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1197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3121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桐柏——大别造山带燕山晚期A型花岗岩的厘定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本文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和讨论,认为桐柏-大别山带燕山晚期存在过碱性(peralkaline)和铝质(aluminous)A型花岗岩。过碱性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为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其ACNK=0.72-0.97,NKA=1.02,铝质A型花岗岩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岩石类型也为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其SiO2含量为67.73%-77.60%,富碱(Na2O+K2O含量为7.97%-9.76%),A  相似文献   
952.
钠长石花岗岩中雪球结构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某些富锂、氟含稀有金属花岗岩的石英和钾长石斑晶中常见 (半 )雪球结构。雪球结构的产出特征、雪球体中钠长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以及其他间接证据都说明 ,雪球结构是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对矿物结晶顺序、石英和钠长石的生长速率以及固相线温度的研究表明 ,富锂、氟、钠的花岗质残余岩浆完全具备形成雪球结构的条件。岩浆熔体中较高的Na2 O/K2 O比值和F、H2 O含量在雪球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F的高含量使岩浆固相线温度降低 ,岩浆得以充分分异演化 ,形成接近端员组分的钾长石和钠长石 ;Na2 O/K2 O比值较大使钠长石首先结晶 ;较高的F和H2 O含量使岩浆粘度降低 ,石英的生长速率相对加快并逐渐包裹钠长石形成雪球结构。  相似文献   
953.
The Jidong area is located on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t is a nucleus composed of the oldest rocks in China. Precambrian metamorphic rocks with various Phanerozoic granitoids invaded are widespread. Gold deposits here have close spatial relations to granitoids. Some deposits occur within them and others in the outer zone of the contact belt of the intrusion, extending thousands of metres. There have been controversial views in regard to the relations of the deposits to the intrusions although traditional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date the intrusions. In order to solve such a problem, the SHRIMP technique was adopted to date the U-Pb ages of zircon collected from the Yuerya intrusion which hosts the large-sized Yuerya Au deposit and Qingshankou intrusion 2 km away from the Jinchangyu (larger-sized) Au deposi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ges of 175±1 Ma and 174±3 Ma for Yuerya intrusion and the age of 199±2 Ma for Qingshankou granite indicate the Early Yanshanian stage of the Meso-  相似文献   
954.
H. S. Chawla    D. Marquer    J. D. Kramers    I. M. Villa    F. Bussy   《地学前缘》2000,(Z1)
PETROLOGY AND AGE OF THE KINNAR KAILAS GRANITE:EVIDENCES FOR AN ORDOVICIAN POST-OROGENIC EXTENSION IN THE HIGHER HIMALAYAN CRYSTALLINE, SUTLEJ, INDIA  相似文献   
955.
兴蒙造山带正ε(Nd,t)值花岗岩的成因和大陆地壳生长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大陆地壳的生长速率和地壳生长的位置均是地球科学中的最基本的问题。现有的许多大陆地壳生长模式认为 ,90 %的大陆地壳生长于 18亿年以前 ,显生宙以来的地壳生长不到整个地壳的 10 % ,主要位于活动大陆边缘。近年来在兴蒙造山带发现大量具有新生地壳来源性质的花岗岩产生于 50 0~ 10 0Ma ,对上述传统看法提出了挑战。现有的Nd同位素资料表明 ,兴蒙造山带的显生宙花岗岩 ,不论形成于什么时代和什么构造背景 ,也不论属于何种成因类型 ,几乎都具有正ε(Nd ,t)值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tDM 。从西往东 ,随着时代逐渐变新ε(Nd ,t)值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花岗岩的tDM同由蛇绿岩和岛弧杂岩记录的古亚洲洋扩张的时间基本一致。只有一些在新元古代微陆块上的花岗岩才显示负ε(Nd ,t)值和较老的tDM,反映了其源岩包括前寒武纪地壳同地幔来源物质的不同程度混合。兴蒙造山带的花岗岩具有地幔来源的ε(Nd ,t)值 ,说明这些花岗岩中有一部分 (例如加里东期和海西早期 )可能同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花岗岩的来源是被交代的地幔楔。而大面积的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则可能是由 80 0~6 0 0Ma前俯冲的洋壳形成的新生大陆地壳在拉伸体制下部分熔融而成。如果情况是这样 ,显生宙就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地壳生长。板内岩浆活动 ,特别是  相似文献   
956.
安徽沿江成矿带主要控制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沿江成矿带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新的地质、地 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安徽沿江地区的深部地质背景、基底地质、构造、岩浆岩及矽卡岩等主要控 矿因素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957.
扬子板块西缘黄草山和下索子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扬子板块西缘泸定—石棉地区黄草山花岗岩体和康定地区下索子花岗岩体中自形锆石,采用205Pb-235U混合同位素稀释法测定了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黄草山岩体中锆石结晶年龄为786±36Ma,下索子岩体中锆石结晶年龄为805±15Ma,表明它们都是晋宁期岩浆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958.
大庆油田徐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微体生物及其古气候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莹  席党鹏  万晓樵 《现代地质》2007,21(3):484-490
对大庆油田徐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约12.20 m长的岩心做了详细采样、描述,进行了孢粉、介形类化石的处理、鉴定和分析,以恢复界线上下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表明,采样段底部沉积期主要出现一种相对深水还原的沉积环境,介形类、水源和陆源生物均比较繁盛,孢粉Cyathidites类型占优势,显示出一种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向上岩层颜色变浅,粒度有所加粗,化石含量迅速减少,反映出沉积水体急剧变浅,气候变得比较干热,生物受到打击,在1 612.90 m界线处介形类化石完全消失,孢粉含量也急剧减少;再向上岩性明显变粗,并出现红层,反映当时湖水变得很浅,可能为三角洲淤积相,气候更加干热,并有波动,化石很少见。因此可以看出在界线上下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的大背景下,水体由深而平静变得浅而动荡,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变得相对干热,生物出现由繁盛到衰退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59.
河南熊耳山地区花山花岗岩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长明  邓军  张寿庭 《现代地质》2006,20(2):315-321
熊耳山地区是豫西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通过对该区花山花岗岩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上表明岩体中Au、Ag、Pb、Cu、Ba元素与金矿床微量元素相关性趋于一致;(2)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表现出花岗岩和蚀变岩具有相似的右倾配分曲线的特征;(3)在流体包裹体的w(Na+)-w(K+)-w(Ca2++Mg2+)成分三角图上表明金成矿流体和岩浆热液具亲缘关系;(4)岩体线性构造控制了花山地区构造蚀变岩型和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5)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花山花岗岩的成岩时间集中于81~159 Ma;(6)S、H、O、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自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960.
东秦岭钼矿带成岩成矿背景及时空统一性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东秦岭钼成矿带呈近东西向沿华北大陆南缘地球化学边界展布,矿化表现为等间距北东向成串产出。在洛南-栾川地区深部是一个轴向近东西向且向西倾伏的幔向斜,其走向控制了华北块体南缘地球化学边界。沿北北东向的重力梯度带方向上,刚性的结晶基底发生隐性的构造破裂组合或不均匀调整作用。它们与古大祟边缘相平行的深断裂束互相叠加,形成状分布的深断裂组合,控制了壳幔同熔型花岗岩浆的侵位、形成一系列中酸性小岩性。含矿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石英二长岩,构成了巨量的钼、钨、锌、铜、金矿化集中区。成矿地质背景和同位素年龄表明,控岩控矿构造与岩浆活动发生在燕山期,具有时空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