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8篇
  免费   754篇
  国内免费   93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248篇
地质学   3412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740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章对遵义市城区及周边地带各地质时代的页(泥)岩已有资料进行了系统收集、归纳和适当的野外调研,认为区内制砖页(泥)岩层位可分为三类,第一、二类利用价值小或仅有部分可以利用,第三类则易于露采,大部分可利用,其层位为下奥陶统湄潭组和下三叠统夜郎组九级滩段,是区内可作制砖页(泥)岩利用最有开发前景的层位。同时对页(泥)岩的形成沉积环境作了简要分析,对其资源量进行了概略估算,经优化筛选,提出了10个供制砖厂企设置布局和矿源地选择之前需进行地质勘查的区块。  相似文献   
82.
遵义牛蹄塘组发现的多水硫磷铝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遵义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发现的多水硫磷铝石主要产出在Ni-Mo多金属层的微裂隙中,偶尔在多金属层下部的黑色粉砂岩中以脉体形式产出。该矿物结构不稳定,结构中一部分水分子很容易失去,在X射线衍射鉴定时其特征谱线变化较大;在自然条件下存放一定时间后,样品具有稳定的X射线衍射特征。此外,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TEM观测、化学分析和晶胞参数计算,与纤磷铝石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83.
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贵州寒武系底部形成的黑色层状硅质岩,岩石展布广,层位稳定,厚度较大。硅质岩的δ^30Si值为—0.1‰~0.9‰,平均0.314‰;δ^18O值为12.8‰~21.2‰,通过δ^18O值计算出该区硅质岩形成温度82.2~162.5℃;硅质岩富含Ba、As、Sb、Bi和U,呈明显的Ce负异常。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成因是热水沉积作用。同时由于硅质岩主要是热水来源,所以在讨论其形成环境时还结合了岩相古地理的方法,指出该套硅质岩形成于深水缓坡至浅水滞流海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84.
藏北申扎一带下奥陶统拉塞组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西藏北部申扎县一带首次发现一套富含北方珠角石动物群Armenoceras sp.,Wutinoceras sp.,Discoactinoceras multiplerum Kobayashi,Adaomsoceras sp.,Sactoceras sp.,Ordosoceras sp.,Oncoceratida,Ormoceratidae,? Curtoceras sp.,Ormoceras sp.,Liulinoceras sp.,Deiroceras cf.globsom Zholt et Shen及腕足类、牙形刺、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化石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该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群面貌与区内已知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地质时代也明显早于区内已知的其它古生代地层,故建立下奥陶统拉塞组。  相似文献   
85.
辽西朝阳盆地早白垩世一新的无齿翼龙化石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自辽西朝阳盆地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翼龙化石被记述。化石材料是一接近完整骨架的无齿的翼龙,带有一不完全的头骨。作者将其归于翼手龙类(Pteroclactyloidea),并建一新属、新种一无齿吉大翼龙(Jidapterus edentus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86.
董致中 《云南地质》2003,22(2):200-205
着重讨论沪沽湖畔相当于石炭系(三分)上统马平阶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认为其大部属于我国二叠系(三分)的下二叠统紫松阶(阿瑟尔阶—萨克马尔阶),上部的硅质页岩已进入隆林阶(亚丁斯克阶)。根据岩性特征及古生物混生现象,推测除顶部外,大部为斜坡相沉积。其中的部分生物应是再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87.
新疆普鲁一带下古生界地层岩石组合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昆仑地块是西昆仑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边界分别为康西瓦—苏巴什华力西期缝合带和库地—其曼于特加里东期缝合带。新疆普鲁一带下古生界地层,分布于西昆仑地块东部,主要由一套海相火山岩和浅海陆棚相细碎屑岩组成,并遭受了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通过1:25万《于田一伯力克幅)区调工作,将新疆普鲁一带下古生界地层厘定为下古生界奥陶—志留系,认为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大陆活动边缘。  相似文献   
88.
在甘肃省酒西盆地青南凹陷柳沟庄-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下沟组及中沟组地层序列中,首次发现发育一套地震事件沉积物,是一套含微裂缝或同生变形构造及振动液化泄水构造等震积特征的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的组合.本区震积作用及震积岩的主要识别标志为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及其伴生构造、重荷模及伴生构造、脆性和塑性两类沉积物相间的滑塌变形作用及滑塌岩、软沉积物的液化作用及泄水构造、层内阶梯状断层及地裂缝.柳沟庄-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震积岩的发现,填补了本区震积岩研究的空白,反映了本区在早白垩世存在一个强烈的构造活动时期,可以推测其影响范围可能还会波及青南凹陷的其他地区,也有望在酒西盆地类似环境的其他凹陷发现震积岩,开辟震积岩研究的新领域.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同样表明,青南凹陷青西Ⅰ号同生断裂带及509断阶带的强烈构造活动正是本区早白垩世震积作用的直接诱发因素,为本区震积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黑土的水土流失及其保育治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黑土因其肥沃而闻名,但其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往往易被忽略。虽然在人类影响下的现代环境过程开始较晚,但黑土区的环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黑土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了黑土保育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治理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90.
The Bandombaai Complex (southern Kaoko Belt, Namibia) consists of three main intrusive rock types including metaluminous hornblende- and sphene-bearing quartz diorites, allanite-bearing granodiorites and granites, and peraluminous garnet- and muscovite-bearing leucogranites. Intrusion of the quartz diorites is constrained by a U–Pb zircon age of 540±3 Ma.

Quartz diorites, granodiorites and granites display heterogeneous initial Nd- and O isotope compositions (Nd (540 Ma)=−6.3 to −19.8; δ18O=9.0–11.6‰) but rather low and uniform initial Sr isotope compositions (87Sr/86Srinitial=0.70794–0.70982). Two leucogranites and one aplite have higher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0.70828–0.71559), but similar initial Nd (−11.9 to −15.8) and oxygen isotope values (10.5–12.9‰). The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ndombaai Complex are distinct from other granitoids of the Kaoko Belt and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Damara orogen.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quartz diorites of the Bandombaai Complex are generated by melting of heterogeneous mafic lower crust. Based on a comparison with results from amphibolite-dehydration melting experiments, a lower crustal garnet- and amphibole-bearing metabasalt, probably enriched in K2O, is a likely source rock for the quartz diorites. The granodiorites/granites show low Rb/Sr (<0.6) ratios and are probably generat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meta-igneous (intermediate) lower crustal sources by amphibole-dehydration melting. Most of the leucogranites display higher Rb/Sr ratios (>1) and are most likely generated by biotite-dehydration melting of heterogeneous felsic lower crust. All segments of the lower crust underwent partial melting during the Pan-African orogeny at a time (540 Ma) when the middle crust of the central Damara orogen also underwent high T, medium P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melting. Geochemical and isotope data from the Bandombaai Complex suggest that the Pan-African orogeny in this part of the orogen was not a major crust-forming episode. Instead, even the most primitive rock types of the region, the quartz diorites, represent recycled lower crustal mater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