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581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1627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内蒙古绥和查干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热液矿床,处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内蒙古二连-东乌旗铁铜钼多金属成矿远景区。该文对矿床中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矿床划分为2个成矿期次:早阶段属中高温(320~380℃);晚阶段属中低温(140~160℃)。包裹体的捕获温度也存在2个高峰期,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盐度也存在2个高峰范围,第一个高峰范围在0~4%之间;第二个高峰范围在5%~9.6%之间。流体压力范围介于22.6~101.4 MPa,均值为59.9 MPa,成矿的平均深度为当时地表以下1.95 km,属中深成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至中—低盐度性质。2个成矿期次和矿区的2次构造运动相对应,矿体定位受断裂构造控制,属于典型的断控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72.
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构造带的矿床学数据缺乏,制约了天山造山带境内外成矿对比。布丘克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构造带中部。金矿体为石英复脉,呈带状发育于NWW向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倾向SSW,倾角60°~70°,赋矿围岩主要为侵入于早古生代变质碎屑杂岩中的正长斑岩。布丘克金矿床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观察、石英H-O同位素、硫化物S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布丘克金矿床石英脉中包裹体大小集中在2~10μm之间,类型以H2O-CO2型、富CO2型、水溶液型包裹体为主,成分以富CO2、含CH4为特征。成矿流体具有中温(200~320℃)、低盐度(3%~7%NaCleqv)特征;石英δDV-SMOW值介于-108.1‰~-90.2‰之间,δ18O流体值介于4.86‰~9.26‰之间;黄铁矿δ34S分布在0‰左右(-0.9‰~1.6‰)。综合本文数据、矿床地质特征、区域地质资料,本文认为布丘...  相似文献   
173.
扎拉格阿木铜矿床位于锡林浩特地块北部边缘,矿体赋存于二叠纪砂质板岩和角砾岩中,受NE向断裂控制,为中温热液脉型铜矿床。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和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来探讨扎拉格阿木铜矿成矿机制。成矿热液期存在5个成矿阶段:钾长石阶段、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本阶段主要发育富液相、富气相、含子矿物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138~289℃和2.06%~16.11% NaCl eqv;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320~374℃和32.68%~39.81% NaCl eqv,包裹体气体成分除少量CO2以外,均为H2O。H?O同位素分析表现为,石英中的〖δO〗^18值变化范围-8.5‰~7.5‰,流体的δD值变化范围为-116‰~-98‰,暗示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晚期伴有大气降水混入。C?O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值为-6.9‰~ -10.1‰,δ18OSMOW介于2.5‰~11.7‰,在δ18O?δ13C 图上数据点落在岩浆水与大气水的中间区域。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4.5‰~1.5‰,指示具有幔源岩浆硫的特征。矿石硫化物Pb同位素的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比值分别为38.034~38.609、15.497~15.655和18.141~18.446,推测Pb具有地幔来源的特点并伴有地壳或造山带Pb混入。成矿过程中伴随着流体沸腾作用,成矿物质沉淀受早期形成的岩浆热液与后加入大气降水混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4.
The Huayuan Pb-Zn ore district in China, located in western Hunan Province, is a giant carbonate-hosted Pb-Zn ore district.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brines in this ore district remains poorly constrained. Whether the highly saline brines are derived from evaporated seawater or dissolved evaporates continues to be intensely debated. Carbonate minerals associated with Pb-Zn mineralization have δ13CV-PDB and δ18OV-SMOW values ranging from ?5.55‰ to +1.35‰ (mean value of ?0.69‰; n = 14) and +16.28‰ to +25.05‰ (mean value of +20.22‰; n = 14),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at carbonate minerals are dominantly formed from dissolved ore-hosted carbonate rocks. The δ34S values of sulfides range from +20.2‰ to +36.8‰,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30.0‰ (n = 27).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ulfur is predominantly derived from the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of marine sulfate. The crush-leach analyzed solute data of fluid inclusions in sphalerite show the ore-forming fluids have Cl/Br molar ratios range from 118 to 384, and Na/Br molar ratios from 39 to 160 (n = 8). These Cl/Br ratios of hydrothermal fluid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seawater (657 to 564), but are consistent with bittern brines through early halite precipitation. We propose that ore-forming fluids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evaporitic basin brines, which leached base metals from the basement and/or country rocks. The brine then migrated to the basin margins through clastic rocks of basement and then precipitated sul?des by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75.
采用铜适量(4.47mg/kg)和铜过量(1127.51mg/kg)的两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2.9±0.2)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8周,研究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体组成和鱼体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铜含量由4.47mg/kg升高到1127.51mg/kg时,斜带石斑鱼增重率由228%下降到63%,饲料效率由1.12下降到0.51,肠脂比由2.90%下降到1.69%。全鱼和肝脏中的铜含量均随饲料铜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斜带石斑鱼全鱼铜含量由2.98mg/kg上升到34.98mg/kg,肝脏铜含量由36.6mg/kg上升到1364.0mg/kg。但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的存活率、鱼体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和全鱼体组成没有显著性影响。摄食高铜饲料的斜带石斑鱼肝脏锌含量显著升高,锌可能在铜的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6.
阿尔泰大东沟铅锌矿的碳质流体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东沟铅锌矿是阿尔泰南缘泥盆纪克朗火山-沉积盆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在石炭—二叠纪同造山的区域变质过程中,受到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层状铅锌矿体发育脉状石英和矿化。本文对阿勒泰大东沟铅锌矿区石英脉中的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估算出包裹体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并采用激光拉曼、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对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成分测试。结果显示,石英脉中的包裹体主要为碳质流体包裹体,多以面状、带状分布,最低捕获温度在209~459℃之间,密度为0.75~1.15g/cm3,最低捕获压力在110~540MPa之间。初步研究表明碳质流体的来源与同造山的变质作用有关,而与海底喷流沉积无关。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包裹体气液主要成分为CO2和N2。SRXRF测试碳质包裹体中金属微量元素显示低Cu、Zn、Pb,而富集Au。  相似文献   
177.
(U-Th)/He测年技术:α离子射出效应及其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Th)/He测年技术是近年来低温热年代学研究领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应用于磷灰石、锆石、榍石、石榴子石等多种矿物,并且磷灰石(U-Th)/He在目前已知的所用低温热年代学指标中具有最低的封闭温度和较强的热敏感性,此外矿物的(U-Th)/He分析还可用来反演样品所经历的热历史,因此该技术在地质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对(U-Th)/He方法研究程度的提高,影响测年结果的各种因素也被相继发现和认识.从(U-Th)/He测年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矿物内 α离子的射出效应及其对氦年龄计算的影响与校正,进一步说明了矿物成分环带、晶体形状、比表面积等因素对于氦年龄校正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已有的针对这些因素的不同校正模型的原理、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前缘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8.
滑带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带土是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滑坡的发展演化和稳定性密切相关.开展滑带土的研究是滑坡工程地质研究的基础内容,并已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有关滑带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而针对滑带土强度的控制因素和机理研究还比较欠缺.在简要总结了滑带的识别、滑带土分类和强度特性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滑带土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理等,及其对滑带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除了滑带的识别、滑带土的分类及其强度特征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外,应不断拓宽滑带土的研究领域,深化对滑带土强度本质因素认识;应重视滑带土微观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粘土矿物成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生物、水一岩(土)相互作用、渗透性以及水化学等综合作用对滑带土强度影响的研究;从发展演化的活动论观点系统研究滑带土的形成过程,探索滑带土中所蕴含的滑坡发展演化与环境变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9.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构造信息和异常信息,探讨了线环形构造和蚀变异常的遥感示矿模型,通过成矿关系分析提高找矿效果,为梅县地区矿产远景勘查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研究建立起植被高覆盖区遥感信息提取的一套有效的技术体系,在遥感地质找矿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0.
腾冲-梁河地区Sn、Cu、Pb、Zn等元素成矿规律明显,找矿标志清楚。由东往西划分为四个次级成矿带,各具有不同矿产组合或典型矿床。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特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等,归纳5种成矿模式。初步建立该区矿床找矿模型,为今后矿产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