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454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特提斯洋长期俯冲消减作用在早白垩世可能经历二次俯冲启动或板片俯冲几何形态的重大转换。确定西藏南部冈底斯岩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作用方式是甄别上述过程的关键,对理解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演化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就冈底斯岩基东段朗县杂岩中保存的各类早白垩世岩浆岩,开展了锆石U-Pb地质年代学和Hf同位素、全岩元素和同位素(Sr-Nd)组成分析。数据结果表明:1)基性岩侵位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103.6~100.8Ma),为高钾钙碱性偏铝质岩石,锆石εHft)=+0.3~+5.7,全岩εNdt)=-0.8和-0.3,暗示其岩浆源区具有大量俯冲沉积物或流体的混入,为沉积物熔体和流体交代的地幔楔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角闪石分离结晶作用;2)中性岩形成于99.8~97.6Ma,略晚于基性岩,其主量元素与基性岩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全岩εNdt)=+1.1,具有较多的地幔物质参与,为基性岩浆进一步演化形成;3)酸性岩(脉体)记录了多阶段岩浆作用(124.1~95.3Ma),根据同位素组成不同进一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具有较低的全岩εNdt)值(-8.3~-6.0),其岩浆源区显示富集特征,tDM2=1385~1586Ma,由古老地壳物质的再熔融形成;第二类的锆石εHft)值(-2.8~+3.2)变化较大,岩脉的锆石εHft)=+0.4~+8.1,tDM=428~906Ma,全岩εNdt)=+0.1和+0.8,表明岩浆源区具有不均一性,为古老地壳物质被富流体地幔岩浆改造形成;和4)镁铁质包体的主量元素与寄主花岗岩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εHft)=-9.3~+4.1),变化范围可达13个ε单位,为岩浆混合成因。寄主花岗岩和角闪辉长岩分别作为酸性和基性端元,是基性岩浆与其诱发古老地壳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经混合形成。结合冈底斯岩基早白垩世岩浆岩的研究结果,朗县杂岩在早白垩世(124~97Ma)的岩浆作用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现象,锆石Hf和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可达13个ε单位,其岩浆源区复杂且富含流体,代表了新特提斯洋在早期(240~144Ma)经历漫长的俯冲之后,在早白垩世时期(~120Ma)俯冲带发生跃迁或俯冲角度达到临界点,导致大量俯冲沉积物和流体沿俯冲带俯冲下去,与发生部分熔融的地幔楔物质混合,底侵导致上覆古老地壳物质的再熔融,形成早白垩世复杂的岩浆岩组合,很可能是新特提斯洋二次俯冲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42.
云海铜镍矿位于觉罗塔格构造带西段,成矿岩体为多期次侵入的杂岩体,岩体分异演化充分,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均有发育,主要岩石类型为角闪辉石岩、橄榄苏长岩、辉长岩、闪长岩。主量元素化学组成表明,该杂岩体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具同源演化特征,显示高铁、高镁、低钛、低铝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亏损Nb,Ta,轻稀土富集。岩浆源区有部分熔融而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发生橄榄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为构造活动和地幔柱双重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43.
The problem of drained cavity expansion in soils of finite radial extent is investigated. Cylindrical and spherical cavities expanded from zero radius subjected to either constant stress or zero displacement at the finite boundary are considered. The generalised analytical solution procedure presented enables more advanced constitutive models to be implemented than have been possible in previous studies. Results generated for Sydney quartz sand highlight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cavity limit pressures for the two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for boundaries of finite and infinite radial extent. This is of significance in accounting for boundary effects when interpreting cone penetration tests conducted in calibration chamber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4.
45.
安徽庐枞地区正长岩类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6.
天目山火山岩的反序现象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天目山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由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组成,其喷发存在反序现象。笔者用带状岩浆房的模式解释了该区火山岩的特点,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建立了岩浆房中存在的温度、密度和粘度梯度。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的行为及其定量模拟表明,分离结晶是导致岩浆成分变化的主要机理。然而,各种矿物在岩浆房中的沉降速度计算表明,尤其是酸性岩浆中,晶体的重力沉降是不可能的。因此,岩浆房中存在的分离结晶现象主要是通过对分离作用进行的。  相似文献   
47.
吴联源  傅国民 《岩矿测试》1991,10(4):274-278
本文研究了一种多功能雾化室装置,以探索ICP-AES技术中溶液进样的新方式;并对雾化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测试,取得最佳的匹配条件。该雾化室装置包括旋流雾化、循环雾化和氢化-雾化等系统,可在同一操作条件下进行工作,适应多种分析的需要。并可任意选择合适的雾化射程来增强元素谱线强度的信背比和雾化的稳定性,以达到改善分析的精密度和检出限。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根据杭铁诸暨387洞室工程所取得的地质资料及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指标为依据,对该工程的围岩进行分类、並对围岩进行有限元方法的分析,及对围岩局部块体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方法进行稳定性验算,对该工程主体洞室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49.
朱铎 《探矿工程》1994,(4):43-45
以罗锅沟大爆破为例,介绍了洞室大爆破的施工组织,并着重问述了在进行技术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药室的布置及爆破参数的确定;(2)起爆网路的设计;(3)施工设计;(4)安全校核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0.
南岭成矿带是太平洋及印度洋板块对中国大陆板块联合作用的结果。囊括大量稀有-有色金属矿床的中心弧形构造-岩浆岩系正是这个“钳式”应力场作用的集中体现,“深部叠加-重熔”——以板块持续运动和相对高速率运动产生并贮集能量为前提,以俯冲板块不断带入新的挥发物质为条件,随着动力热和挥发组分的不断回流—汇集—贮集而使仰冲板块深部预热的原地或途中固化-半固化的先期熔融的岩浆岩发生了二次甚至多次的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