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60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1733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31.
Over the past decade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e rocks of the Beaufort Group in the main Karoo Basin of South Africa have vastly increas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important Permo-Triassic sequence. Many new fossil forms have been discovered, allowing for breakthroughs into the biodiversity, biogeography and biostratigraphy of the group.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advances are many and varied, and cover most of the vertebrate taxa, but with emphasis placed on the temnospondyl amphibians, archosauriforms and non-mammalian synapsids, in particular the anomodontia. Biostratigraphic breakthroughs have centered on the Middle Permian Eodicynodon and Tapinocephalus assemblage zones, the Late Permian Dicynodon Assemblage Zone, and the Triassic Lystrosaurus and Cynognathus assemblage zones. Correlation of these biozones with better dated sequences in Europe, Russia and China has allowed for many chronostratigraphic refinements, which are in turn vital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ical analysis of the basin fill. Based on fossil data, both the lower (Ecca–Beaufort) and upper (Beaufort–Molteno) contacts of the group have been proved to be highly diachronous. The refined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has also allowed for a better analysis of the basin evolution through time,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the correlation of external stimuli that affect basin sedimentation patterns.  相似文献   
132.
矿床产于三叠系大冶群碳酸盐岩中,有机质来自海相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矿层中有机质发生成熟异常,已达过成熟作用早期。这得到镜质体反射率(Ro达4.6%)和矿物包裹体测温(均—温度达210℃)的证实。部分标本中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硫同位素δ34S值大部分为正值,小部分为负值。综合研究表明在鄂东铅锌硫化物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硫酸盐的生物和非生物还原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桂北四堡群中科马提岩系及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北四堡群中许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实际上是火山岩或次火山岩。有的还具有科马提岩岩流的结构分层,其堆积带上部橄榄石和辉石晶体间隙中充填有基质物质。这些基质中发育了典型的橄榄石鬣刺结构。科马提岩与其伴生玄武岩属具成因联系的同一演化系列。在微量元素及REE特征上,区内科马提岩具有较好的Ⅱ类科马提岩属性,它们系亏损地幔经较小程度部分熔融产生。  相似文献   
134.
贺兰山群变质杂岩主期变质作用的温压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于贺兰山脉北部的贺兰山群变质杂岩的主期变质作用达角闪麻粒岩相,其矿物组合特征与低压相系麻粒岩相似、利用共生矿物组合和矿物对的温度计、压力计估算主期变质温度740—764(?),压力460—501MPa。温度压力条件与低压相系的地热梯度线较接近,变质作用强度具面型分布的特征,与东部密云、冀东等地的麻粒岩相区相似,但变质压力明显低,压力类型也不同,应属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变质产物。  相似文献   
135.
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分布于华北地台南缘。本文提出马超营断裂以北火山岩是以安山岩占主导地位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而不是胡德祥等人提出的基性—酸性双峰态组合,它们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安第斯型火山弧。火山岩上部的粗安岩—粗面岩组合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弧内盆地。  相似文献   
136.
姜继圣  关雅先 《矿物学报》1992,12(2):165-171
文中所涉及的柱晶石产于我国黑龙江省东部麻山群变质沉积岩系中。作者对矿物的形态、物性、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及岩石矿物共生组合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国外同类矿物的资料进行了对比。结合对麻山群变质地质的详细研究,本文还对柱晶石的成因及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7.
昆仑山西段及喀喇昆仑山,部分四射珊瑚化石,经笔者研究计有:喀喇昆仑山楚隆帕斯坦中泥盆统落石沟组含Grypophyllum kelakunlunense(sp.nov.);昆仑山西段下石炭统他龙群产Diphyphyllum kunlunense(sp.nov.)喀喇昆仑山中石炭统含Protodurhamina kelakunlunensis(sp.nov.), Lithostrotionella sp.;昆仑山西段中、上石炭统库尔浪群含Protodurhamina kunlunensis (sp.nov.), Neokoninckophyllum sp., Kionophyllum kunlunense(sp. nov.), Paracarruthersella sp., Orygmophyllum convexum Fomitchev。  相似文献   
138.
本文对冀东迁安麻粒岩及有关岩石中的辉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辉石的含铁度 明显受寄主岩石化学成分的制约,寄主岩石的/Mg0和=(Fe203 ×0.8999 + Fa0) 值愈高,辉石的含铁度也愈高;共存辉石对的Fe2+ 一Mg分配系数(KD劝不仅受结晶温压条件 控制,同时也受辉石其它成分的影响。但Ca-Mg-Fe 三角图解等资料研究表明:共存的二辉 石对是平衡结晶的产物,其KD平均值也符合张儒媛等(1)统计的变质辉石平均值为1.85的规 律。通过二辉石温度计计算和矿物共生组合等资料的分析,得出辉石形成的温度为869±60ºC.压力为5 ×108-9 ×108 Pa。本区与铁矿体成过渡关系的辉石岩全铁含量与工业铁矿大致相等,铁矿的成因与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9.
根据区内传统秦岭群包含不同原岩建造、不同变质岩石组合以及变形变质、副矿物和微量元素特征的差异,将其解作为丹凤岩群、深成侵入体、浅成一超浅成侵入体、片麻岩套等5个部分,首次区分出两类不同性质的混合岩,确认了秦岭群在该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0.
南皮河群位于滇西南昌宁-孟连带西区,其地层序列已受到后期构造作用改造,总体呈无序状态,但其内部的各岩片地层仍保持相对连续的地层层序、据此,我们将南皮河群划分为下、中、上段,对其中各段的沉积特征和构造背景作了详细研究。甫皮河群下段为一套浊流、滑塌浊流、碎屑流和等深流沉积类型;中、上段为深水洋盆边缘沉积类型、其沉积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呈拉张状态的深水陆坡-洋盆边缘环境,物源区为西侧的保山-耿马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