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830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420篇
地球物理   451篇
地质学   1651篇
海洋学   392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21.
京希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京希金矿床位于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西段叶拉苏断陷中,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的第二岩性段,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火山角砾岩和硅化砂砾岩,矿床处于近NS向与NW向断裂的交汇锐角部位,强烈的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蚀变组合是高品位矿石的蚀变标志,近矿围岩中高岭石化、绢云母化普遍发育,岩石中富含Au、As、Sb、Hg,贫Cu、Pb、Zn等微量元素,成矿温度130~240℃,成矿深度0.67-0.70km,属浅成低湍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922.
京津唐地区地壳形变及现代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近年来,在京津唐地区取得的大地测量资料,研究本区现代构造运动,指出了北北东—北东向、北西向及东西向三组构造最为活动。它们是受近于水平方向北北西—南南东向主张应力和北东东—南西西向主压应力的应力场所控制,并以主张应力大于主压应力的作用方式出现;而又受深部构造的断块上拱和断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3.
切向风速水平廓线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一个β平面的准地转模式和一个高分辨率的f平面准地转模式,实施了6组试验,研究了初始台风切向风速水平廓线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向风速峰值区狭窄,最大风速半径较小的廓线,与偏西北方向的路径以及强度维持或增强相对应;峰值区宽平,最大风速半径较大的廓线,与北折转向的路径以及强度衰减相对应。  相似文献   
924.
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带对沃溪钨锑金矿床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西沃溪钨锑金矿床受控于一条伸展型顺层脆-韧性剪切带。带内岩石在非共轴顺层剪切构造动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分解,形成泥质构造根岩强变形带和砂质构造根岩弱变形域。泵吸中心-弱变形城中的承压矿液沿砂质构造根岩的ab面发生水力压裂而产生“D”型张剪裂隙。构造-流体双重动力系统的周期性振荡使主裂隙系统发生周期性的破裂-愈合作用而形成条带状复脉。矿液是通过隐蔽的低角度正断层、强变形带内的构造面理及弱变形城中的微裂隙系统运移的,说明在靠近滑脱面的弱变形城中水力压裂作用会增强,其矿化类型将以蚀变岩型为主、脉型为辅。  相似文献   
925.
对分布于赤道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和克里帕顿断裂带之间 (C-C区 )的硅质沉积物所作的环境磁学研究表明,沉积物的磁性特征由亚铁磁性矿物主导,亚铁磁性矿物颗粒以单畴 (SD)和超顺磁 (SP)为主。磁性参数和透射电镜(TEM )分析表明,该区沉积物中存在着细菌合成的磁铁矿,并观察到磁铁矿存在不同程度的溶解。这一发现是微生物参与C-C区铁元素循环的直接证据。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在氧化性较强的西区沉积物中含量较高,且随着纬度升高而增加,显示随着远离赤道,沉积物氧化性趋强.  相似文献   
926.
对玲珑—焦家矿集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玲珑—焦家矿集区受伸展-走滑联合构造应力场控制,其矿体倾向与倾角以及侧伏向与侧伏角皆受上述构造动力学条件制约;成矿构造系列类型为伸展-走滑复合型,并可分为四个亚系列;脆性域成矿过程可分解为雏形断裂与宏观断裂两个阶段,而雏形断裂阶段成矿在矿集区十分普遍。讨论了矿集区几种关键构造的型式与性质,并对成矿远景做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927.
楚科奇海与白令海沉积物中碘的纬向分布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碘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 与人类关系密切, 缺碘将影响人的正常生长. 碘又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 在大气化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在自然界中碘主要富集在海洋生物和海洋沉积物中, 海洋沉积物是碘的最大储库.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所采沉积物样品分析表明, 楚科奇海及白令海沉积物中碘的含量为98.1×10-6, 73.8×10-6, 高于中国边缘海、南太平洋沉积物中碘的含量, 显示出碘含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增加的趋势. 在探讨楚科奇海与白令海沉积物中碘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碘的纬向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928.
青藏高原东西向伸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张进江  丁林 《地质科学》2003,38(2):179-189
东西和南北向伸展是青藏高原最显著的地质特征之一。南北向伸展形成的东西走向伸展构造,主要包括藏南拆离系(STDS),和沿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KJFZ)发育的正断层体系。东西向伸展形成数目众多的南北走向伸展构造,它们切割青藏高原几乎所有的东西走向构造单元,包括羌塘地块、KJFZ和STDS等,说明东西向伸展以整体形式发生并同时波及整个青藏高原,而不是由以KJFZ和STDS为边界的不同地块的不均匀挤出所致。南北走向伸展构造在地表呈之字形,为南北向挤压形成的追踪张断裂;剖面上表现为被后期高角度正断层叠加的拆离断层,拆离断层形成于中-晚中新世而高角度正断层形成于上新世及以后。导致拆离断层的东西向伸展可能是南北向挤压的变形分解,后期高角度正断层作用可能是高原隆升后的垮塌所致。东西向伸展是控制青藏高原新生代浅色花岗岩和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29.
严城民  邓仁宏 《云南地质》2003,22(2):152-160
霞若地区的构造形迹可划分为6个构造群落。吕梁期构造群落(D1)属中深构造相,变形机制不明。华力西期构造群落(D2)属中浅构造相,形成于伸展机制。印支期构造群落(D3)属中浅构造相,形成于挤压机制。喜马拉雅早期构造群落(D4)具浅表构造相特征,仍形成于挤压机制。喜马拉雅中期构造群落(D5)亦为浅表构造相,系水平剪切的产物。喜马拉雅晚期构造群落(D6)属表部构造相,由差异升降形成。  相似文献   
930.
佛冈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地质地球化学》2003,31(1):52-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