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4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对南盘江地区进行野外石油地质考察,在中三叠统法郎组中发现液态油苗.该油苗位于云南省泸西地区,地表延伸长度超过12km.舍油层位的岩性为全黑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油气显示性质为液态油苗和稠油,呈褐黑色、褐黄色,多以浸染状、晶间孔型、溶洞型和裂缝型产出.舍油层的下伏地层为中三叠统个旧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产2套累计厚度16m左右的油浸砂糖状白云岩.舍油层上覆地层法郎组上段为一套泥质碎屑岩沉积,该套地层的泥岩段中有大量油斑产出.液态油苗的发现显示了该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62.
李忠  许承武  石永红  李阳 《岩石学报》2009,25(12):3130-3140
针对华北济阳盆地南缘、鲁西隆起北麓的博兴洼陷新生代沉积,通过矿物分离、显微鉴定、探针分析与计算,发现古近系孔店组和沙河街组第四段中存在确凿的碎屑蓝闪石、冻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等高压矿物.结合同层位碎屑重矿物组合与区域碰撞造山带物源的对比分析,说明上述高压矿物源于胶东地区的苏鲁造山带,而其源岩是否与俯冲洋壳的折返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对碎屑蓝闪石等高压矿物物源进一步的讨论说明,它们极可能直接来源于苏鲁造山带,但不排除博兴洼陷同时期也接受了来自鲁西地区的剥露物质(含再旋回物源).因此,鲁西隆起-苏鲁造山带晚中生代-古近纪早期具有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古地理特点,而自古近纪始新世中期45Ma左右(相当于沙河街组四段顶界年龄)古地势开始逆转.换句话说,45Ma以后鲁西隆起基本阻隔了直接来自苏鲁造山带的物源.  相似文献   
63.
胶东和鲁西地区中生代成矿作用重大差异性的内在因素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胶东和鲁西地区被沂沭断裂带所分隔 ,在中侏罗世末期 ,由于郯庐断裂带发生大规模左旋平移运动 ,二个地区最终拼合在一起。胶东和鲁西地区的金等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 ,但其成矿作用的规模、矿床类型和成矿机制均存在很大的差别。研究表明 ,鲁西地区长期处于华北板块内部 ,而胶东地区则是长期处于华北板块的边缘地带 ,它曾经历了前寒武纪强烈的地质作用、早古生代洋—陆俯冲与碰撞造山作用、晚古生代缓慢隆起、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的陆—陆俯冲与强烈挤压以及燕山晚期岩石圈减薄与大规模构造 岩浆活动的复杂的构造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因此可以认为 ,除上述综合地质构造作用因素外 ,中生代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以及沂沭断裂带的强烈活动是直接导致早白垩世胶东地区产生突发性巨量成矿作用的重要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64.
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构造和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盆地模拟方法对开鲁盆地陆西凹陷进行了地史、热史、生烃、排烃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九佛堂组和沙海组是该凹陷的主要生、排烃层系,其主要生烃期为阜新期之后,而排烃主要发生于白垩纪以来,构造运动对盆地热史和生、排烃过程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认为,丰富的油气主要分布于生油洼陷附近的构造带和各种砂砾岩储集体中。  相似文献   
65.
钟云川  蒋丛林 《云南地质》2009,28(2):185-190
潞西地区航磁有三个异常带:第一异常带为同源重磁异常,反映高密度磁源体,由基性~超基性岩引起;第二异常带区域不同源重磁异常,反映低密度磁源体为混合片麻岩、混合岩等低密度地层,局部可能反映团坡厂和轩岗乡与黄铁矿相类似的矿床(点);第三异常带,重磁异常也不同源,反映寒武系一第四系的新地层,局部与花岗岩接触带及与断裂破碎有关的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依据区内航磁异常及地球物理特征,提出在潞西地区的找矿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6.
云南泸西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开发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宇 《中国岩溶》2008,27(1):1-5
皮家寨岩溶大泉为上升泉,流量1072.75~1957.5L/s,出露于岩溶盆地边缘槽谷底部松散土层覆盖区,出口及天然径流途径位置低下。根据该泉所处的具体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构思设计了新颖的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技术方案。方案利用了皮家寨岩溶大泉较高的承压水头和下游存在弱透水岩体、上覆弱透水盖层的有利条件,采用帷幕灌浆形成地下防渗帷幕,与地上束流调压池联合,通过开、闭束流调压池上的引水闸和泄水闸调节水位,对大泉进行束流调压壅水开发,使水位壅高,就势将水流输往更高的地区,实现自流引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建成不仅取代了原有的提水泵站,节约了抽水费用,而且还消除了下游低洼地带农田的长期积水危害。   相似文献   
67.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北京大学和早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布设的共34台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体波资料,获取P波接收函数和S波接收函数,再分别通过偏移成像和共转换点叠加(CCP)和倾斜叠加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东部横跨郯庐断裂带地区沿剖面的地壳和上地幔速度间断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鲁西隆起下方的莫霍面的深度要比华北盆地和青岛地区浅约5 km,形成类似屋顶状的莫霍面隆起.郯庐断裂带和聊考断裂带下方的莫霍面有明显的错断.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以下简称LAB)的深度从太行山山前的约100 km深度上升到鲁西隆起下方约60 km深,向东在青岛地区下方LAB深度进一步变浅.我们利用倾斜叠加计算台站下方波速比得到地壳内的泊松比变化,结果显示鲁西隆起泊松比值分布相对均匀,而青岛地区内泊松比变化剧烈,可能反应了该地区作为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北缘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68.
深层煤矿采空区因开采深度大,地层条件复杂,造成勘察难度大、风险高。鲁西莱芜官厂村地区存在开采深度480~870m的深层煤矿采空区,为了查明深层采空区分布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用了采空区调查、地表变形监测、地面物探、钻探、井内物探等多种手段对采空区进行综合勘察,基本查明了深层采空区的分布、规模等地质特征。为深层采空区治理及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类似工程条件下深层煤矿采空区勘察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9.
????????жε??????????????????????????????????????????????3??????????????????????????3???塣?????????????????????????????3?????????3????????????????????????????÷????????????????????????/???????????????????????????????????????????????????3?????????ī????????3?????ī???????7 km??????3?????????????????5.94 km/s????3???????????????6.34 km/s??????,??????3????????????????????????н???????????????????????????????????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