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4篇
  免费   1293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4327篇
地质学   1049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01.
目的:探讨急性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都为男性)急性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例右侧,4例左侧。除1例为跌倒致伤外,其余5例为运动损伤。X线平片检查6例,CT平扫2例,MRI平扫3例。结果:X线平片表现,根据Ogden’s分型,1例ⅠB型,1例ⅡA型、2...  相似文献   
902.
刘薇  张晓清  胡玉 《高原地震》2012,(4):20-24,35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9年8月28日青海省大柴旦地区发生的Ms6.3级地震及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序列主要沿宗务隆山南缘断裂带分布;余震序列优势分布方向为北东东。该序列与宗务隆山南缘断裂带走向一致,与震源区的区域构造基本一致,余震主要分布于主震的南侧。此次地震主震发生在宗务隆山南缘断裂带北侧,Ms6.3级地震主破裂面走向、倾向、倾角与该断裂带产状基本一致,主震破裂面南侧余震活动强于北侧。  相似文献   
903.
海原断裂带分段地震潜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义 《高原地震》2012,(4):8-10,14
利用近年来在海原断裂带各断裂段取得的最新古地震资料,通过实时概率模型,对海原断裂带东段、中段、西段进行了地震潜势的定量评估。得出海原断裂带东段、中段、西段未来100年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分别为3.15%、11.35%、5.15%,未来200年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分别为6.05%、22.8%、9.75%。  相似文献   
904.
收集云南地区井水温数字化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2次地震引起的云南地区井水温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区域的观测井的井水温同震响应存在差异,主要与井孔本身的特征和区域构造环境有关;同一口观测井对不同地震引起的水温响应变化形态基本一致,不受地震方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井水温同震下降或上升响应幅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井水温同震响应的机理主要是在地震波的作用下,观测井孔中的水体受震荡激发而加速对流与掺混导致水温发生变化,当地震波逐渐平息,探头附近的井水温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905.
安庆4.8级地震序列的地震波谱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安徽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安庆4.8级地震序列波形资料,开展地震波谱研究,求取了零频位移谱值、应力降和地震矩等震源参数。分析了纵、横波零频谱值比和应力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庆4.8级主震后,纵、横波零频位移谱值比和应力降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为主震—余震序列的最大余震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发现震源参数与震级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906.
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中国西藏地区民房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邦发生6.8级地震,对我国西藏地区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与民房破坏.本文在现场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损失评估基础上,对灾区民房震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区民房的震害特点、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提出了西藏民居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民居抗震中的概念设计.根据相应的抗震措施和原则,在不增加太多费用的情况下可以大幅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损失,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07.
MPLS VPN高速区域网络在天津地震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天津市地震局在“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利用MPLS VPN技术,建成了全国最快的区域级地震通信网络系统,实现了54个节点的高带宽互联.本文详细阐述了MPLS VPN技术在天津地震监测系统中的建设与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地震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8.
将保定市42栋典型多层砖混结构分别按照年代、用途、层数分类,采用结构易损性方法进行震害预测分析,得出各自震害矩阵,并以平均抗震能力指数评价其抗震能力。分析结论可为保定市多层砖混群体震害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9.
网络地震灾情信息智能处理模型与地震烈度判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后,丰富的地震灾情信息和准确的地震烈度图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灾情信息获取的一种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构建网络地震灾情信息智能处理模型,将互联网上非结构化的灾情信息转化成结构化的灾情信息。并将网络地震灾情信息与地震烈度相结合,进行地震烈度判定,从而对地震应急期的烈度快速评定结果进行修正拟合。  相似文献   
910.
在我国大陆开展的流动重力重复观测是监测地震前兆异常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对大地震前流动重力场观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 区域性持续的重力场增加和减少与大地震发生有显著关系。 目前, 区域重力场变化监测已经成为一种常规前兆观测技术手段。 本文首先从三维倾斜台阶模型入手, 计算了理论重力异常, 并对异常进行变换, 找到了一种可以更好刻画其场源边界的方法, 并进一步应用空间相关系数法进行异常特征分析, 得到了从概率意义上估计危险区的方法。 最后, 本文尝试运用此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1998—2005年的四期流动重力测网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 应用本文提出的异常处理技术, 可有效地圈定异常梯级带位置, 确定质源体边界形态, 并可以联合背景重力异常场等其他资料, 给出危险区发震概率的空间估计, 分析结果在年度震情会商中可以有效地对地震危险区的划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