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848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697篇
地质学   2842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70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一种在异构系统中实现负载平衡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在异构系统实现负载平衡的区域分解算法和实现负载平衡的计算方法,利用它的负反馈性质解决了异构系统处理机计算速度测量误差造成的负载测量不准问题,并对处理机速度变化,速度测量误差、处理机数量、网格点计算量的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很强的平衡负载能力和较强的适应性;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模式网格点计算量不易测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用扩散方程和模拟物理过程进行试验,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平衡负载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缅甸弧附近三塔断裂带活动性的野外考察研究,探讨了位于缅甸弧东侧的滇缅泰板缘地区现代构造与地震活动动力来源和空间不均匀性。指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沿兴都库什弧的正面碰撞和青藏高原隆起导致的侧向挤出作用对滇缅泰板缘地区现代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影响可能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沿缅甸弧的碰撞对上述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对下扬子与华南边界结合带东延问题的地球物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江山-绍兴、铅山-宜春等断裂带作为华南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这种认识目前已基本为大家所接受.但是,这条边界结合带向东延伸入海之后的位置与去向一直是多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黄、东海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数据(空间重力数据、布格重力数据和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利用方向导数等处理方法,对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研究区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不同的区块.结合研究区的磁力与地质资料,利用各种成图、成像技术,形成一系列分析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华南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认为:该结合带的位置有可能比传统认识中自长江口至大黑山群岛的位置更向南一些,在杭州湾-长崎、对马海峡一线,并呈现向北略微凸出的弓形.边界结合带在深度上属于深大断裂带,一直可以追索到上地幔的顶部.与中朝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相比较,本条结合带的踪迹不是十分清晰.表明加里东运动之后,该结合带的运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4.
丽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发震应力场和破裂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丽江7.0级地震震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的复杂地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南南东。震区位于可能受到多种构造动力源作用的特定构造运动环境中。获得了主震和22个M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P波初动解,分析表明,主震发震应力场为北3°东,与震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有一个小角度的偏差。主震的发震应力不仅有水平应力的作用,同时还有显的垂直应力的作用。在余震序列发展中震区呈现出  相似文献   
105.
云南地壳形变与丽江7.0级地震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本利用滇西、滇中地区大地垂直形变和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的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其结果表明:1996年2月滇西丽江7.0级地震前,该区应力场方向自1990年以来产生了由北东-北西的转变,震源区出现高达109mm的垂直差异运动1993-1996年有75%的断层形变测点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期、短期和临震异常。大地垂直形变与断层形变的共性演变特性,为强震的预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震例。  相似文献   
106.
丽江7.0级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郭绍忠  李丽清 《地震研究》1997,20(1):117-124
通过对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Ms7.0地震前震中周围水位、水氡、水汞、泉点宏观等地下流体共71个台项观测资料的异常及综合特征分析,初步认为震前异常数量较多,异常时间分布具有整体性、同步性、集中性的特点,但异常主要集中在短期阶段,临震异常不突出;突间分布具有集中性和非均匀性,孕震区至远场影响区的异常比例最高,震源区内为相对“盲区”,且突出而肯定的宏观异常极少;异常的时空演变特征复杂,总体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107.
丽江大研镇震灾分布和地脉动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蒋乐群  李康龙 《地震研究》1997,20(1):125-131
丽江7.0级地震后,大研镇被毁建筑物的地理分布呈显4条条带,伤亡人员的地理分布和上述条带重合。91个短周期地脉动测点的观测资料表明,分布在上述条带内的大多数测点,其卓越周期大于0.3S;条带外的测点,其卓越周期一般在0.1S左右。作认为卓越周期和烈度异常之间良好的相关性,是因为地脉动卓越周期和地方震的频谱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8.
付虹  陈立德 《地震研究》1997,20(4):345-356
研究了孟连7.3级地震前云南全省及震中距600km范围内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地倾斜、水氡、水位、水汞等13类观测项目,55个台站,11个台项测值的中、短、临异常情况。结果表明,震前中、短、临异常台项目分比为38%,并主要集中在200-400km范围。中期异常特征为异常时间长、幅度大、短临异常特征为中期异常趋势结束或测反向,部分项目出现“巨变”东家主震中附近异常出现晚而外围出现早、随着地震临近其异  相似文献   
109.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重复发生时地震学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静观  张喜玲 《地震研究》1997,20(4):357-364
通过地强震重复发生的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澜沧江以西3个地震区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波参数的动态追踪,发现在同一地震区重复发生的强震,震前的异常形态可以具有相惟性,反向变化的特征。如滇东北地区中小地震在1985年禄劝强震前的活跃和1995年武定强震前的平静;澜沧地震叶波速比月均值在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前的低值异常和1995年孟连西中缅边境大震前的高值异常。本同时以b值和波速比为例,讨论了强震  相似文献   
110.
腾冲火山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皇甫岗 《地震研究》1997,20(4):431-437
近30年来,众多学对腾冲火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考察工作,并在火山地质、地球化学、地热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本试图对部分有代表性的观点及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的介绍,供正在开展的《腾冲火山活动监测、预测与对策研究》重大项目的项专题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