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6篇
  免费   3329篇
  国内免费   3602篇
测绘学   720篇
大气科学   1171篇
地球物理   4195篇
地质学   9989篇
海洋学   2104篇
天文学   2144篇
综合类   971篇
自然地理   252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599篇
  2020年   625篇
  2019年   717篇
  2018年   598篇
  2017年   640篇
  2016年   686篇
  2015年   749篇
  2014年   886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943篇
  2011年   997篇
  2010年   836篇
  2009年   1138篇
  2008年   1051篇
  2007年   1161篇
  2006年   1116篇
  2005年   1004篇
  2004年   997篇
  2003年   991篇
  2002年   814篇
  2001年   772篇
  2000年   760篇
  1999年   678篇
  1998年   691篇
  1997年   432篇
  1996年   420篇
  1995年   368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新疆准噶尔脉岩群地质及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齐进英 《岩石学报》1993,9(3):288-299
  相似文献   
972.
造盆作用及成矿盆地的历史动力综合分类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把历史分析方法与动力分析方法两种分折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综合的盆地分类方案。按历史动力综合分类,造盆作用及盆地可划分为三大类:大洋壳型、雏陆壳(过渡壳)型及大陆壳型大壳型中可细分为活动区型及稳定区型。雏陆壳型包括前地槽型及地槽前期型。大陆壳型中计有地槽后期型、地台型和地洼型。  相似文献   
973.
崔军文 《地质论评》1994,40(2):106-110
在综述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观点和模式后,依据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和岩石圈组构特征,提出了高原隆升的新的动力学模式——岩石圈深层扩张模式。其基本观点是强调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造成岩石圈组构和变形的不均一性及岩石圈中存在的碰撞→收缩(重力不均衡)→伸展(均衡调整)的正向转变和由伸展→收缩的逆向转变的反复交替。据此将青藏高原的造山带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喜马拉雅型、冈底斯型和昆仑型。  相似文献   
974.
鄂东北大别杂岩中混合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江海  杨问华 《地质学报》1994,68(4):308-323
本文针对中小位移量伸缩缝构造进行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常温固化型桥梁伸缩缝。经过对伸缩量Δ20cm,Δ=40cm的多座桥梁的实验应用表明,这是一种适用于中小位移量桥梁中性能良好的伸缩缝,施工简便。其桥缝具体结构为,在两侧拍击区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增,缝内用高分子聚合物与一定比例的水泥及掺合物拌和均匀,经一段时间与桥面和加固铺装层固化成具有较高弹性和一定强度的整体式桥梁伸缩缝。其效果良好,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75.
Growth Dynamics of the Middle Devonian Jukoupu Bioherm,Xinshao, Hun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growth process, palaeoec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function of organisms in reef-building of the Jukoupu bioherm in Huna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bioherm is divided into 10 microfacies. Organisms are very abundant in the reef. Thirty-two genera Belonging to 7 phyla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y make up 5 communities composed mainly of stromatopoids, Corals and algae, each of which has its own salient ecological features. An analysis of all communities shows that the organic functions are very complex. The same organisms may possess diverse functions simultaneously as the reef growth enters the late stage.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reef may involve five stages' (l)biostrome stage, (2) stabilization stage, (3) frame-type reef-building stage, (4) binding and covering-type reef-building stage, and (5) baffle- type reef -building stage.  相似文献   
976.
The front of the Zoulang Nanshan Caledonian volcanic island arc zone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is a forearc accretionary terrane, composed of multiple accretionary volcanic island arcs, flysch accretionary wedges,high-pressure metamorphosed detachment zones and remnants of ophiolites. It resulted from the northea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Early Palaeozoic Qilan oceanic crust beneath the Alxa block. 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subduction, progressed through three stages: the initial stage of medium T-high P,the main stage of temperature decrease and pressure increase, and the lag stage of pressure decrease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 Finally the paper presents a retrotrench subduction dynamic model indicative of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central Qilian block and southward accretion of the Alxa block during the period of 450-500 Ma.  相似文献   
977.
通过对该区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区内银矿按成因、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等划分为三类六型。指出了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矿是本区银矿的重要类型。总结了银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本区银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  相似文献   
978.
福建省推覆构造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关玉祥  杨添水 《福建地质》1994,13(4):248-277
本文主要是根据“闽西南地区推覆构造与隐伏煤田预测研究”的主要成果来写的。在概述两次研究课题取得主要成果的同时,对福建省重大基础地质有关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文中重点是总结了福建省推覆构造发育的特征,将推覆构造划分为两大类(逆冲推覆构造,拆离构造)和五种类型(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和拆离(滑脱)构造、褶皱拆离构造),对各类型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组合特征和推覆构造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系统的总结,明确指出了燕山早期中深层次边冲推覆构造是福建省规模最大、对今后寻找隐伏矿产关系最密切和最重要的推覆构造,对研究我省的推覆构造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福建省的实际,从基础地质和找矿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79.
早元古代老岭群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分别形成了三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形迹组合。Ⅰ世代为层理榴皱组合,由斜卧诏皱、轴面片理和韧性剪切变形带组成;Ⅱ和Ⅲ世代为片理相皱组合,分别由各种位态的片理诏皱和轴面招劈理、膝折面理组合。Ⅰ、Ⅱ世代的原始构造线方位均为近南北向,为近共轴叠加,但固Ⅲ世代构造的改造,现今多变位为北东东向。Ⅰ世代构造形迹组合的特征显示老岭群的早期构造环境具有构造层次较深、以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为主导的特点。  相似文献   
980.
张乐育 《热带地理》1994,14(4):322-328
本文从分析澳门80年代工业和本地生产总值不同变化趋势入手,指出澳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进而分析其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澳门产业结构调整及其远景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