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654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沿红河断裂带(RRFZ)分布的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是一个不完整的变质核杂岩,它由两个特征迥异的单元组成,包括被同构造二长花岗岩侵入角闪岩相构造岩组成的下盘和绿片岩相的拆离断层带。下盘岩石包括具有高温构造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运动方向的L型糜棱岩或LS型糜棱岩。拆离断层带是一个上盘向E到SE伸展剪切的低温剪切带,由具有剪应变和压应变的典型S-L糜棱岩构成。低温构造岩也包括发育于下盘的几个糜棱岩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变质核杂岩与西侧覆盖未变质的中生代沉积岩并置,东部受第四纪断层作用影响为沿洱海分布的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盆地。通过对点苍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研究,结合邻区变质核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及古地磁学分析,我们认为:位于东南亚红河断裂和实皆断裂带之间的扇形区域内出现的变质核杂岩与渐新世—中新世时期区域性伸展作用有关,而伸展作用是由印支地块的差异性旋转产生的,其原因是由于约33Ma开始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的顺时针旋转和回退所致。  相似文献   
942.
基于多指标多级可拓评价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以物元模型、可拓集合与关联函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指标多级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可拓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计算其关联度,将多因子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定结果,从而能较完整地反映地下水环境的脆弱性.宁陵县的应用表明,多指标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在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3.
本文基于坐底式逆向回声仪(current and pressure recording inverted echo sounder, CPIES)实测海底压强和海底流速数据对黑潮延伸体时变正压动力过程和动能串级进行研究。先对CPIES数据进行去噪、网格化、调平等预处理,获得黑潮延伸体正压动力高度网格和海底流速网格,后进一步计算得到正压动力高度分布图、正压涡动能分布图以及正压动能通量谱。结果表明:1)在无外力作用时,正压动力高度起伏会使海水从动力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流入从而产生较高的涡动能,而一旦有外力强迫,海水有从动力高度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流入的可能,从而使得正压动力高度不断增加涡动能增强;2)通过分析9个月长时间平均正压动能通量谱,验证了地转湍流理论中的正压反向动能串级; 3)对黑潮延伸体月平均正压动能通量作谱分析发现,涡动能的大小会影响动能通量幅值变化,当涡动能升高,动能通量谱振幅变大,正向/反向动能串级增强,反之亦然。此外,正压动能串级随着时间变化,表现为2004年6月至8月反向动能串级尺度向小尺度移动并且强度增强; 2004年9月反向动能串级突然减弱,2004年9月至11月出现了...  相似文献   
944.
West Anatolia, together with the Aegean Sea and the easternmost part of Europe, is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continental extensional tectonics. It is a complex area bounded by the Aegean–Cyprus Arc to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Anatolian Fault Zone (NAFZ) to the north. Within this complex and enigmatic framework, the Sandıklı Graben (10 km wide, 30 km long) has formed at the eastern continuation of the Western Anatolian extensional province at the north‐northwestward edge of the Isparta Angle.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horst–graben structures in West Anatolia formed in two distinct extensional phases.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e first phase of extension commenced in the Early–Middle Miocene and the last, which is accepted as the onset of neotectonic regime, in Early Pliocene. However, it is controversial whether two‐phase extension was separated by a short period of erosion or compression during Late Miocene–Early Pliocene. Both field observations and kinematic analysis imply that the Sandıklı Graben has existed since the Late Pliocene, with biaxial extension on its margins which does not necessarily indicate rotation of regional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ime. Although the graben formed later in the neotectonic period, the commencement of extension in the area could be Early Pliocene (c. 5 Ma) following a severe but short time of erosion at the end of Late Miocene. The onset of the extensional regime might be due to the initiation of westward motion of Anatolian Platelet along the NAFZ that could be triggered by the higher rate of subduction at the east Aegean–Cyprus Arc in the south of the Aegean Sea.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