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0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青藏铁路清水河段片石护坡路堤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片石护坡、无片石护坡的冻土路堤和地基的温度进行的全面监测,对比分析了路堤体内及基底的地温、积温及温度场中最大融化深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片石护坡措施的试验路堤,与对比段(普通路堤)相比,降温效果明显。负积温量值大于对比段,最大融化深度抬升幅度较大。因此,片石护坡能够有效发挥降低地温、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并有利于坡面防护,是一种施作方便,既能用于新建,又能用于补强的多年冻土主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2.
本文是作者在1975~1977年间青藏铁路(格尔木-那曲地段)沿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所获资料基础上,参考了后期他人在该区段研究的成果撰写而成。文中主要涉及活动构造、地质灾害及工程评价三大部分,其中特别是活动构造部分,除了所表现的一般标志外,重点探讨了活动构造与现代地震和古地震的关系、活动构造带与地震构造带的对应关系、活动断裂的活动年龄及其活动速率、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表破裂以及主要地震构造带中的地震活动周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结合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首次较系统地将铁路沿线工程地质评价划分为:①良好的;②一般的;③不良好的和④极不良好的等四大类型工程地质地段,从而为现今青藏铁路建设进一步详查和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3.
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地温场变化规律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青藏铁路通过约550km的多年冻土区,统计和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区主要气象台站的资料可以看出,近30a来高原多年冻土区的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向着气温升高的方向发展的,气温的变化对多年冻土热状态的扰动主要表现在地温场的变化上.30多年来高原气温升高0.45℃左右,并引起冻土地温平均升高了0.2~0.3℃.分析青藏铁路通过的多年冻土地区典型地段测温孔资料,发现多年来气候转暖已经使冻土上部(20m以上)地温明显升高,影响深度已经波及到了40m.  相似文献   
64.
昆仑山隧道洞内防排水及衬砌隔热保温层施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晋筑 《冰川冻土》2003,25(1):106-111
介绍了高原多年冻土世界第一长隧道——昆仑山隧道洞内防排水及衬砌隔热保温层的设计特点, 通过材料性能优选和工艺试验, 选定了适宜于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洞内防排水及衬砌隔热保温层施工的材料,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确保昆仑山隧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5.
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工程安全可靠性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冻土区路基工程和冻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分析,提出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监测关键技术一是监测方法,二是监测手段,三是数据分析。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首先取决于工程周围和工程基底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其次取决于发生变形的路基填土厚度及其基底融化层厚度。因此,路基顶面以下不同深度地温监测和年际冻融季节时段路基土层变形监测是冻土区工程长期可靠性监测的主要指标。青藏铁路自然条件的严酷性,要求监测手段具有可靠性和耐久性以及对复杂自然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文章提出一种自动观测多年冻土地温和路基变形,并能够实现数据无线传输的现场监测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这种监测系统能够适应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减轻了人工监测的劳苦,具有可靠性和耐久性。作者还提出了能够简便判断冻土区工程安全可靠性的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对目前冻土区工程安全可靠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6.
哈罗铁路沿线沉积物粒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罗铁路开通对沿线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自开通以来饱受风沙危害.对铁路沿线及防沙体系内沉积物粒度特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该线风沙危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1)铁路沿线沉积物组成以中细沙为主,灌丛沙地分选性中等至很差,偏度以近对称为主,峰度中等至很窄;戈壁区沉积物整体分选性较差,偏度以极正偏为主...  相似文献   
67.
陆梦秋  陈娱 《地理科学》2019,39(9):1416-1424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探讨中欧集装箱运输通道的空间格局对中欧班列运输组织优化及欧亚大陆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铁路货运网络数据提取了各地市节点的对欧运输最短路径,采用集装箱货源系数算法对各地市对欧进出口总额进行加权计算,用以表征腹地对欧陆运集装箱生成量,模拟潜在的中欧集装箱铁路运输流汇集格局。研究表明:在满洲里、二连浩特和阿拉山口三大陆运优势片区分别形成了沿大连-营口-锦州-通辽-白城-齐齐哈尔-满洲里集装箱运输东通道,沿上海-南京-济南-天津-北京-乌兰察布-二连浩特集装箱运输中通道,以及沿杭州-合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集装箱运输西通道;长三角地区是中、西通道的始流区域,区域内城市通过两通道运输集装箱的成本相当;集装箱流量汇集的关键节点共22个,其中,齐齐哈尔、乌兰察布、北京、济南、南京、乌鲁木齐和西安为第一等级汇集点。  相似文献   
68.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is a priority area for implement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CER Express) mode of transport organization links China with Europe by fast-track cargo rail. A major instance of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related to this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symbolic instance of BRI transport cooperation.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CER Express and a number of operational issues are outlined, as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limited market potential for costs and competitiveness. A “hub-and-spoke” organizational model that can generate scale economies and reduce costs is proposed. To examin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this kind, the economic hinterlands of Alashankou, Erenhot, and Manzhouli are identified under high-, mediumand low-cost scenarios using an analytical methodology that determines distance and economic costs, and a number of transport hubs (that include Harbin, Zhengzhou, and Lanzhou) a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cost of the routes from 314 Chinese cities to Moscow is the lowest via Manzhouli in the high- and medium-cost scenarios, but the routes change via Erenhot in the low-cost scenario. A number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should follow up.  相似文献   
69.
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堤、路堑过渡段的结构形式: 为保护路基下面多年冻土,在整个过渡段在暖季到来之前铺设保温材料;为了减少地表水的影响,在路肩线以下设置了复合土工膜防渗层;为了保证过渡段低于临界高度部分路基的稳定,对基底进行了换填; 为了增加稳定性,在开挖地段设置了台阶并开展了现场实体试验.对采用此过渡形式的青藏铁路北麓河路堤路堑过渡段进行了现场观测和分析,验证了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The Great Northern Railway vigorously encouraged visitation to Glacier National Park between 1911 and 1930. We reconstruct the railway's promotional imagery of Glacier through an assessment of 796 photographs used by the company to publicize park landscapes and activities. Seven themes in the photographs—Native Americans, scenery, recreation, wildlife, the Wild West, park management, and personalities—reveal a useful portrait of how Glacier National Park was marketed with images of the American West mass distributed for decades by one of the nation's most influential corpo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