn),并以w(Mo)/[w(Bi)×100]≥65,[w(Pb)×w(Zn)/w(W)×w(Sn)]≥25为判别标志,来预测深部盲矿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74.
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Qom组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朗Garmsar区块Qom组形成于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岩性以生物屑灰岩、含砂生物屑灰岩、泥晶灰岩为主,是典型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利用区内野外实测剖面资料和露头岩样测试资料,对Qom组沉积相进行标识及类型划分,并对Qom组沉积微相及其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区域开阔台地相~高能红藻滩微相和局限台地相~泻湖夹台内滩微相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F段中部的粒内溶孔较为发育,而溶缝主要出现在C1、C3亚段,整个Qom组构造微裂缝不甚发育。但储层孔渗条件比较差,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且存在严重的不均一性。为此,从沉积相与储层特征角度研究认为,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Qom组油气勘探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75.
吉林省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海沟金矿床区域水系沉积物、矿区水系沉积物及矿体的岩石、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依据该模式对区域47个异常进行了研究对比,预测出一处寻找海沟式金矿床的有望异常。  相似文献   
76.
本文按不同地下水类型,从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质三个方面论述了敦化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77.
刘可思 《福建地质》2008,27(4):345-351
宁德禅地铜矿床产于上侏罗统南园组第三段英安质晶屑凝灰熔岩夹层凝灰岩中。矿体呈脉状、缓倾角似层状,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在时空上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密切相关,属于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8.
戴清忠  陈荣魁 《福建地质》2008,27(4):369-376
福鼎山后尖玄武岩位于福鼎一福清北东向断裂带北东段,呈岩筒状产于石帽山群下组下段火山沉积岩中,属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由玄武质火山角砾岩、碧玄岩、橄榄辉长一玄武岩组合,经历火山爆发、喷溢、次火山侵入3个阶段而形成。  相似文献   
79.
排庭金矿是贵州三都——丹寨锑、汞、金成矿带上,继苗龙锑-金矿、宏发厂汞-金矿后首次发现的产于中下寒武统独立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其矿体受断裂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控制,矿床规模为中型。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过渡带寻找寒武纪地层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北达巴特斑岩铜钼矿产于华力西期流纹斑岩中,矿体呈脉状,铜矿体地表为氧化物,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深部的流纹斑岩中,其矿化作用呈上铜下钼的双层矿化结构模式,矿化为细脉浸染状。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钼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