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9篇
  免费   1488篇
  国内免费   892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347篇
地球物理   328篇
地质学   2795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51篇
自然地理   7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选取2000—2009年江苏省和广东省为样本,考虑到技术溢出可能存在非线性和滞后性,构建引入了溢出变量的二次项和滞后一期的工业增加值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在苏粤两省制造业各子行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FDI存在显著的行业内和后向技术溢出效应,广东省存在显著的行业内和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通过对两省实证结果的对比,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2.
地名是人们对不同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对地名地域性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识记、运用地名,还能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整个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因素进行分类,并举例展现我国各地区的地名地域文化。同时,根据这一地名命名原则,对山东省各市、县区的地名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与广东省进行简单的比较,进一步反映出地名地域性在各地区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此外从政策、品牌、老地名、居民等层面提出了规范地名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3.
基于江西省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年鉴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分析江西省1990—2020年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差异,以摸清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类型的逐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江西省GDP和人口快速增长,尤其是末期较初期GDP增长了近60倍,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减弱。2) 以南昌市为中心的环鄱阳湖区域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部分设区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热点区。3) 江西省人口与GDP时空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人口分布密度高的区域GDP相对较高,反之亦然。4) 江西省耕地、林地面积总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0%。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这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关系,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变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城乡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耕地、水域、林地。  相似文献   
954.
基于1980—2020年秋季江西省83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数据,利用EOF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秋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秋季降水场主要有4种类型,分别为全区型、北湿(干)南干(湿)型、西湿(干)东干(湿)型、中心湿(干)南北干(湿)型,累计贡献率为86.7%。1980—2020年,全区型和中心湿(干)南北干(湿)型降水呈增加趋势,而北湿(干)南干(湿)型和西湿(干)东干(湿)型降水呈下降趋势。其中全区型降水分布的年份占比75.6%,主要受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影响。北湿(干)南干(湿)型降水分布的年份占比17.1%,这是由于赣北地区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较多,而中南部在背风坡,降水较少,同时秋季赣北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且受到台风外围的影响,易发生降水,使得南北降水呈反相位变化。  相似文献   
955.
运用LA-ICP-MS方法对湘东南泗洲山地区南华系大江边组上部泥质岩和震旦系(埃迪卡拉系)埃岐岭组底部变泥铁质砂岩碎屑锆石进行U-Pb测年,分别获得了28组和92组U-Pb有效年龄.前者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693 ~ 897 Ma(占67.9%),1810 ~1916Ma(占17.9%),1974~2177Ma(占14.2%)三个区间,最年轻的谐和错石年龄为734 ±4Ma(MSWD=1.07,n=4);后者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570~699Ma(占9.8%),715~ 774Ma(占7.6%),882~1272Ma(占67.4%),1300~ 1681Ma(占7.6%),1899 ~2490Ma(占7.6%)五个区间,最年轻的谐和锆石年龄为634±7Ma(MSWD=1.09,n=4).研究认为,大江边组上部地层的形成时代<734±4Ma,与澄江组顶部、牛牯坪组、岩门寨组、拱洞组及隆里组等地层形成时代相近,揭示“板溪期”地层的顶界年龄及江口冰期开启年龄< 734±4Ma;埃岐岭组形成时代<634 ±7Ma,与陡山沱组及蓝田组等地层形成时代相近,支持南沱冰期结束于635Ma左右的认识.综合研究认为,大江边组和埃岐岭组的物源可能分别主要来源于武夷地块南东部和南岭—云开地块南部的一个Grenville期造山带.推测物源的转换可能与南岭—云开地块、武夷地块在两组沉积时期之间聚合或紧邻有关,其时限约为734~634Ma.  相似文献   
956.
陈龙良  卢守润 《山东地质》2013,(10):130-132
通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土地进行田、水、路、林、村整治挖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挖潜利用规划,出台了专门的规范性文件,建立了专门的土地整治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对安置区新房建设实行因地制宜、统一配套等手段,使土地综合整治在基层扎扎实实开展起来,有效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统筹了城乡土地配置,确保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57.
何小芊  刘宇 《山东地质》2013,(10):62-66
温泉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健康旅游资源。江西省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分布范围广泛,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江西温泉资源进行现代旅游开发的历史较短,已进行旅游开发的温泉仅占少数,开发强度由赣北、赣中到赣南依次递减。依据江西省内各区域温泉资源特点、交通条件、经济状况及旅游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采用网络化模式发展温泉旅游,通过“点一轴”渐进式扩散,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网络系统,形成“一心两核、二轴四区”的旅游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58.
马金城  昃庆民 《山东地质》2013,(10):119-121
废弃矿坑治理是落实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工作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青州市人民政府结合该市实际,认真落实节约集约和资源优先战略,在废弃矿坑治理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的新路子,为全市露天采矿权监管和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59.
姜召恩  江泳 《山东地质》2013,(10):142-145
2009年以来,费县全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结构,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与相关规划协调和衔接比较困难、项目资金投入大、拆迁难度大、项目权属调整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合作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960.
独路石墨矿位于泰山一沂山断隆泰山凸起东端,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之中。矿床内发育6个石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含石墨黑云变粒岩型,石墨矿石属鳞片状晶质石墨矿,石墨矿物片径细小。矿石样品固定碳含量一般为6%~8%,在省内属较高品位。原岩为富含有机质的杂砂岩——沉积凝灰岩,经中低压变质相系变质作用形成石墨矿,属沉积变质成因。找矿标志明显,外围及深部找矿前景良好。独路石墨矿的发现填补了鲁西地区石墨矿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