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73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泥盆纪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及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六景泥盆系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的系统分析表明:从落霍柯夫期到布拉格期海洋中的δ~13C是逐渐变重,埃姆斯期明显变轻.艾菲尔期又开始变重,特别是基维特期有较明显的正向偏移,并继续向上变重,至弗拉斯期与法门期之交达到最大,尔后逐渐变轻,反映了泥盆纪海洋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变趋势.这和泥盆纪(二级)海平面的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反映海洋碳同位素组成与海平面变化及相关的气候和海洋、大气中CO_2含量的成因联系。弗拉斯阶-法门阶界线附近δ~13C的变化型式表明其间发生的生物绝灭事件是海平面升降和缺氧环境的周期性扩展等因素的累积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新疆北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作用相类型主要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火山碎屑、钙屑、陆屑风暴岩相,火山喷发海啸岩相,粗粒、中粒、细粒火山碎屑浊积岩相,同沉积、软变形震积岩相和砂质、粉砂泥质等积岩相。文章阐述了它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并以东准噶尔纸房剖面和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剖面为例,讨论了作用相和环境相的时空结构及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并认为以作用相为主体的相分析是槽区、造山带和活动大陆边缘相分析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53.
西秦岭武山杨河礼县固城一带的原"泥盆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属于早石炭世的牙形刺、珊瑚和有孔虫化石,为该区地层的重新划分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这对于重新认识该区乃至整个西秦岭地区石炭纪古地理格局、地质演化历史、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麦兹地区火山沉积岩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泰山南缘的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麦兹地区,为了在其找矿空间和找矿类型上有所突破,详细地阐明了麦兹地区铅-锌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其控矿因素,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总结了麦兹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指明了铅-锌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5.
阿勒泰复向斜的成矿环境及其矿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勒泰复向斜内,分布有众多矿产,是阿尔泰山南缘重要的铜、铅、锌及多金属成矿区之一。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些重要矿床即铁木尔特铜-锌矿床、大东沟铅-锌矿床、乌拉斯沟铜-铅-锌矿床、阿巴宫铁矿床、红墩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从现代成矿理论角度全面分析了这些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及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6.
张国英 《西北地质》2006,39(1):83-88
在1∶25万红宝石幅(K47C002001)图幅中,雀儿山群分布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红石山蛇绿混杂岩带以北地带的双沟山—雀儿山一带,为一套宏观色调为灰绿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夹碎屑岩和灰岩的岩石组合。碎屑岩及灰岩中含腕足、珊瑚、三叶虫、海百合茎等生物化石。其中:Latonotoechiacf.latana(Barrande)原产于波希来亚地区布拉格期。AcrospirifercobedanusvariusKaplun见于哈萨克斯坦地区下泥盆统中上部和新疆的和布克赛尔组。EoschuchertellaguangxiensisWangetRong原于广西郁江组上部六景段。该群形成于与岛弧有关的滨浅海环境,在区域上可与新疆大南湖组、头苏泉组及和布克赛尔组对比。该群形成时代为早—中泥盆世,年代地层为下—中泥盆统。  相似文献   
57.
河南西峡地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中发现泥盆纪孢子化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河南省西峡地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粉砂质板岩中发现丰富的陆生植物孢子(Spores)、少数疑源类(Acritarchs)和极少数几丁虫(Chitinozoa)化石.该化石孢子组合可与中国华南、西南地区和西秦岭中泥盆世早期孢子组合比较,亦可与西欧和北美中泥盆世早期的孢子带比较,时代为中泥盆世,并有可能为中泥盆世早期,相当于西欧艾菲尔期(Eifelian).  相似文献   
58.
彭阳  李岩  胡贵昂  陆刚  乔秀夫 《地质论评》2007,53(6):736-742
广西桂林庙头上泥盆统融县组台地边缘相具鸟眼或溶孔砂屑生屑藻粘结灰岩中发育了大量灰岩脉,灰岩脉呈岩墙状近直立地切过围岩,露头上可见连续垂直延伸长度达十余米,脉内仍是上泥盆统融县组灰岩组分,仅比围岩稍晚或同时代的:角砾状退白云石化藻粘结灰岩、角砾状藻粘结灰岩(快速堆积,角砾多数来自围岩)、细鲕粒颗粒灰岩、含钙球砂屑粒泥灰岩、藻砂屑腹足泥粒灰岩(正常沉积或液化变形软沉积流,均高于围岩层位)及大量栉壳状方解石脉(张性环境)等,灰岩脉内可见软沉积物变形痕迹及液化脉(地震液化),晚期灰岩脉可穿插早期灰岩脉;在其西侧同层位共生有一套楔状(地裂缝)、不规则状角砾灰岩体,角砾棱角状,大小不等,成分是灰色中厚层角砾状藻粘结灰岩、含钙球砂屑粒泥灰岩等。笔者等注意到灰岩脉均出露在北东向正断层的下盘(东侧),而角砾灰岩体则均出露在该断层的上盘(西侧),事实上,灰岩脉及角砾灰岩体分布走向与北东向断层走向一致,角砾灰岩体中的角砾成分显示其来自较灰岩脉围岩稍高层位,与灰岩脉内充填岩性相近,因此,是该断层控制了当时的沉积,此断层是晚泥盆世台地边缘同沉积正断层;灰岩脉是与断层伴生的张性裂隙被围岩角砾或稍晚时段的沉积物充填;角砾灰岩体是同沉积正断层形成的断层崖崩落角砾岩,指示一个消失殆尽的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同沉积正断层陡崖,因而,桂林台地,至少西段台地边缘,是与右江各孤立台地边缘一样——在地质图上应标示为同沉积正断层边界。其构造意义是:庙头地区的灰岩脉、角砾灰岩体及同沉积断层是桂林台地对晚泥盆世构造伸展作用的响应,从而说明广西晚古生代的板块拉张,不是从二叠纪才开始的,而是至少从晚泥盆世就开始了;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持续的孤立台地与深水盆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是在晚泥盆世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黔南-桂中地区泥盆系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前人资料为基础,对岩石组合、沉积组构、剖面序列、生物组合、沉积机理等进行分析,研究了黔南—桂中地区泥盆系沉积体系特征。研究区可划分出四种沉积体系,即台地体系、台坡体系、陆棚体系、台盆体系,其中陆棚体系主要发育于早泥盆世至中泥盆世早期;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0.
西秦岭北带泥盆纪Nereites遗迹相及其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秦岭北带泥盆系舒家坝组下一中上部的巨厚陆源碎屑岩系中含有极丰富的遗迹化石,它们可为解释该组沉积环境提供重要信息:(1)由大量典型深水遗迹化石组成的Nereites遗迹相,可与世界各地浊积岩系和复理石相中的Nereites遗迹相进行对比,该遗迹相主要发育在浊流沉积区直至深海平原,其沉积水深最大可超过2000m;(2)舒家坝组的遗迹群落中,除大量属深水型分子外,还见有典型的浅水分子,两种水深性质不同的遗迹组合共生在一个沉积剖面,正是浊积岩系和复理石相才具有的独特分布特征;(3)根据沉积层序和遗迹组合的对比确认舒家坝组不存在风暴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