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972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8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Abstract

Abstract The geographical context and hydroclimatology of the English Lake District means that the region is an important monitor of changes to nationally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ssets. Using monthly rainfall series for sites in and around the central Lake District, a continuous ~200-year precipitation index was constructed for a representative station close to Grasmere. The bridged series shows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summer rainfall since the 1960s, offset by increases in winter and spring that are strongly linked to North Atlantic forcing. Over longer time periods, the index exhibits several notable dry (1850s, 1880s, 1890s, 1930s, 1970s) and wet (1820s, 1870s, 1920s, 1940s, 1990s) decades. These patterns are strongly reflected by reservoir inflow series and by indicators of the biological status of the region’s freshwater lakes. It is argued that long-term climate indices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managers seek to evaluate recent and project environmental chang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long-term natural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63.
西秦岭某硅、灰、泥岩型层控铀矿床是在矿源层(中志留统)的基础上,由地下水热液渗滤改造而成。铀的工业富集发生在矿源层褶皱成陆之后,成矿高峰则发生在中、新生代交替时期。成矿溶液是受大气降水补给的地下水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源层本身。矿源层长期遭受地下水热液作用,溶液中大量的铀酰离子形成稳定的碳酸铀酰络合物,并被运移至岩性和构造的圈闭部位,通过吸附和共沉淀等作用富集,或通过还原、水解和过饱和沉淀等作用形成沥青铀矿或再生铀黑。该层控铀矿床的整个成矿过程具有典型的逐级增量特点,属于塔式累积成矿的基本模式,后生富集是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新疆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彭守晋 《矿产与地质》1994,8(5):311-316
新疆金矿床划分为绿岩型、碎屑岩一碳酸盐岩-硅质岩型、变质碎屑岩型、火山岩型、侵入岩内及内外接触带型、伴生金及沉积型等7种类型,指出了火山岩型为区内最佳矿床类型,有很大的找矿前景.并探讨了地球化学场及地壳类型、构迟地质环境等方面对原生金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提出了今后找金矿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5.
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德松 《矿产与地质》1994,8(6):401-406
概述了含矿碱性花岗岩产出的地质背景,含矿岩体的主要特征。根据岩石中暗色矿物与主要成矿元素的关系,将碱性花岗岩矿床划分为3种矿化类型:含Nb(Sn)黑云母花岗岩;含Nb(Sn)、HREE钠铁闪石-钠闪石花岗岩;含LREE霓石花岗岩,并指出,碱性花岗岩矿床在我国北部边区和攀西裂谷带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66.
广州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分析及其控制:以越秀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汉豪 《热带地理》1995,15(2):103-108
随着广州市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作为广州市中心区的越秀区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居高不下,而且还有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越秀区环境噪声现状和发展,对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的控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7.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在锡矿床成因及找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锡矿床中花岗岩、赋矿地层、蚀变岩石和锡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来探讨各类锡矿床成因.并总结了花岗岩成矿性评价的稀土地球化学定量标志.  相似文献   
68.
唐桂秋 《湖南地质》1991,10(3):263-266
中原地区是我国古代青铜冶炼中心,却未见一处锡矿产地,当时炼锡原料从何而来,迄今仍为一大疑案。多数学者偏向源于华南,现知这里锡资源丰富,自然易圆其说,但也有认为就地取材于中原的,只是现今没有见到它的产地。笔者从锡矿的找矿前提分析,亦认为不能排除中原地区古时开采过,今后还找得到锡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9.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野外和室内研究资料后指出,银洞坡大型金矿所在的河前庄背斜连同该背斜转折端和两翼所发育的各种平移断层、平移正断层、逆冲断层均形成于主成矿期之后,不具前人所认定的控矿意义,其演化系列是:河前庄背斜→含矿共轭平移断层→无矿共轭平移断层→平移正断层→逆冲断层系,除含矿共轭平移断层之外,它们主要起改造矿体的作用。其中河前庄背斜起有利的改造作用,而各类断层主要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0.
江西西华山脉钨矿床的形成与含钨花岗岩浆演化密切相关,“附加侵入”二云母或白云母碱性长石花岗岩的出现,对脉钨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脉钨矿床形成的全过程可概况为:从深熔—重熔花岗质岩浆产生→岩浆不断的分异并多次上侵→含钨岩浆的结晶分异(主侵入成岩)→碱质自交代→低熔岩浆的形成和气热分馏(附加侵入成岩)→细晶岩等的贯入和成矿流体最后从岩浆中彻底分离→成矿流体上升充填交代及其性质的演变→黑钨矿(长石)石英脉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