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830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419篇
地球物理   451篇
地质学   1651篇
海洋学   392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972.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mass—independent isotope fractionation)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在介绍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基础上,评述了氧同位素异常[△(^17O)3的表示方法以及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产生机制,重点综述了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基于△(^17O)评估的生物圈生产力是全球总的生物生产力,打破了以往只能孤立地评估陆地或海洋生物生产力的瓶颈,奠定了在更广时空尺度上评估生物生产力的基础;△(^17O)能量化形成气溶胶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气相与液相氧化反应路径的相对比例,为研究气溶胶和气候的互馈作用提供了新途径;冰芯中S同位素和△(^17O)的联合运用,不仅解决了冰芯中硫酸盐、硝酸盐的来源和运移问题,而且还为其形成的氧化过程提供了细节信息;而干旱区硫酸盐、硝酸盐矿物中△(^17O)的发现在解决一些长期有争议的沉积物成因和来源问题中起关键作用。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还将在(古)大气臭氧活性、火山喷发柱化学和O、S、N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73.
阿尔金断裂南侧吐拉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吐拉花岗岩体位于阿尔金断裂南侧吐拉以东40km处。岩石化学以富Si高K、低Mg贫Ca、偏铝质及TFeO/MgO比值很高为特点,A/CNK比值为0.918~0.969。岩石稀土元素总量高,强烈富集HFSE,明显亏损Ba、Sr、P、Ti,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典型的"右倾海鸥型",属于偏铝质A型花岗岩,进一步分析属A2(PA)亚型岩体。该花岗岩形成于中泥盆世末期造山后的伸展环境,这一环境很可能与同期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引起的拉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74.
新疆巴楚辉绿岩岩脉的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巴楚地区出露的二叠纪基性岩脉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及其邻区晚古生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巴楚地区基性岩脉中辉绿岩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以及高场强元素,La/Nb=0.84~1.23,Zr/Nb=5.80~7.81,Ce/Pb=2.6~15.4和 Nb/U=27.0~37.3,初始~(87)Sr/~(86)Sr=0.70495~0.70560,ε_(Nd)(t)=-1.7~ 2.0,明显不同于受俯冲交代地幔源区的产物,也区别于典型洋岛玄武岩(OIB),相反具有 OIB 型 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能被理解为与二叠纪软流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产物,其起源与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表明二叠纪时巴楚地区应处于软流圈上隆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可认为二叠纪时地幔源区属性自塔里木盆地内部向北至西南天山边缘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75.
SHRIMP 锆石 U-Ph 定年表明大别山北淮阳带古碑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25±3Ma,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属晚侏罗世岩体。古碑花岗闪长岩的 SiO_2为61%~63%,K_2O 为3%~3.7t%,Al_2O_3>15%,Mg~#[100×Mg~(2 )/(Mg~(2 ) Fe~T)]为45~49,具有准铝质(A/CNK=0.84~0.88)和高钾钙碱性特征。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 500×10~(-6)~650×10~(-6),Ba 1640×10~(-6)~2053×10~(-6))和轻稀土元素[(La/Yb)_N 比值为13~20],亏损高场强元素(Nh、Ta、Ti),具有富集且均一的锶和钕同位素组成[(~(87)Sr/~(86)Sr)_i=0.709240~0.709315,ε_(Nd)(t)=-17.96~-18.05]。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组成与早白垩世毛坦厂组幔源火山岩及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很相似,表明古碑花岗闪长岩起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该岩体的侵位可能代表了大别山强烈伸展活动的开始。大别山地区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可能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中国东部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一部分,而与三叠纪造山旋回无关。  相似文献   
976.
双侧向测井反演的微粒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侧向测井反演中,采用微粒群优化算法进行3参数(原状地层电阻率、侵入带电阻率、侵入半径)反演,反演结果精确度较高。由于微粒群优化算法对初值依赖性较小,从而算法也较为稳定,增加了反演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77.
地球极区电离层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地球电离层对行星际激波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三维全球数值模拟研究.背景行星际磁场为螺旋场,南北分量为零;初始电离层由Ⅰ区场向电流和相应的晨昏电场所主导;行星际激波沿日地连线方向撞击地球.模拟结果表明,在激波的作用下,电离层Ⅰ区电流系统向子夜方向运动,在向阳侧相继出现与原Ⅰ区电流反向的异常场向电流对和同向的新生Ⅰ区电流对.该异常场向电流对在极盖区形成瞬间昏晨电场,尾随原Ⅰ区电流向夜侧方向漂移直至湮没.与此同时,新生的Ⅰ区电流不断增强并向夜侧和赤道方向延伸,最终取代原Ⅰ区电流,相应极盖区又恢复到原来的晨昏电场状态.这一响应过程和行星际激波强度有关:激波强度越强,新生的Ⅰ区场向电流也越强,它向赤道方向延伸的距离也越大,能到达的纬度也越低.上述结果在趋势上与观测到的输运对流涡旋和亚极光块的运动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978.
主应力轴持续旋转条件下饱和松砂的振动孔隙水压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研制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剪多功能剪切仪”,针对福建标准松砂,在三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进行了能够模拟海洋波浪荷载作用下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循环耦合剪切试验。通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主应力方向、振动过程中主应力方向连续变化对不排水条件下砂土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在振动过程中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条件下,初始主应力方向对砂土的动孔压比与振次比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初始大主应力与竖向之间夹角的增大,动孔压比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归一化孔压比与广义剪应变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与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和振动剪应力幅值无关。  相似文献   
979.
2004年西藏懂错M_S 5.6地震的宏观烈度调查与控震构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表调查结果表明,发生在西藏中部的2004年懂错MS5.6地震的极震区位于懂错东侧的贡巴淌—怕尔淌之间,最大烈度为Ⅶ度,宏观震中的地理坐标:31.70°N,91.26°E。此次地震是懂错盆地东缘边界断裂活动的结果。该断裂带是一条长40km左右、NNE走向的全新世活动正断层,在断裂带的北段发育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晚期的古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的晚第四纪断裂活动和近期的地震活动特征显示,蓬错-懂错-错那-安多地堑系构成了西藏中部一个重要的长约120km的NE向地震活动带,其北段和中南段是其中应变积累时间更长的地段  相似文献   
980.
计算机模拟模型是以植被真实三维结构场景为基础,模拟植被冠层的辐射特性。本文以冬小麦为例,利用辐射度方法模拟了冬小麦在不同LAI下的冠层二向反射因子(BRF)及其波谱特征;为了验证并评价模拟数据的质量,将模拟冠层BRF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并将计算机模拟波谱数据与Prosail模型模拟波谱及实测波谱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LAI是植被群体重要的结构参数,对于同一品种的植被可以用LAI来描述植被的生长进程;(2)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冠层BRF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满足实际研究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计算机模拟冠层BRF数据作为实测数据用于研究,以弥补因各种条件限制无法得到实测数据的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