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917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变化与中国区域降水和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 1951年到 1998年的月平均海温资料及同时期中国 160个测站的降水和气温的月平均资料,选用海温异常的变化趋势一变温,讨论了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变化与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旨在探讨变温因子与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与海温距平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有什么不同,用变温因子能否降低降水预报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降水异常对海温异常两种变化趋势的响应不完全相同,说明分别讨论同一种海温异常态的两种变化趋势对降水的影响比单独讨论海温距平对降水的影响更有效一些,有助于降低预报的不确定性;除西太平洋海区外,气温异常对各海区海温异常两种变化趋势的响应较一致。降水异常对变温的响应与对海温异常的响应,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32.
柳艳菊  丁一汇  赵南 《气象学报》2005,63(4):431-442
南海季风试验(SCSMEX)的观测表明,1998年南海北部夏季风爆发(5日16~20日)的主要特征是中尺度对流活动的突然爆发和降水迅速增加.文章通过讨论大尺度背景下中尺度对流活动及降水形成的物理条件,揭示了该时段中尺度对流系统与中尺度雨带形成的可能机制(1)在季风爆发初期华南及南海北部地区对流层低层较高的假相当位温与对流不稳定性、低层西南风辐合和高层的辐散为该地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热力与动力条件;来自孟加拉湾与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气流为南海北部强降水区提供了大量水汽,形成了该区深厚的湿层和强水汽辐合;(2)来自东亚中高纬地区几次冷空气活动是对流活动发生的重要触发机制,其作用是使对流不稳定能量迅速释放和对流活动在大范围地区突然爆发;(3)通过对南海季风试验期间安装在东沙岛和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上的双多普勒雷达资料反演的降水量分析表明,活跃的对流在季风槽和相应的风场切变线作用下,不断地组织并形成一些中尺度对流雨带(MCSs).1998-5-15~19季风爆发时段内,可观测到约12次中尺度降水过程,它们的生命期为6~10 h或更长;(4)南海季风槽与低层切变线的建立以及其中中尺度低涡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与维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33.
论述了本区各金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矿区的地质特征、流体成分和实验数据讨论了金在热液作用过程中的运移和沉淀条件。指出本区金主要以Au(HS) ̄-_2和AuCl ̄-_2的形式迁移,溶液的沸腾是引起流体Eh和pH变化,促使金沉淀的主要因素,但不排除早期的流─岩反应和晚期的吸附作用的影响存在。  相似文献   
934.
统计评估人工增雨效果的一些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雨量是大气降水的量度,还是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的重要参量。由于大气降水天气系统出现频率、雨区形状、大小、降雨持续时间、雨区中雨强分布等各年、月不同,被雨区覆盖的雨量站的雨量也是不断地变化的;站间雨量将不是一一对应的确定关系,而呈现统计相关关系。相关的程度又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站点间的距离、降雨时间长度是重要因子。因此,研究它们对相关的影响对于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的科学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5.
从’98特大洪水中看改进的HLAFS数值降水预报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对1998年大洪水期间改进的HLAFS[1]的降雨预报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改进的HLAFS对松嫩流域的暴雨预报较好, 中到大雨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预报较好, 而三峡库区相对较差; 对于主要降雨过程降雨区的强度预报往往比实况弱, 且其落区约有半数较实况偏北, 但其轴向一般与实况一致; 改进的HLAFS对小雨预报比原HLAFS好, 对中雨和暴雨预报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 整体预报面积偏大和大雨以上降水预报准确率低仍是HLAFS有待改进的问题.对三峡库区面降水量预报, 半数左右的预报较好; 对大量级降水预报往往偏弱, 而小量级则相反  相似文献   
936.
从大气环流,海温,太阳黑子,台风等方面分析了2000,2001两年河南汛期降水差异原因,结果表明,500hPa环流形势的差异是两年降水差异的原因之一;2001年登陆台风较多,且多位于水汽通道上,阻挡水汽向河南输送,这是2001年较2000年干旱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937.
根据淇,卫河水系特点,利用LASGREM模式输出的降水预报与T106(T213)降水预报结果,进行加权集成,制作淇,卫河流域分片面雨量预报。  相似文献   
938.
An Operational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Nebraska, USA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Drought is a common occurrence in Nebraska and agriculture is the primary economic sector affected. Because of repeated and widespread severe drought impacts, more emphasis on drought risk management is warranted. This study develops an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model using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The model is specific to corn and soybeans and is able to assess real-time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 associated with crop yield losses at critical phenological stages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provide a better visualization. This model provides information in a timely manner about potential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s on dryland crop yield to decision makers ranging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ers to policy makers from local to national levels.  相似文献   
939.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of retrieving precipitation through GMS-5 infrared dat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of GMS-5 infrared channel l(IRl) and precipitation sounded by TRMM/PR was carefully studied through some cases gathered during the HUBEX 1998.First of al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Tb) and PR-sounded near-surface rainfall rate(NSRR) was studied.Then,as PR can soun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rainfall area.a unique advantage of this new instrumen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b and PR-sounded rainfall rate in each layer was also studied.Still,as PR can tell the rain type,those relationships were studied agai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recipitation(i.e.convective and stratiform).After comparing these outcomes with those from other reference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b and PR-sounded rainfall rate is acceptable and it is possible to calibrate precipitation retrieved through Tb by PR data.  相似文献   
940.
针对短期预报中的非相变非绝热过程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非相变非绝热过程对短期天气预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水要素的预报上。在本个例中,对于雨区分布和降水量。若忽略非相变非绝热过程。将引起大陆上降水预报的较大偏差。预报降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