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232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717篇
海洋学   188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2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力罕凹陷为二连盆地乌尼特坳陷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有相似构造发育史的分散小湖盆(洼槽)集合而成的沉积盆地。结构复杂,表现出分割性强,多洼槽多沉积中心,岩相变化大的特点。通过对高力罕凹陷的构造特征、结构特征、沉积特征、岩性发育特征及铀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高力罕凹陷具有良好的铀矿找矿前景。提出该地区的找矿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田连权  田丁 《山地学报》2007,25(6):753-758
地壳表面演变全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环境演化、生态演化和人类社会全球化阶段。首次从这一角度分析山地科学研究的内容,确立了环境山地、生态山地和人文山地研究层次性体系,并提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宜重视山地层次性研究与开发、山地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协调性发展,使山地成为优势态的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3.
In a recent paper, Nof et al. (J Paleolimnol 35:417–439, 2006) suggest a physical mechanism which could account for the formation of ice on Lake Kinneret (Sea of Galilee) in northern Israel. Based o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rd of sediment cores from the Mediterranean Sea the authors argue that centennial-scale cold events had the potential to trigger local ‘springs ice’ formation on the lake in the past.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a closer inspection of the paleoceanographic record in combination with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of meteorological data provides no evidence for such cold events in the lake region during the last 10,000 years. Thus, the formation of ‘springs ice’ on Lake Kinneret was unlikely at leas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olithic.  相似文献   
104.
海外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法 《世界地理研究》2007,16(4):28-35,114
本文综述海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中国城市的急速变化为城市地理研究学者提供许多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机会。大部分海外关于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集中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国际资本和经济改革在城市化、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空间重构中的作用。至今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研究的大多数理论研究是在中国以外的实际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在中国的实际背景下城市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各种过程与空间关系动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这包括地方化、城市主义、区域主义、城市竞争与合作过程、城市管治过程、地方、区域与全球过程的动态关系、空间与尺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5.
The frequency-dependent amplification for rock (NEHRP-class B) sites was studied using earthquake ground-motion database collected in Taiwan dur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iwan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ation Program. The database used includes several hundred records from earthquakes of ML 4.0–7.3 occurred between 1993 and 200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plification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well-known technique of horizontal-to-vertical Fourier spectral ratio (H/V) of the S-wave phase [Lermo J, Chavez-Garcia FJ. Site effect evaluation using spectral ratios with only one station. Bull Seism Soc Am 1993;83:1574–94]. The study allows us to analyze peculiarities of rock sites amplification in Northern and Eastern Taiwan. It was suggested to divide the NEHRP-class B site amplification into four types based on frequency of maximum amplification and the shape of amplification function.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technique was also checked for a few stiff and soft soil sites (NEHRP-classes D and E).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带通滤波方法,将FSU风应力资料分离成ENSO时间尺度上的分量及其剩余部分,将这两部分分别作用于模式海洋(2层热带太平洋区域模式),研究海洋对不同时间尺度大气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尺管ENSO时间尺度上的风应力分量只占风应力扰动总方差的30%左右,它却能激发出全部异常风应力强迫海洋时所产生的El Nino/La Nina现象和十分相近的SSTA变化周期与振幅。而其余占总异常风应力方差60%以上的部分强迫海洋仅能产生振幅较小的海表温度异常,在非ENSO和ENSO时间尺度上的风应力强迫下,海洋中可产生相近振幅的Kelvin波,但SSTA振幅却存在显著差别,表明海洋对大气扰动信号的频率非常敏感,这里从理论上对该现象作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7.
IP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其多媒体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P网络的现状、实现方式以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若干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本从区域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对高精度航空磁力(简称“航磁)和航空放射性(简称“航放)测量,遥感影像,地面物化探等资料进行解释,综合分析了潮水-雅布赖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并筛选出成矿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09.
笔者在简略论述反映古气候、古环境的多种代用指标的基础上,讨论其在揭示地质灾害信息方面的意义,并分析从中提取地质灾害信息的方法和思路。认为在沉积物粒度判别基础上, 沉积物表现出的较低δ^18O值,较低δ13C值和较低碳酸盐含量以及较高的有机质含量特征可能指示了地质灾害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0.
中国煤中的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氟是煤中所含微量元素中丰度较高的少数几种元素之一。对我国581个煤样分析数据的统计表明,多数样品氟含量处于20~300mg/kg,平均40mg/kg,个别超过1000mg/kg。氟在煤中赋存状态有:①独立的氟矿物;②以类质同象存在于矿物晶格内;③被矿物吸附;④以F-离子形式溶于水中。在煤中所含微量元素中,氟是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面最大的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