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4篇
  免费   3361篇
  国内免费   4077篇
测绘学   574篇
大气科学   1442篇
地球物理   1487篇
地质学   12201篇
海洋学   1410篇
天文学   264篇
综合类   928篇
自然地理   636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603篇
  2019年   625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727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634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408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394篇
  1994年   361篇
  1993年   327篇
  1992年   382篇
  1991年   366篇
  1990年   333篇
  1989年   282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5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3篇
  193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主要讨论在导致赤道夜间扩展F回波的上升汽泡中,短波区(λ25m)等离子体密度谱分布的物理机制,说明不均匀体内不同的湍动水平将产生不同的谱结构。对于较低湍动水平的汽泡,由于纵向离子声波和具有有限平行波矢漂移波的耦合共振相互作用,导致波模间能量的有效传输,从而控制湍动水平的发展,形成等能多峰谱结构。另一方面,对于湍动充分发展的汽泡,由长波区大幅度扰动维持的短波区强漂移湍动态,在KrLi≈2处形成一较宽的极大谱峰,然后谱以K-2.6的形式减小。理论分析和探测结果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的EOF分析与北方涛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自然正交函数(E0F)分析方法,对1951—1980年北太平洋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距平场进行分解,讨论了自然正交函数前两个最重要的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年际变化的特征。指出第一特征向量的模型在西太平洋低纬地区有最大的凝聚,其时间系数序列与马尼拉站气压距平的年际变化很相似,而第二特征向量的模型在东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有最大的凝聚,其时间系数序列与 Ship N站气压距平的年际变化也很一致,并且由这两个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定义的北方涛动指数同由Ship N和马尼拉两个单站的气压距平定义的北方涛动指数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由于第一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大尺度特征,及其表示了北太平洋气压年际变化总方差的30.5%,可以认为,马尼拉和Ship N站的气压距平在空间上是有代表性的,并且北方涛动在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年际变化中占有头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焦文强  向宏发 《地震地质》1989,11(1):99-100
自1986年引进芬兰LKB公司生产的Quantulus-1220高灵敏度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器(以下简称液闪仪)以来,笔者已测量14C年代数据413个(截止到1988年4月11日),为地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尺度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就发现常熟地震台 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脉冲监视标定记录波形振幅的变化,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监视标定器本身、对地震仪拾震器、放大器及记录笔头受温度影响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并对拾震器、放大器、记录笔头进行了温度试验等.此外还对使用自动标定器 DD-1仪器整机一次标定法标定,计算一年3次标定的仪器放大倍率与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并给出了具体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等.  相似文献   
999.
两种类型爆破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着重研究江西永平三次地表爆破与福建龙海两次井下爆破所获得的大量水文地球化学效应的观测资料。确认了爆破膨胀冲击力是使氡及其它水化学组份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爆破后引起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与各观测点所处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球化学环境有关。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的水文地球化学前兆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多元统计分析中目前应用的对应分析方法的原理公式作了重新推导,提出 z_(ij)=(p_(ij)/p_(i.)p_(.j))-1的数据变换公式;并对原始数据作了严格的预处理。最后应用一个实例计算和作图,与简单的因子分析及原用的对应分析成果作了比较。理论和算例都说明本文介绍的对应分析的数据预处理和分析方法较原用方法原理上更正确,应用上更合理,并克服了变量中对各种数据原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