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2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656篇
测绘学   1220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287篇
地质学   1559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319篇
自然地理   53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试论火山岩储层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胜利及辽河油田最新资料,提出了一种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分类方案,共分为火山熔岩型、火山碎屑岩型和潜火山岩型3种类型。其中火山碎屑岩型又可分为正常火山碎屑岩型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型两种亚类型;潜火山岩型分为隐爆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两种亚类型。文中结合实例对各种类型储层的成因机制、空间展布特点以及储集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72.
在用遗传算法生成影像纹理分类的“Tuned”模板中,引用了一个新的遗传交叉方法——指派交叉,与其他的交叉方法相比,指派交叉可在相同的搜索空间中提供更好的优化组合。试验证明,指派交叉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遗传交叉方法。  相似文献   
73.
基于图像特征的烟叶分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基于图像特征的烤烟烟叶分级系统的建模及其实现,给出了烟叶分级模型的数学描述,探讨了模型库的优化和特征隶属度及烟叶模式的可信度的计算问题,并通过试验分析了FTGS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
遥感数据的遗传-超平面分割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采用超平面作为判别边界的分割方法中,使用统计学的方法确定类判别界面,当区域间的统计值大于区域内的统计值时,就会出现类判决界面难于确定的问题。遗传算法的特点是进行全局优化搜索,利用这种算法优势可以解决传统算法难以解决的超平面空间定位问题,从而解决类判决界面的确定问题。通过EOS/MODIS图像数据的分割对该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其分类精度明显高于统计学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75.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分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运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K均值法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的算法,以实际的遥感影像分类为例,通过与传统的最小距离法进行比较,对RBF神经网络分类器的优点进行了归纳,并就算法实施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分类器。  相似文献   
76.
Establishing relative and absolute time frameworks for the sedimentary, magmatic, tectonic and gold mineralisation events in the Norseman-Wiluna Belt of the Archean Yilgarn Craton of Western Australia, has long been the main aim of research efforts. Recently published constraints on the timing of sedimentation and absolute granite ages have emphasiz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stablished rationale used for interpreting the timing of deformation events. In this paper the assumptions underlying this rationale are scrutinized,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y are the source of significant misinterpretations. A revised time chart for the deformation events of the belt is established. The first shortening phase to affect the belt, D1, was preceded by an extensional event D1e and accompanied by a change from volcanic-dominated to plutonic-dominated magmatism at approximately 2685–2675 Ma. Later extension (D2e) controlled deposition of the ca 2655 Ma Kurrawang Sequence and was followed by D2, a major shortening event, which folded this sequence. D2 must therefore have started after 2655 Ma—at least 20 Ma lat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and after the voluminous 2670–2655 Ma high-Ca granite intrusion. Younger transcurrent deformation, D3–D4, waned at around 2630 Ma, suggesting that the crustal shortening deformation cycle D2–D4 lasted approximately 20–30 Ma, contemporaneous with low-volume 2650–2630 Ma low-Ca granites and alkaline intrusions. Time constraints on gold deposits suggest a late mineralisation event between 2640–2630 Ma. Thus, D2–D4 deformation cycle and late felsic magmatism define a 20–30 Ma long tectonothermal event, which culminated with gold mineralisation. The finding that D2 folding took place after voluminous high-Ca granite intrusion led to research into the role of competent bodies during folding by means of numerical models. Results suggest that buoyancy-driven doming of pre-tectonic competent bodies trigger growth of antiforms, whereas non-buoyant, competent granite bodies trigger growth of synforms. The conspicuous presence of pre-folding granites in the cores of anticlines may be a result from active buoyancy doming during folding.  相似文献   
77.
岩体工程质量分级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质量评价采用的测试技术包括地质勘察、弹性波检测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结合水布垭水利枢纽大坝建基岩体工程质量评价实例,对岩体工程质量分级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8.
79.
80.
黄河流域夏季分区面雨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黄河流域分区夏季面雨量预报的研究成果,精心挑选51个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测站对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使用K均值动态聚类对黄河流域的夏季降水进行了客观分区,并计算出各流域夏季面雨量。通过对黄河流域夏季雨量与500hPa环流,海温、OLR、中纬阻高,高原积雪,欧亚积雪等重要影响因子的关系分析,结合黄河流域夏季面雨量年降和年代际演变特征的分析,研究出黄河流域分区夏季面雨量预测的基本方法和模型,并通过客观化的数学方法建立黄河流域夏季面雨量预测系统,预测系统十年回报的结果显示出具有较的预测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