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8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贵州紫云剖面P/T界面附近碳氧同位素的变化及生物绝灭事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国庆 《地学前缘》2000,7(2):339-344
:贵州南部紫云剖面由上二叠统长兴组的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体系、下三叠统罗楼组的碳酸盐浅海陆棚沉积体系、以及下三叠统紫云组的半深海深海沉积体系组成。在前两种沉积体系中选取 18块样品进行碳、氧同位素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 :上二叠统长兴组δ13 C平均值为 2 4 8‰ ,保持了较高的正值 ,δ18O平均值为 - 4 19‰ ;在P/T界面附近 ,δ13 C ,δ18O值都有显著的降低 ,δ13 C值由 2 71‰陡降至 - 0 90‰ ,变化幅度达 3 6 1‰ ,δ18O值由 - 5 0 3‰降为- 9 4 6‰ ,变化幅度可达 4 4 3‰ ;下三叠统罗楼组下部 ,δ13 C值为负值及低正值 ,出现明显的δ13 C值低异常 ,而δ18O值则比较稳定 ,介于 - 4 6 6‰和 - 5 6 2‰之间 ,平均值为 - 5 2 8‰。罗楼组上部 ,δ13 C值有回升的趋势。由于生物对轻碳具有重要的分馏作用 ,因此 ,P/T界面附近δ13 C值的显著变化反映了一次生物大量绝灭的过程。由δ18O值的变化反映出的生物绝灭的外因主要有温度和盐度两方面。从δ18O值可计算出在P/T界面处古温度有 4~ 5℃的升降 ,这势必影响到狭温生物的生存 ;从δ18O值计算出的Z值来看 ,古盐度也有小幅度的变化 ,加速了狭盐度生物的绝灭。事实上 ,生物的绝灭可能是海平面变化、火山事件、温度变化及盐度变化多种因素的综合  相似文献   
152.
北部湾江洪扇贝养殖区的污损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对北部湾江洪扇贝养殖区的污损生物进行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养殖网笼的污损生物有8门20种,优势种为藤壶、钩虾、苔藓虫,其次是翡翠贻贝、牡蛎、海鞘、大型藻类和水螅。污损生物附着高峰在8、11和12月,1月的附着数量最少;藤壶附着高峰在8、11和12月,附着生物量占污损生物总量的56.0%,是养殖区污损生物防除的重点对象;钩虾附着高峰出现在8、9月,12和2月附着量也较高,其生物量占污损生物总量的18.0%;草苔虫附着高峰出现在4月,其生物量占污损生物总量的8.4%。污损生物附着量呈现由表层向底层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3.
吴信忠  潘金培 《海洋学报》1999,21(3):113-118
对海水养殖大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病(简称RLO病)的超微病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经历由变性发展到坏死的病变过程,如胞核由核浓缩、核碎裂发展为核溶解;线粒体出现肿胀,嵴和基质改变及内质网脱颗粒、扩张和囊泡变等一系列混浊肿胀和水泡变性的基本特征;最终,细胞器完全溶解消失使胞质疏松,呈崩解或溶解状.结合先前组织细胞病理学和本文超微病理学研究的结果认为,RLO导致宿主细胞变性坏死的机制有:(1)直接损伤细胞的质膜;(2)直接干扰或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3)对肝胰腺的广泛破坏可能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系统间接造成肝胰腺上皮细胞的血供障碍,进而引起营养和呼吸代谢障碍或(和)与菌体释放的内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4.
紫彩血蛤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玻璃珠作为示踪颗粒,研究底栖双壳类软体动物紫彩血蛤对沉积物的扰动。室内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周期10d内,沉积物表层的示踪颗粒有47%向下迁移,最大迁移深度12cm,垂直迁移率为1.80×10-5·g-1·cm-2·d-1。沉积物10cm深处的示踪颗粒分别有45%和15%向上和向下迁移,向上及向下迁移率分别为1.89×10-5·g-1·cm-2·d-1和0.63×10-5·g-1·cm-2·d-1  相似文献   
155.
异硫氰酸苄酯(BITC)防污损作用研究:8.防污挂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1,10,100,1000,10000mg/1)异硫氨酸等酯(BITC)浸泡处理木板和地砖两种材料,在青岛太平角海区挂板进行BITC防污作用研究。因BITC能被海水稀释,低浓度BITC(≤1000mg/1)处理的挂板不能有效抑制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但10000ms/1BITC处理的接板短期内对防止污损生物的附着有效。  相似文献   
156.
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是水生态系统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发达国家水环境管理政策开始强调生态保护,重视流域水生态质量,先后开展了以水生生物为核心的河流水生态监测与评价研究计划。然而我国目前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主要以传统的理化监测指标为主,缺乏指示水生态变化的水生生物指标,单一的水质改善无法反映水生态环境好转这一长远目标,不能满足“十四五”水生态环境管理由以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的总体要求。本研究系统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与业务化运行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梳理我国水生态监测与评价试点已有的工作基础,分析制约我国当前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的关键问题,从保护目标、管理模式、监测网络、科学研究和公众参与五个方面,提出开展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构建和业务化运行的有关建议,为准确评估和预测流域水生态质量状况的变化、开展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提供决策支持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7.
含辣椒素的防污涂料在海洋网箱网衣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素为海洋附着生物防污剂,开发了一种用于海水养殖的网衣材料中的防污期长、无毒且高效的防污涂料。辣椒素防污涂料以从天然辣椒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为驱避剂,并不破坏海洋生物链。挂海防污实验证明涂有辣椒素防污涂料的网衣材料具有极佳的防污效果。并进一步讨论了防污涂料的防污效果及影响防污效果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58.
江苏省黄海海域生物质量调查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自山东日照至长江口范围内江苏黄海海域18个站位的野生鱼类和甲壳类经济动物体内的污染物水平,监测项目包括:重金属Cu,Pb,Cr,Cd,Hg,总As和石油烃,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污染负荷评价。从地域分布来看长江口和吕四港的整体污染水平较高,污染负荷指数为0.35;海州湾和东沙污染水平相当,污染负荷指数为0.25;东沙Cd污染较突出。从生物种类来看鱼类和甲壳类的总As含量较高;大部分生物均发现中度石油烃污染;甲壳类生物体内Cd含量濒临超标限;其余各类生物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标准值。  相似文献   
159.
以三峡库区小型经济鱼类瓦氏黄颡鱼雄鱼为对象,研究17β-雌二醇对它的雌激素效应.在不同的温度和剂量条件下测定血清卵黄蛋白原、Ca2+、总磷、无机磷的含量,以及肝胰脏RNA/DNA比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水温≥16℃、剂量≥1.0μg/g,以及水温≥19℃、剂量≥0.1μg/g条件下,17 β-雌二醇可诱导雄性瓦氏黄颡鱼产生卵黄蛋白原,而且其水平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当水温≥16℃、剂量≥1.0μg/g时,血清Ca2+含量极显著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试验组血清各种 磷组分增加也呈剂量依赖;17 β-雌二醇也引起肝胰脏代谢指标RNA/DNA比率增加.结果表明,雄性瓦氏黄颡对雌激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加上其体型适中,容易获得等特性,可以作为水环境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指示生物.血清卵黄蛋白原与Ca2+可以作为污染水体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