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74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1954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锂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及其样品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十年来,锂同位素比值的测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影响锂同位素比值测定因素很多,特别是在测定过程中分馏现象和记忆效应等都会引起锂同位素测定比值很大的误差。简要总结了锂同位素组成的质谱测定以及从天然样品(主要是固体样品)中提取纯化锂的方法。着重介绍了锂同位素测定中样品带使用的进展,从单带涂样发展到三带涂样,大大降低了测定中的锂同位素分馏。本文还对各种涂样形式的使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2.
SO4^2—、NO3^—对氯同位素测定的干扰及其消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石墨存在下用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 Cs2 Cl+正离子是氯同位素测定的最佳方法 ,但实验过程中发现 ,SO42 - 和 NO3- 的存在对测定的干扰较严重。在系统地研究了 SO42 - 和 NO3- 对氯同位素测定影响的基础上 ,定性地给出了在 SO42 -和 NO3-影响下 ,部分仪器聚焦参数的变化 ,并对影响的机理做了一些解释。着重探讨了不产生影响的 SO42 - 和 NO3- 的最高浓度及 SO42 - 和 NO3- 的消除方法 ,以期指导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3.
西藏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组成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羌塘中央隆起区的物质成分及构造演化规律的认识 ,涉及到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羌塘盆地的形成发展及高原的隆升过程。对羌塘中央隆起区构造演化在认识上目前有较大分歧 ,主要有两种观点 :1)认为扎布 (察布 )—查桑地区发育裂谷 ,没有发育成特提斯洋盆 ;2 )龙木错—双湖 (—澜沧江 )古特提斯缝合带 ,代表古特提斯洋的闭合遗迹之一。基于对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成分及属性 ,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将羌塘中央隆起中泥盆世—早白垩世的构造发展历史划分了六个阶段 ,即D2 —C11初始裂谷阶段 ;C21—C2 裂谷阶段 ;P1海底扩张—大洋化阶段 ;P2 —T2 板块汇聚—消减阶段 ;T3 —J1板块碰撞阶段 ;J2 —K1碰撞—整体抬升阶段。羌塘中央隆起构造演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  相似文献   
144.
胶南榴辉岩矿物氧同位素平衡及其Sm-Nd年代学制约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苏鲁地体中的胶南榴辉岩进行了矿物氧同位素分析,并与同一手标本矿物的Sm-Nd内部等时线定年和Nd-Sr同位素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石榴子石与绿辉石之间的氧同位素平衡与否能够对矿物Sm-Nd同位素体系的平衡状况和内部等时线定年结果的有效性给予直接制约。合理的石榴子石+绿辉石Sm-Nd内部等时线年龄产于两矿物之间达到并在峰变质条件下保持氧同位素平衡的样品中,而两矿物之间处于氧同位素不平衡的样品不能给出正确的Sm-Nd内部等时线年龄。同一矿物在手标本尺度出现显著的O-Nd-Sr同位素不均一性,据此对这些元素在石榴子石和绿辉石中的扩散速率顺序进行了估计,不仅得到了与实验扩散系数相吻合的结果,而且由此估计出在峰变质条件下达到矿物内部同位素均一化所需要的时间应大于10Ma。  相似文献   
145.
应用碳、氦、氩同位素探讨济阳拗陷二氧化碳气成因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应用碳、氦、氩同位素和气体组分指标 ,以及流体包裹体测定等手段 ,结合济阳拗陷基本地质条件 ,提出二氧化碳气藏的二氧化碳气主要以幔源成因为主。  相似文献   
146.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之二)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天然气的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天然气均为热解气。通过气源对比可知,该盆地东部地区的天然气主要有两种类型 :1)是来自震旦纪到下古生界海相腐泥型母质的油型气,其甲烷、乙烷、丙烷δ13C值,分别为-44.5‰~-33.8‰、- 42‰~-2 8.1‰和-35.4‰~-2 8.4‰,其甲烷的氢同位素组成大于- 2 0 0‰;2 )是产自中生代陆相腐殖型源岩的煤型气,其甲烷、乙烷、丙烷的δ13C值分别为-40.5‰~-33.1‰、- 2 9.7‰~-2 1.3‰和-2 6.3‰~-2 0.3‰,其甲烷的氢同位素组成小于-2 0 0‰。将天然气的地化特征与地质背景相结合判断可知,在塔北隆起地区一些天然气藏是由成熟 (高成熟 )阶段的油型气与过成熟阶段的油型气混合形成,另一些天然气藏是由成熟阶段的油型气和成熟阶段的煤型气混合形成.  相似文献   
147.
海水的氯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基于Cs2 Cl+离子的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了海水中的氯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海水的3 7 Cl 3 5Cl值基本上是均一的 ,平均值为 0 .3190 93,变化范围为 0 .318782~ 0 .3192 2 1。相对于某一标准海水的表面海水的δ3 7Cl值与包括海水温度、盐度、经纬度在内的所有因素基本无关。但不同深度的海水的δ3 7Cl值随深度而降低 ;δ3 7Cl值也显然与大陆注入水和区域有关。  相似文献   
148.
河北矾山侵入杂岩,由层状钾质超镁铁岩--正长岩组成,已知它含有大型磁铁矿磷灰石矿床.现在已测定了岩体的岩石和矿物的Sm-Nd同位素资料,并获得了杂岩体的Sm-Nd同位素年龄.4个矿物样品和2个全岩样品Sm-Nd等时线年龄为243.4±9.7Ma,INd=0.512045,εNd(t)=-5.4;4个矿物样品和7个全岩样品等时线年龄为239±19Ma,INd=0.512055,εNd(t)=-5.3.这些年龄资料表明,矾山岩体可能侵位于早三叠.而矾山岩体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18±8Ma,Isr=0.70554,εsr=18.4的事实可能暗示矾山岩体在中三叠才完全固结并达到Rb-Sr体系封闭的温度.上述矾山岩体的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矾山岩体的物质源自富集的上地幔.  相似文献   
149.
钱青  孙晓猛 《岩石学报》2001,17(3):385-394
北祁连九个泉蛇绿岩中的玄武岩的MORB,根据其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剖面下部的玄武岩为N-MORB,上部的玄武岩主要为E-MORB。玄武岩多数具有Nb负异常,从下向上,九个朱武岩的Th,Nb,LREE,Zr等含量及(La/Yb)N,(La/Sm)N,Ce/Zr,Zr/Y,Th/.La,Th/Yb比值逐渐增加,并伴随着Y,Yb,Lu,Sc含量,Zr/Nb和La/Nb比值以及εEd(t)的逐渐减小,不相容元素比值及εNd(t)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上述特征反映不均一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N-MORB源区和富集地幔之间的混合作用,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九个泉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中的海山环境,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在垂向上的变化记录了海山生长并逐渐远离扩张脊的动态的地质过程,海山可能是形成蛇绿岩的一种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150.
张旗  王焰 《岩石学报》2001,17(4):505-513
大陆地壳组成是地球科学家关注的课题,但困难的是如何确定深部地壳,尤其是下地壳的组成。埃达克质岩的厘定从一个方面有助于这个难题的解决。中国东部“C型”埃达克质岩(adakite-like)的地球化学性质表明其形成的深度大,熔融的温度高,为下地壳中基性麻粒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可以尝试通过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来反演下地壳的组成。本文的初步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有很大的变化,反映埃达克质岩熔融的源区下地壳组成有明显的不同。根据埃达克质岩石的Sr-Nd同位素组成,推测中国东部高原下地壳大体由胶东-大别、北京-辽西和下扬子(长江中下游)3个不同的块体组成。1,胶东-大别区:胶东区的下地壳以富Si,Na2O/K2O低(0.8-1.3)、Isr高(0.709-0.712)、εNd(t)低(-15--21)和TDM高(1.9-2.1Ga)为特征;大别区的Isr值较低,可能代表了中生代时基底的特征,大体相当于该区下地壳的上限值。2,下扬子区位于扬子地块内,中生代埃达克质岩的Sr初始值,εNd和TDM变化大,说明元古宙的下地壳基底中可能有较多年轻的玄武质岩石底侵加入。相比而言,铜陵区的Isr较高(0.707-0.709)、εNd(t)较低(-11--16)、TDM高(1.7-2.2Ga),接近扬子下地壳的特征。3,辽西-北京地区的Sr-Nd高位素组成以低的Isr(0.705-0.707)、变化的εNd(t)(-4--20)和TDM(0.7-2.1Ga)为特征,反映辽西-北京区下地壳组成比较复杂。其中北京-彰武地区的Sr-Nd同位素组成与汉诺坝玄武岩中的麻粒岩包体类似,远高于华北下地壳的εNd(t)值(-32--44),推测埃达克质岩石并非来自古老的华北太古宙下地壳,而可能是中生代时增生在华北下地壳底部的年轻基性麻粒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此外,文中还讨论了用埃达克岩反演下地壳组成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