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9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滇西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有机物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永宝  薛春纪  曾荣 《地球化学》2008,37(3):223-232
兰坪盆地以及金顶铅锌矿床存在大量不同形式、成熟度的有机物质.从兰坪盆地到金顶矿区,岩石、矿石中有机物质含量增加明显,金顶矿区矿石及其围岩中有机物质热成熟显著.金顶矿区有机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有机物质烃源母质主要为菌藻类,属I型有机质,烃源母质经历了强还原的高盐度环境;有机物质的铅同位素表明矿区的沥青主要来源于盆地的有机物质,是其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演变而来的;碳同位素以生物有机成因碳为主,说明有机物质与金属成矿具有密切的联系.盆地演化尤其是在金顶局部穹隆化过程中可能聚集起来的油气藏是金属大规模快速沉淀的重要还原剂.  相似文献   
112.
详细描述了滇西北兰坪金顶矿区架崖山-北厂主矿段露采剖面的岩石地层学特征。架崖山-北厂矿段出露正常沉积岩和非正常沉积岩两大岩石系列,分别由灰白色白云质灰岩、黑色泥晶灰岩、青灰色泥灰岩、杂色泥质粉砂岩、砖红色粉砂岩、红色膏溶角砾岩和浅灰色钙质砂岩、灰褐色灰岩角砾岩、杂色垮塌角砾岩组成。空间上以非正常沉积岩系列灰褐色灰岩角砾岩和浅灰色钙质砂岩为中心,正常沉积岩系列灰白色白云质灰岩、黑色泥晶灰岩、杂色泥质粉砂岩、青灰色泥灰岩和红色膏溶角砾岩分布于其周围。灰褐色灰岩角砾岩和浅灰色钙质砂岩构成了金顶矿区的2种主要矿石类型,二者空间上密切共生,近直立的灰岩角砾岩分布于近水平的钙质砂岩层的下部,构成似“蘑菇”状的几何形态。架崖山-北厂矿段岩石地层学的特征揭示了兰坪金顶铅锌矿泥底辟机制的成因特点,为矿区勘查和外围寻找金顶式矿床提供了新恩路。  相似文献   
113.
三江地区兰坪盆地中-新生代砂岩和板岩中赋存有脉状铜矿床,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取金满矿床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铜和硫同位素研究。解析了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其富集机理。研究表明金满矿床具有多期性、成矿物质多来源性。硫同位素数据显示,大部分分布在-5.0‰~+3.4‰之间,个别富集硫的轻同位素,δ~(34)S值达-10.1‰、-11.4‰、-11.6‰,认为硫主要来源于盆地蒸发岩硫酸盐,通过有机质热分解作用还原成H_2S,同时有少量生物成因硫及深部来源硫。铜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早阶段铜同位素δ~(65)Cu值在零附近,铜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晚阶段硫化物富集铜的轻同位素,δ~(65)Cu值达-1.10‰、-1.02‰,铜主要来自盆地内成矿流体流经的地层。结合研究区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性质及地质背景,认为不同性质流体混合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促使金属硫化物沉淀是金满矿床主要形成机制。另外,成矿流体沿断裂上涌,外界条件突变,压力下降,气体逸出等过程对硫化物沉淀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前人研究提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发育出了多种角砾岩,其成因与盐底辟作用有关。文章对这些角砾岩进行了分形分析,确定了不同角砾岩的角砾形态分维值Dr和粒径大小分维值Ds,来进一步探讨角砾岩的形成过程。其中,Dr表征形态复杂性,可指示角砾迁移距离长短或后化学作用改造情况,Ds表征角砾破碎情况,指示形成角砾的能量大小。研究表明,金顶矿床中一部分角砾岩为蒸发盐或膏砂近原位底辟、破碎灰岩围岩形成,它们具有较小的DrDs值。与这些角砾岩空间过渡的层状砂质胶结灰岩砾角砾岩(或称层状含灰岩角砾砂岩),为蒸发盐而非水流体携带灰岩角砾流出地表,并进入含水沉积系统后形成,角砾未经历水流体搬运、磨圆,具有较小的Dr和较大的Ds值。另外一部分角砾岩为蒸发盐和砂泥质底辟破碎围岩,并共同迁移了一定距离而形成,但总体未发生长距离的迁移,随后进入地表沉积系统中。上述部分角砾岩还经历了形成后的流体交代溶蚀作用,导致Dr值变大。本研究显示,在盐底辟有关铅锌矿床内,赋矿围岩包含多种由不同底辟过程形成的角砾岩。  相似文献   
115.
兰坪盆地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由于受样品和测年技术的制约,目前尚没有获得可靠的成矿年龄数据;矿区地质和矿床特征分析揭示成矿作用发生于沉积成岩和推覆体形成之后.据此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从赋矿层位、已有同位素定年结果和成矿流体有变质水参与三个方面论述该矿床的成矿时间范围.最后认为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7~34 Ma,该时期总体挤压背景下的局部拉张这种构造动力体制转换,可能是金顶超大型矿床形成的关键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6.
在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础上,对兰坪盆地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做了详细定量分析,结合已知矿床(点) 分布及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圈定出了4 个最有利的成矿远景区,这对进一步研究和指导该区找矿十分有用。  相似文献   
117.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金顶铅锌矿成矿时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矿物的裂变径迹年龄分析可有效地用于热液矿床成矿时代的研究。对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年龄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以架崖山矿段为代表,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测定了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年龄。结果表明: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期在渐新世,其后遭受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热扰动。  相似文献   
118.
兰坪盆地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活动与流体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人们对兰坪盆地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十地下水成矿作用和热水沉积改造作用探索,而忽视了盆地内构造-岩地该区多金属 矿作用的贡献。本文重点研究了兰坪盆地及邻及喜山期岩浆岩的微量经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岩浆活动与流体成矿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9.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8):2291-2312
ABSTRACT

As the north part of Simao Terrane, Lanping Basin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anjiang Tethys Orogen (STO) and Yangtze Block, also the junction zone between the Gondwanaland and Cathaysian old land (Pan Huaxia mainland), which includes Yangtze and Cathaysian Block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cipher the provenance of the sedimentary units in the Lanping Basin and affiliation of Simao Terrane by the U-Pb ages, Hf isotope of detrital zircons and whole-rock geochemistry. The whole-rock geochemistry and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Triassic–Paleocene sedimentary rocks are derived from the upper crust and exhibit recycled orogen features. The detrital zircon U-Pb ages from the North Simao Terran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agmatic events during Early Neoproterozoic and Permian in the Western Yangtze Block. And the detrital zircons ages from North Simao Terrane show same distribution features as the Permian–Triassic magmatic rock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the Simao Terrane and along major sutures. These comparisons suggest that the clastic sediments in Lanping Basin (North Simao Terrane) are derived from Early Neoproterozoic and Permian magmatic rocks from Western Yangtze Block, Permian–Triassic magmatic rocks from Simao Terrane, along Jinshajiang, Garz-Litang and Ailaoshan Sutur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detrital zircon age distributions shows that Simao Terrane and Yangtze Block exhibited similarity tectonic setting in the evolution history, especially during Paleoproterozoic–Late Paleozoic. This suggests that the Simao Terrane is part of Cathaysian old land, although Simao Terrane was separated from Yangtze Block for short period during Early Paleozoic. Besides, the Hf mapping,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paleogeography and paleomagnetism in SW China support that Simao Terrane has a Cathaysian old land-affinity, rather than one involving Gondwanaland.  相似文献   
120.
李志刚 《云南地质》2013,(4):406-408
铜多金属矿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二段(K1j2)蚀变构造破碎带中,透镜状、脉状产出,属沉积+构造热液改造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