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70篇
  免费   7183篇
  国内免费   12311篇
测绘学   2054篇
大气科学   2522篇
地球物理   3917篇
地质学   39739篇
海洋学   2234篇
天文学   230篇
综合类   5043篇
自然地理   2125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1165篇
  2022年   1327篇
  2021年   1518篇
  2020年   1297篇
  2019年   1720篇
  2018年   1261篇
  2017年   1286篇
  2016年   1489篇
  2015年   1733篇
  2014年   3162篇
  2013年   2228篇
  2012年   3022篇
  2011年   2857篇
  2010年   2557篇
  2009年   2558篇
  2008年   2365篇
  2007年   2062篇
  2006年   2075篇
  2005年   2316篇
  2004年   1655篇
  2003年   1803篇
  2002年   1688篇
  2001年   1536篇
  2000年   1298篇
  1999年   1184篇
  1998年   1218篇
  1997年   1337篇
  1996年   1061篇
  1995年   1140篇
  1994年   977篇
  1993年   878篇
  1992年   925篇
  1991年   879篇
  1990年   733篇
  1989年   570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9篇
  1948年   22篇
  1943年   16篇
  1942年   21篇
  194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玉莹  佟晓辉  孙威 《地学前缘》2003,10(2):501-502
能否捕捉到临震前兆信息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观测技术的进步。营口地震台连续记录的SW应变监测仪在辽宁岫岩Ms5 .4级地震中获取的资料表明 ,岫岩地震主震前的前震序列在受力加载中发震 ,震后呈现出继续受力加载状态 ;主震后的余震序列呈现出卸载状态下发震 ;在临近地震主破裂时应变方向和幅值的变化尤为明显。(1)岫岩地震序列概述 :1999年 11月 2 9日中国辽宁省岫岩发生了Ms5 .4级地震 ,震中位于 4 0°32′N ,12 1°4 8′E。该地震发生在 1975年海城 7.3级地震余震区东南端的延长线上。 1999年 11月 9日岫岩地区开始出现前震序列 ,震中分…  相似文献   
992.
北淮阳构造带的电性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淮阳构造带位于大别造山带与华北陆块会聚的地带,紧邻郯庐断裂带和大别山带,处于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重要部位,该区的地质研究势必涉及若干大地构造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许多学者(刘文灿等,1999;王道轩,1987;张廷秀,1987;等)对北淮阳构造带进行了研究;由于当时客观条件限制,研究工作偏重于地面地质调查。本次研究工作以近年完成的高精度电法剖面为主线,结合其它资料,解剖了北淮阳构造带的地质结构,取得的新成果和认识  相似文献   
993.
王清晨 《地质科学》2003,38(1):73-73,84,96
“超高压变质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0至 2 1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讨论会由国际岩石圈计划第Ⅲ 8任务组主持 ,由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和国土资源部联合资助。国际岩石圈计划第Ⅲ 8任务组主席从柏林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柴育成博士、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清晨博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 ,向来自 9个国家和地区的 75名科学家表示欢迎 ,并祝学术讨论会圆满成功。讨论会围绕“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地球物理调查”、“超高压…  相似文献   
994.
An isochron age of 282±20 (95% conf. limit) Ma of the sulfide ores in the Huangshandong Cu-Ni sulfide deposit, the East Tianshan Mountains has been obtained through Re-Os isotopic measurement. The age implies that the Cu-Ni sulfide deposit and other related deposits in the same area occurred in a Permian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of post-collision instead of Devonian-Early Carboniferous ophiolite-related oceanic or island arc environments inferred before. It shares the same ages with the orogenic and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systems in the same area. An initial 187Os/188Os ratio of 0.25±0.04 (1σ) and a γos value of 99 on average display the participation of large quantities of crustal components into the rock-forming and ore-forming system during mineralization and magmatic emplacement.  相似文献   
995.
From Donghai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to Rongcheng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 on the southern border of the Sulu orogen, there exposes an ultramafic belt, accompanied with an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zone. It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Xugou belt (the northern belt), and the Maobei-Gangshang belt (the southern belt). One grain of diamond has been discovered from the Zhimafang pyrope peridotite in the southern belt using the heavy mineral method. The diamond grain is 2.13 mm × 1.42 mm × 0.83 mm in size and weighs 9.4 mg.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amond suggests that the Zhimafang pyrope peridotite xenolith is derived from the lithospheric upper mantle. The tectonic emplacement mechanism of the pyrope peridotite xenoliths in granite-gneisse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kimberlite. The Sulu orogen was located on the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ino-Korean craton in the Neoproterozoic. The relatively cold and water-bearing oceanic crustal tholeiite slab subducted beneath the lith  相似文献   
996.
窦润吾 《甘肃地质》2003,12(1):92-96
陇东地区是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区 ,也是国家重点治理的地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岩土体的存在 ,加重了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作用的危害性。本文通过水土流失现象与地质作用的关系进行偿试性探讨 ,旨在从中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开展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997.
西秦岭中川花岗岩岩浆活动特征及地质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秦岭中川花岗岩为3期5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其主侵入体为印支—燕山期黑云母同碰撞S型二长花岗岩。该岩浆活动在沉积建造中形成热变质作用带和岩浆侵位构造,并产生成矿地质效应。  相似文献   
998.
徐克勤先生是我敬重的学长。我们是同行,也是校友。我们都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当过研究生,但没有在明大见过面。徐老是20世纪40年代早期去的,我则是40年代后期才去。我们同攻金属矿床学,各自结合国家任务,分别从事铁、钨、铜、金、铀等矿床综合研究,但我们还有一个共同兴趣,即花岗岩的形成及其成矿机制。我们虽不在同一单位工作,但为了共同的  相似文献   
999.
信息流     
《化工矿产地质》2003,25(4):251-254
<正> 科研院所要注意技术原创性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8月1日消息,在7月29日召开的以“科技与经济结合,院所与企业共荣”为主题的“科研院所体制创新座谈会”上,科技部长徐冠华提出,应用类科研院所应注重技术的原创性,并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欧名星 《湖南地质》2003,22(2):139-142
根据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当地施工技术水平,高层建筑软弱地基采用刚性桩和褥垫层处理,形成复合地基,是—种安全、经济的方法,施工难度小,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本文分析了刚性桩桩顶设置粒状材料褥垫层后的桩土变形协调原理,桩和桩间土共同承载荷载的受力机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和变形计算方法.提出了复合地基的桩和褥垫层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