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51.
安徽池州铜山铜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分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智宇  杜杨松  庞振山  张静  滕传耀 《岩石学报》2012,28(10):3255-3270
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安庆-贵池矿集区中的一个中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铜山岩体与下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间的接触带内.典型剖面系统取样分析结果显示:从岩浆岩、矽卡岩到碳酸盐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总体上表现为渐变分带特征,即靠近岩体的矽卡岩富集Si、Fe、Mg及亲铁元素Co和亲铜元素Cu、Ag;远离岩体的矽卡岩富集Ca、Mn、Al、Ti、REE和亲铜元素Pb、Zn;远离大理岩带的强硅化蚀变岩富集Si、Fe、Li和Co,而强烈亏损Ca、Sr和REE.这种分带可以依据元素活化迁移理论加以解释.在矽卡岩形成过程中,岩浆热液携带Si、Fe、Mg、Al、Li、REE、大离子亲石元素Rb、Cs、亲铁亲铜元素Co、V、Zn以及高场强元素Ta、Zr、Nb、Hf、Ga、Be向大理岩迁移并富集于形成的矽卡岩中;大理岩中的Ca被活化后进入矽卡岩体系,而Sr、K及Pb则随流体搬运迁出.蚀变及矿化较弱的矽卡岩稀土总量较高(ΣREE=122.0×10-6),LREE富集[(La/Sm)N =3.99],HREE亏损[(Gd/Yb)N=2.85],Eu显示负异常(δEu =0.69),重稀土配分形式与新鲜石英二长斑岩相似,但La、Ce等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矽卡岩剖面元素分带特征及稀土配分模式指示铜山矽卡岩铜矿床为接触交代成因.结合已有氢氧同位素结果,认为铜山铜矿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矽卡岩退化蚀变和成矿期间有大气降水混入成矿流体.  相似文献   
52.
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三维地震区中新统微观构造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方差体顺层切片技术,在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中新统首次发现高密度小断裂,它们近SN走向,断距6~28m,长0.5~4km,倾角约60°.这些小断裂既不是渐新统继承性断裂,也不是近期热点讨论的多边形断层,而是在中新世特定地质条件下由局部引张形成的微观构造.其成因为:1)中新世琼东南盆地处于坳...  相似文献   
53.
黄芮 《云南地质》2013,(4):447-452,462
马厂箐斑岩体与铜、钼、金等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斑岩体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显示斑岩体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54.
铅锌矿赋存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下段(T3s1)灰岩容矿岩层中及近南北向、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内,少数赋存在近东西向节理裂隙中,成因具多成矿阶段、多成矿物质来源特征,层位+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5.
滇东北渔户村组内的富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启良 《云南地质》2001,20(2):186-194
渔户村组为滇东北富铅锌矿床的重要产出层位。通过茂粗、金沙厂、五星、乐红、大海等矿床,总结了滇东北渔户村组内的富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认为其与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有关,为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56.
河北省崆山白云洞发育在以中寒武统张夏组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平面形态主要受NNW向、NE向和近EW向断裂控制,垂向上可分为3层,各层洞穴以沿陡倾断裂侵蚀、溶蚀而成的通道相连.第一层厅堂状溶洞(天堂、人间和地府)沿NNW向断裂展布,形成于早更新世中晚期;第二层格网状洞穴(迷宫和龙宫上部)沿NNW.和NE向断裂发育,形成于中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初;第三层形态曲折的廊道形洞穴(龙宫下部)主要追踪NE和NNW向断裂延伸,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早全新世初期.在白云洞形成发育过程中,曾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破坏.现今的白云洞,景观损毁、岩石破裂严重,灾害承受力低,因此洞穴结构稳定性保护和洞穴地质环境治理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7.
概述了南京市水西门市民广场地质环境背景 ,分析了广场建设和灾害发生过程中存在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剖析了该滑坡产生的机制 ,针对近年南京地区边坡失稳和滑坡灾害时有发生的状况 ,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8.
从剖析引起连云港市大岛山近期数次续发性滑塌事件的客观和人为因素入手 ,研究和分析了该区滑塌的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 ,并就防范后续滑塌可能带来的灾害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59.
关中地区小震活动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关中地区地震活动呈现东部相对活跃而西部平静的局面,打破了近20年来西部相对活跃的格局。从三信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认为这是大区域应力调整,汾渭地震带地震逐渐活跃而西海固地区相对平静以及关中地区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关中地区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0.
Pb-Sr-Nd同位素体系在石油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90年代以来Pb-Sr-Nd同位素石油地球化学中的最新应用情况,由于它们在石油物源的判别及年龄测定方面的优势,正越来越引起各国科学家及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