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1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233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469篇
地质学   5286篇
海洋学   28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22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月山地区铜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周涛发  岳节仓 《矿床地质》1996,15(4):341-350
月山地区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铜矿床氢、氧、硫、铅、和硅笔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的特征显示,区内具工业价值铜矿的成矿物质主要由闪长质岩浆经熔-流分离作用提供,主要成 在放阶段的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地矿中晚期大气降水混入量逐渐增多,三叠系和部分前三叠系提供了部分硫源和少量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62.
南华砷铊矿床雄黄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雄黄是云南省南华砷铊矿床中最主要工业矿物。它不仅与铊矿物共生,而且本身含有较高的铊,可高达(n×10~n×100)×10-6。砷铊矿床雄黄与砷矿床雄黄相比较在产出条件,微量元素、硫同位素和晶面间距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差别。前者富铊,低氯、高氟和硼,富轻硫同位素,相对贫稀土元素;后春富氯,低铊,高碘,富重硫同位素,相对贫碱土族元素。这些标型特征不仅有助于南华砷铊矿床进一步开发,而且有助于含雄黄的热液矿床,特别是As、Hg、Tl、Sb、Au等矿床的找矿勘探。  相似文献   
163.
李儒峰  刘本培 《地质学报》1996,70(4):342-350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黔南独山地区晚石炭世麦粒链带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层序分析和系统的碳同位素测定,识别出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准层序,其可与北美中大陆同期地层中发现的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亚层序对比,是晚石炭世Gzhelian期存在全球沉积记录同时性的佐证。同时探讨了碳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沉积层序内碳同位素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4.
Coexisting quartz, feldspar and biotite vary widely in their δ18O values and display a remarkable 18O/16O disequilibrium relation; especially, a quartz-feldspar reversal (△ 18OQUartz_feldspar< 0) exsists in the Aral granite pluton of the Altay Mountains, northern Xinjiang. The 18O / 16O exchange reaction definitely occurred between granite and water. Initial δ18O values of the granite and exotic fluid are evaluated by the mass balance consideratio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discrimination between various magma derivations simply with δ18O values of either whole rock or separate minerals is misleading and unreliable.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by the authors show that the 18O / 16O exchange reaction is not accompanied by what geologists describe as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alteration effect. This decoupling relation implies that exchange reaction occurs at a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during subsolidus-postmagmatic cooling of magmas. The exchange mechanism is mainly diffusion-controlled. It is  相似文献   
165.
We provide a reconstruction of atmospheric CO2 from deep-sea sediments, for the past 625000 years (Milankovitch chron). Our database consists of a Milankovitch template of sea-level vari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 unique data set for the deep-sea record for Ontong Java plateau in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We redate the Vostok ice-core data of Barnola et al. (1987). To make the reconstructions we employ multiple regression between deep-sea data, on one hand, and ice-core CO2 data in Antarctica, on the other. The patterns of correlation suggest that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atmospheric CO2 can be described as a combination of sea-level state and sea-level change. For best results squared values of state and change are used. The square-of-sea-level rule agrees with the concept that shelf processes are important modulators of atmospheric CO2 (e.g., budgets of shelf organic carbon and shelf carbonate, nitrate reduction). The square-of-change rule implies that, on short timescales, any major disturbance of the system results in a temporary rise in atmospheric CO2.  相似文献   
166.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降水中δD与δ^18O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6,18(4):360-365
根据对取自青藏高原东北地区部分降水样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分析,得到沱沱河站的大气水线(MWL)为:δD=8.25δ^18O+9.22‰,与全球平均MWL的差别较小;德令哈、西宁站的MWL分别为:δD=5.86δ^18O-27.28‰和δD=6.96δ^18O-30.19‰,均与全球平均MWL差别较大。这主要归因于水汽源地的非平衡蒸发和凝结物在非饱和大气中降落时的非平衡蒸发。上述地区的过量氘Exd  相似文献   
167.
阿尔泰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阿尔泰山地区的构造格局、构造变质、岩浆岩时代、动力热事件和构造区类型归属等几个地学基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反演了阿尔泰地槽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递进历程。  相似文献   
168.
华南西部晚二叠世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黔桂地区7条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剖面进行了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测定,发现晚二叠世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碳酸盐岩的δ13C值有明显差异,前者δ13C多大于3.0‰,后者多小于3.0‰,进一步对晚二叠世δ13C的变化原因的分析表明,δ13C的变化可能与晚古生代末期聚煤作用的减弱密切相关,后者造成自然界碳库中的12C的富集,从而使得海水以及在其中沉淀出的碳酸盐岩中的δ13C值降低。此外,植物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的量也随陆地植被减少而减少,结果造成大气中的CO2的大量富集,从而进一步产生温室效应,制约生物界的发展。联系到这一阶段生物界的衰亡灭绝,可以认为温室效应是晚二叠世生物逐渐衰亡及晚二叠世末群体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9.
浙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地壳演化——Ⅱ.元古宙花岗岩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浙江元古宙花岗岩类包括神功期(1.8-1.9Ga)和晋宁晚期(0.6—0.9Ga)。研究了浙江元古宙花岗岩类的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Rb、Sr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岩石成因,探讨了浙江地壳的演化。浙江地壳形成于太古亩和元古宙,地壳增生的时期为2.6-2.7、0.8-1.1和0.1-0.12Ga。随时间演化浙江地壳组成有变化,但分异演化不明显。沿江-绍断裂分布的晋宁晚期慢源和壳幔混合中酸性岩是普宁期俯冲碰撞的证据。加里乐和印支期是两次规模不大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70.
张萍  王玉生 《矿物岩石》1997,17(2):89-93
本章系统研究石源龙地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粒状碎斑熔岩、英安岩、星村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的铷锶同位素地质年龄,并根据锶、氧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含量讨论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