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6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江西相山矿田主要铀矿化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相山矿田发现近30个铀矿床,矿化与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次火山岩)关系密切,不管是划归火山岩型还是斑岩型矿床类型,均属于热液型矿床。从热液矿床的成矿构造特点分析,相山矿田铀矿化主要有隐爆碎屑岩型和蚀变岩型两大类,后者主要有水云母化蚀变岩型和钠长石化蚀变岩型。通过收集资料,结合笔者完成的有关课题成果数据,对各铀矿化类型进行了地球化学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隐爆碎屑岩型矿石品位较高,U含量大多大于1%,SiO2、Na2O含量较低,P2O5含量较高,K2O/Na2O比值平均11.51,主要伴生元素有Hf、Sb、Cu、Pb、Zn、Zr等;水云母化蚀变岩型矿化的K2O/Na2O比值平均4.83,伴生元素有W、Pb、Mo、Th、Sb等;钠长石化蚀变岩型矿化的K2O/Na2O比值平均0.19,U与CaO、P2O5关系密切,伴生元素有Sr、Zr、Hf、Sc、W等。从钠长石化蚀变岩型,到水云母化蚀变岩型,到隐爆碎屑岩型,即随矿化岩石U品位的增高,稀土配分曲线呈现出从右倾向左倾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2.
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赋存于中奥陶统侵蚀面之上的石炭系本溪组中.含矿岩系的厚度及矿体形态受古岩溶面控制,构造对矿体影响较大.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含铝矿物.上部铝质泥岩以高岭石为主,下部铝质泥岩以伊利石为主.铝土矿共生矿产综合开发价值大,伴生矿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西藏地堡那木岗矿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SS等软件对矿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选用平均值±3倍标准差(X±3S)作为上下限反复剔除原始数据的特值,使元素含量服从正态分布.最后以X+2S作为异常下限(T),以1T、2T、4T三级浓度分带,圈定Cu、Au、Ag、Mo单元素异常和Au-Ag-Mo综合元素异常,揭示矿区内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将异常区与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点)套合分析,表明异常受地层、断裂、围岩蚀变控制,对寻找矿(化)体、断层、围岩蚀变带有指示作用.最终,优选2处远景区,分别为3号综合异常区中心北北西方向至北东向断裂附近,1号、2号综合异常区及其东侧组成一个走向为东西向的异常带.  相似文献   
64.
相山铀矿田侵蚀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万良  刘德长  李子颖  张静波 《铀矿地质》2009,25(4):208-213,227
矿床的形成和保存是矿床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相山地区发育明显的新构造运动,地表总体侵蚀严重,相山峰顶侵蚀深度约为3000m,铀矿床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侵蚀作用,邹家山一带侵蚀深度〉757m,邹家山铀矿床刚好侵蚀到矿化的前峰位置。从矿田西北部到东南部,地表侵蚀深度逐渐加大。西北部矿床保存条件良好,多数铀矿床完整或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深入找矿、扩大远景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5.
对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进行LA—ICP—MS法单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查明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的成岩时代为465.0Ma±3.7Ma.相当于中奥陶世。结合前人的矿田酸性火山岩精确的同位素定年资料(467.3±2.9Ma和467.1±2.2Ma),认为白银矿田成矿时代为中奥陶世。舍矿火山岩系形成于奥陶纪的岛弧-裂谷环境。这些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白银矿田的构造演化和指导北祁连山白银式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找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辽宁青城子铅锌矿田产出在辽东裂谷凹陷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田。研究表明,矿区内发育的以双顶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新岭花岗岩为代表的晚三叠世花岗质岩浆事件,应与本区的矿化作用密切相关。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双顶沟岩体侵位时间为224.2±1.2Ma。双顶沟岩体岩石化学组成呈现 SiO2 69.07%~71.31%,K2O 3.53%~5.22%, Na2O 3.87%~4.14%,属于钙碱性岩石系列。Al2O3为12.46%~14.48%,A/CNK<1,具有准铝质特征。微量元素数据显示稀土总量较高,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强烈分馏, , 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68~0.9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Pb等,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具有高Sr,Ba含量,低的Y,Yb含量特征,属于具有类似埃达克质亲和性的I型花岗岩,具有高Nb/Ta(18.4~21.2),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浆源区残留固相矿物组合中包含可观的石榴子石和金红石,可能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可能存在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推测扬子和华北板块深俯冲过程中板片断离可能是诱发与成矿有关岩浆的地球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67.
李德东 《地质与勘探》2012,48(3):538-545
[摘 要] 岩脉的侵位机制对理解岩脉和矿脉的侵位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岩脉 的侵位机制,并以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为例初步探讨了矿区内岩脉与矿脉的关系。研究表明,区域上主要 受NW-SE 向的挤压应力,在海西期向燕山期转变阶段,区域应力场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林西断块发 生了顺时针转动的结果。矿区范围内,同样受NW-SE 向挤压应力作用,块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推测 矿区西南向北东方向挤压应力逐渐减小,隆升剥蚀量也随之减小。整体上,岩脉侵位于先存裂隙,矿脉 侵位于岩脉形成的构造空间,局部具有互相穿插的现象。通过岩脉和矿脉的侵位过程,认为矿区西部寻 找斑岩型矿床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8.
里伍铜矿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现已发现里伍、黑牛洞等中小型铜矿床7处,为扬子地台西缘地区铜矿集中产出区之一。中深构造层次的江浪变质核杂岩构成了矿区构造主体。通过对里伍铜矿田内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控矿构造特征等的系统研究表明,矿田中由变质核杂岩穹隆构成的构造组合及其韧性剪切滑脱带控制了铜矿体的定位、形态以及矿床的规模。变质核杂岩穹隆中的韧性剪切滑脱带是主要控矿构造。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田和区域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9.
鄂东丰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鸡笼山、丰山和李家湾等大-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组成。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三叠系碳酸盐岩接触带中,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作者采用锆石SHRIMP U-Pb定年方法对鸡笼山和丰山矿区成矿斑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鸡笼山和丰山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微区原位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138±2Ma(95%可信度,MSWD=5.1)和137±2Ma(95%可信度,MSWD=1.4),与前人已报道的鄂东南矿集区内典型铜-金-钼-(钨)矿床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140Ma±)吻合,表明丰山矿田成岩成矿事件均发生于早白垩世。本次研究还在鸡笼山花岗闪长斑岩体中发现了新太古代锆石年龄信息,证实了扬子陆块北缘可能存在新太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70.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铜、金共生与分离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狮子山矿田是安徽铜陵矿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铜金多金属矿田.矿田内铜、金矿床或矿体既各自独立产出,义相互共生或伴生,铜矿化和金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既共生又分离的现象.本文选择矿田内代表性铜矿床和金矿床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并进行成矿流体中铜、金溶解度的热力学理论计算和1分析,探索铜、金共生与分离的机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