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裕明 《地震地质》1993,15(4):317-322
对能动断层进行调查,需要确定能动断层鉴定对象的选择原则以及在不同情况下鉴定技术的应用及其实例  相似文献   
72.
李愿军 《地震地质》1993,15(4):359-363
提出并研究了能动断层与地表断层这两个概念的形成与基本含意,强调了在实际核工程厂址选择时所必须进行的调查内容与要求,并进一步研究了能动断层的鉴别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73.
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地处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界境,基本呈西东走向,位于北纬32°.5~33°.5,东经89°.7~94°.8间。唐古拉山一名源于藏语,藏文的语意为牛脚索(即两端钉在地上系缚牛马足部的长绳)。唐古拉山一名用罗马字母对外标准拼写为Tanggula(Da...  相似文献   
74.
概略介绍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生产近况,详细考察了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和俄罗斯尤罗勃钦油气田的石油地质条件,包括油气田基本面貌、地质构造背景、烃源岩、储层、盖层、成藏等特点。两油气田均处于海相克拉通盆地长期发育的古隆起上,年代古老(8亿年前),具有大面积分布和一定厚度的有机碳含量为1%~2%的泥质岩、泥质碳酸盐岩作为生油层;碳酸盐岩储层特性因受潜山风化作用而变好;均有巨厚盐层作优质盖层;两油气田均多期成藏,早期油藏因遭破坏而形成大量固体沥青,但后期油气仍得以大量保存。最新观点认为,不含泥质的纯碳酸盐岩有机质含量很低,不能作为有效生油层。针对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的目标和勘探实际,论及石油地质考察后九方面的启发,提出三方面的建议和塔里木碳酸盐岩地质研究要攻关的五个难题。  相似文献   
75.
强台风“珍珠”是2006年我国编号的首个热带气旋,它又是影响南海的“初台”,也是登陆华南沿岸的“初台”,生命周期长达10d。在“珍珠”生成发展过程中,具有来得早、范围大、强度强、路径奇、海洋灾害重等特点。本文对台风“珍珠”特性成因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通过整理沿海海洋观测站及珠江口浮标的台风过程实测资料,对“珍珠”造成广东近岸、南海北部海域的灾害性台风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5月14~18日凌晨,南海海域持续受到4m以上巨浪影响,台风中心大浪区最大浪高达12m,台风“珍珠”给粤东沿岸造成了严重的海浪灾害;同时结合台风“珍珠”908灾害调查小组的调查数据,分析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及时、准确的海洋环境预报对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20多年来,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方法形成的一种直接非侵害性的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新技术,与传统的地球物理探测地下水的方法相比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的唯一性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找水方法技术.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十分重视,已将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本文在广泛收集迄今为止的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并根据作者近年来有关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研究经历,综述了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推进我国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7.
巢湖湖岸崩塌及淤积现状遥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时相航卫片遥感资料调查分析巢湖湖岸崩塌及湖盆淤积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将巢湖湖岸划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叙述了三种类型湖岸的分布和特点。分析调查了湖岸崩塌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同时,利用多时相航卫片资料分析研究了巢湖淤积现状,提出了今后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8.
巢湖湖岸崩塌及淤积现状遥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多时相航卫片遥感资料调查分析巢湖湖岸崩塌及湖盆淤积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将巢湖湖岸划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叙述了三种类型湖岸的分布和特点。分析调查了湖岸崩塌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同时,利用多时相航卫片资料分析研究了巢湖淤积现状,提出了今后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9.
在皖南地区,作者近年来从事过多项重大建设工程场地的历史地震调查工作,本文以皖南地区为例,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对一些历史地震提出有待商榷的论点,希望能对该地区的历史地震研究有所裨益,其目的在于促进历史地震调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80.
闽江口海域是福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但也存在许多环境污染问题。2018年10—12月,对闽江入海口区域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开展调查和监测。本次共调查93个排污口,主要分布在琅岐岛(34.4%)和粗芦岛(20.4%)上。入海排污口的类型以设闸排污口为主,共调查有52个,占调查总数的55.9%,主要分布在琯头镇区域(17个)和琅岐岛(12个)。监测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海域陆源排污口的氨氮、总氮和总磷超标严重,五类水质和劣五类水质样品分别占29.9%和37.7%。其中,设闸排污口的劣V类和V类水质样品最多,其次是自然径流。从区域来看,在琯头镇的劣V类和V类水质样品共有18个,占该镇排污口样品总数的90%。水质样品的最高监测浓度为:氨氮-20.2 mg/L,总氮-27.0 mg/L,总磷-2.86 mg/L,氨氮浓度已经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15 mg/L)。闽江河口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针对排污口排污超标情况严重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监管和控制、开展重要排污口重点治理工程、开展陆源入海排污口详查等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为闽江河口陆源入海排污口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