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58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42篇
地质学   1585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内蒙赤峰南部众多金矿床(点)多集中在槽区的地台一侧,而撰山子是赤峰地区产于槽区的唯一成型的金矿床。撰山子金矿赋存规律的研究,不但对该矿生产有指导意义,而且对该区槽区找矿工作也有十分重要意义。在研究金矿赋存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了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2.
利用与现今地面有关的数字地形资料,确定了内蒙古河套裂谷带北翼狼山-色尔腾山的剥蚀面序列及其分布型式。始新世末期始发的裂谷作用导致该裂谷北翼在渐新世(E3)、中新世(N1)、上新世(N2)和第四纪(Q)发生了4幕区域性地面隆起和剥蚀作用,与裂谷盆地的4幕沉降和沉积作用相关联。区域性地面降起量和剥蚀作用的时间长度、流水侵蚀对局部地势的潜在影响、隆起和侵蚀速度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构造、侵蚀和均衡作用的联合效应是该裂谷翼部景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3.
内蒙古达茂旗哈尔陶勒盖地区蛇绿岩形成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立权  邓晋福 《中国地质》2006,33(5):1038-1043
内蒙古达茂旗哈尔陶勒盖地区蛇绿岩的堆晶岩为橄榄岩 辉石岩 辉长岩组合,即为PPG型;通过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研究,首次从辉长岩中识别出有玻安岩存在,为本区蛇绿岩的形成环境从岩类学方面提供依据;玄武岩具洋脊玄武岩特征,但俯冲带组分(Th等)富集;在混杂带内分布有泥盆纪岛弧型中-中酸性火山岩,整合于硅泥质岩之上。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本区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应为SSZ型,既形成于初始俯冲,在俯冲带之上(弧前)形成新的洋壳,并逐渐向岛弧演化。  相似文献   
124.
通过 K-Ar 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厘定内蒙古锡林浩特-西乌旗英安岩-流纹岩形成于早三叠世(K-Ar:245Ma);其具有富硅碱,贫钙镁,显著的负 Eu 异常,低 Ba、Sr 丰度和高 Rh/Sr 比值,以及高 Ga、Zr、Nb、Ce、Y 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呈现相对富集的(~(87)Sr/~(86)Sr)_i(0.7068~0.7099)和中等亏损的 Nd(ε_(Nd)(t)= 1.66~ 3.34)的同位素特征。这些类似于 A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可能是内蒙中部近于同期发育的铝质 A 型花岗岩浆的喷出相,形成于幔源岩浆底侵新增生中下地壳的直接部分熔融,并伴随其后的分异作用。这些具有 A_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酸性火山岩与同期拉斑玄武岩构成了造山后拉张环境下发育的特征性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这不仅为内蒙中部在早中生代已经结束块体拼合而进入造山后阶段提供了进一步的岩石学证据,而且暗示了地幔物质的加入在中亚造山带后造山时期陆壳的垂向生长过程中起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内蒙古中部发育的三条蛇绿岩带是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缝合带。本文系统研究了其中的温都尔庙和巴彦敖包-交其尔两个蛇绿岩带中变质玄武岩的元素和 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苏右旗温都尔庙碱性玄武岩为轻稀土富集型;岩石具有板内和大陆裂谷区玄武岩的特征,可能代表了600Ma 左右,温都尔庙地区开始发育的新洋盆。采自苏左旗的巴彦敖包-交其尔玄武岩分为两类,一类呈现轻稀土富集型,呈洋岛玄武岩特征;另一类具有明显的 Nb、Ta 负异常,显示大洋岛弧玄武岩特征,洋岛玄武岩的存在表明古亚洲洋曾经发育洋盆,大洋岛弧玄武岩的存在表明古亚洲洋内部有大洋岩石圈之间的俯冲。将本文的古亚洲洋洋岛玄武岩与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提斯洋岛玄武岩进行系统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古亚洲洋的洋岛玄武岩显示高 U/Pb(HU)和北大西洋和太平洋省的特征,而特提斯洋岛玄武岩属于印度洋省。这些说明古亚洲洋地幔域与特提斯地幔域是两个独立的构造域,它们代表了长期演化的两个不同的地幔地球化学域。  相似文献   
126.
在内蒙古东部好老鹿场地区1∶5万区调工作中,发现了一套新的岩石组合,分别由铁镁质堆积岩、基性岩墙群、蚀变基性火山岩等组成。该套岩石组合经较强的构造破坏,呈大小不等的岩块产于本巴图组砂板岩之中。总体延伸方向呈近东西向展布,明显受区域性构造控制。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表明,辉石橄榄岩、辉长岩具有低A l、贫Ca和富Na的特点,MgO/(MgO FeO)比值为0.25,MgO含量偏低。稀土元素总量偏低,为76.03×10-6~114.81×10-6,轻重稀土富集不明显,分馏作用较弱。∑L/∑H为0.73~0.8,配分曲线呈平坦的“W”型,δEu=1.03~1.23,略显正异常。基性火山岩具明显的富Fe、Mg、Na,贫A l、Ti、K的特征,微量元素显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同时在辉长岩中获得单颗粒锆石U Pb年龄为362.4 M a,时代为早泥盆世晚期。其形成环境为洋中脊,属于泥盆纪古亚洲洋消减部分的残留体。  相似文献   
127.
根据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报告,对内蒙古地区中强地震(Ms≥5.0)的序列类型进行分析判断,对研究区地震序列类型的地区分布作了总结,并对不同类型序列与地质构造环境的关系作了简单分析,结果对本区今后的中强地震趋势判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8.
A New Titanosaurian Sauropod from Late Cretaceous of Nei Mongol,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specimen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Erlian Formation of Nei Mongol (Inner Mongolia), China, represents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itanosaurian sauropod. The new taxon is named and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the holotype and the only known specimen, which comprises several dorsal, sacral, and caudal vertebrae, several dorsal ribs, one anterior chevron, and much of the pelvis. Diagnostic features of the new species include a thick ridge extending down from the postzygapophysis on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neural arch of the posterior dorsal vertebrae, a transversely oriented accessory lamina present between the anterior centroparapophyseal limina and the lateral centraprezygapophyseal lamina of the posterior dorsal vertebrae, long, anteroventrally directed caudal rib that bears two distinctive fossae on its posterior margin on the anterior caudal vertebrae and a prominent vertical ridge above the pubic peduncle on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ilium, among others. The ilium is pneumatic, a feature not common among non-avian dinosaurs. The new taxon has an unusual combination of primitive and derived character states. Preliminary character analysis shows a complex character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Titanosauriformes. Recent titanosauriform discoveries suggest that a significant radiation occurred in Asia early in the titanosauriform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29.
阿尔哈达铅锌矿主要产于泥盆系的NW向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具雁行排列、局部交叉产出的特征,以盲矿体为主;成矿早期可能以岩浆热液(399-407℃)为主,而中、晚期的热液以大气降水或混合水(194-287℃)为主;硫分别来源于岩浆热液、沉积地层和大气降水;铅同位素测试结果则显示了成矿(岩)物质的混源特点。矿床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受断裂控制的中温热液铅锌(银)矿。  相似文献   
130.
夏广清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44-148
哈巴特盖测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4个异常区,多元素组合异常多分布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示本区成矿是多期次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在露头矿和盲矿上方均有出现,且异常连续、浓集中心明显,异常的强度和规模大,呈带状、宽带状或面状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