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针对高速铁路桥梁架梁后许多沉降变形点沉降量级较小,变形曲线呈现"小量级,大波动"特点,观测数据中可能存在大量的随机噪声,对沉降变形分析产生干扰,影响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本文将Kalman滤波引入到高速铁路桥梁变形分析数据预处理中,建立基于Kalman滤波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表明,基于Kalman滤波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有所改善,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62.
根据2010年原铁道部"铁运[2010]78号"和郑州铁路局"郑铁房[2010]140号"文件要求,郑州铁路局委托河南省遥感测绘院承担其管辖的陇海线、焦柳线、宁西线、侯月线、洛宜线、孟宝线等线路的铁路用地图绘制,主要成果有1∶2 000车站、区间、独立地块铁路用地图绘制及数据库建设。本文通过对铁路用地图绘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总结,为开展此类项目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63.
在虚拟地理空间中开展复杂科学实验和管理分析,是目前及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对高速铁路场景中的线路、地物和地形对象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基于空间关系描述的虚拟高速铁路场景建模方法。通过XML标记语言对线路、地物和地形的空间关系进行统一描述,引导和规范场景建模过程中的模型点位计算和地形处理过程。详细讨论了虚拟高速铁路的场景建模流程、场景对象空间关系定义、模型点位计算方法以及地形处理方法,并选择案例区域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理清虚拟场景中各种对象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快速建设符合现实标准的、具有高度仿真感觉的虚拟高速铁路场景。  相似文献   
664.
柳南铁路既有基础平面控制网(C PⅠ)无法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需要进行变更测量。分析了既有CPⅠ存在的问题,对柳南铁路变更CPⅠ的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既有CPⅠ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变更后的CPⅠ可以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65.
降水是铁路地质灾害的重要触发因子,由于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鹰厦铁路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使该线成为全国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较严重的铁路之一。利用南昌铁路局2007—2012年辖区内的地质灾害资料,统计鹰厦铁路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不同降水类型造成的铁路地质灾害特点不同,进一步研究铁路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引入10 min最大降水量、当日最大小时降水量、连续降水量和前20 d累积降水量等降水量因子,运用因子相关性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筛选对灾害发生贡献率较大的降水量因子,分区段建立鹰厦铁路地质灾害概率预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2013年5月20—22日一次大暴雨过程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报准确率达86%,模型应用效果较理想,可为铁路安全气象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6.
利用湖北省地面雷暴日资料和闪电定位监测资料,采取数理统计方法,对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湖北段沿线雷电活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沿线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发生,且处在湖北省闪电高密度区;夏季平均雷暴日最多,冬季平均雷暴日最少,4-8月闪电次数占全年闪电总次数的91.5%,为闪电集中发生期;一天中闪电次数集中出现在15-19时,也是对流性雷电天气集中发生期和雷电防御关键时段;咸宁北站一带闪电密度最大,雷电活动较频繁,是雷电防御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667.
A transportation hub is the key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three-dimensional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is the basic factor responsi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is belt. A high-speed railway hub has the “last kilometer of time-space compression” effect and is the key to building an efficient, convenient, modern, and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study constructed a model for measuring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 determined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urban high-speed railway hub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analyzed it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revealed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presented an “olive-shaped pattern” grade structure with two small ends and a large middle section, that is, the number of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s with high performance and average performance was small, and the number of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s with good performance and medium performance was large. (2)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howed a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of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 and “high in the north and low in the south”, and showed an urban agglomeration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of “high in the core areas but low in the marginal areas”; moreover, spatial differences were prominen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ine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 (3) GDP, urbanization rate, city level, station passenger flow and frequency of shuttle bus were key driv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key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grades of high-quality, good, medium and average.  相似文献   
668.
赵铁怀  张耀南 《测绘科学》2006,31(4):86-87,16
使用Rational ROSE对青藏铁路项目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对本系统中主要模块———项目进度控制模块采用Rational ROSE进行建模,成功完成了该模块的模型设计和系统实现,用UML进行系统建模,使用不同的视图可以使系统分析人员从不同的角度、视角出发,对系统的需求、功能、边界等方面,描述目标软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结构,逻辑设计代替功能模块设计和实体关系设计,这一方法的使用解决了以前的功能和数据分离的问题、文档和实现的统一问题、以及模块中数据的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669.
At present, the Qinghai-Tibetan railway is being built, and it will pass across more than 550-km perma-frost regions. Therefore, the key to the stability of therailway embankment lies in solving the permafrost problem. Because global warming and existence of railway tend to degrade the permafrost in these re-gions[1], mor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are induc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ailway. In the area where the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a certain value, the …  相似文献   
670.
编组站是铁路枢纽的核心,是车辆集散和解编基地,线路复杂度极高。囿于编组站数量较少,国内外文献中鲜见探讨其综合选取策略与方法的文章,而大量有关道路的研究成果又不适用。本文在分析编组站结构特性和拓扑特性的基础上,首先精练出6种地图特征:断头弧、同节点弧、相似弧、网眼弧、平行弧和主干弧;提出了适合编组站综合选取的3项基本原则;然后设计了自动化处理方法;最后用实际数据测试验证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合理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