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976篇
测绘学   246篇
大气科学   319篇
地球物理   649篇
地质学   3269篇
海洋学   385篇
天文学   141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367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386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广西花山—姑婆山地区位与南岭钨锡成矿带西段广西东北部富贺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该区恰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最终拼合带上,正值南岭东西向构造带、湘南南北向构造带和桂东南新华夏系构造带的交汇部位。该区地壳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构造演化,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种类多。  相似文献   
962.
白沙冲岩体和北炮台岩体均位于个旧矿田的东区北段.白沙冲岩体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而北炮台岩体岩性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本文通过对白沙冲岩体、北炮台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Nd、Sr同位素研究,厘定白沙冲岩体属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花岗质岩石,北炮台岩体属准铝质的钾玄岩系列花岗岩.两岩体均表现出亏损Ba、Sr、Nb、...  相似文献   
963.
罗布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布莎蛇绿岩岩石单元出露齐全,以地幔橄榄岩为主,构造变形强烈;在堆积杂岩中上部产出有仰冲型斜长花岗岩小岩块;辉绿岩以脉状形式产出于地幔橄榄岩的方辉橄榄岩中;壳层岩石相对很薄且比较复杂.Sr、Nd和Pb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罗布莎地幔橄榄岩绝大多数样品具有高ISr值(0.705489~0.714625);低INd值(0.5...  相似文献   
964.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江孜地区上古新统-下始新统甲查拉组记录了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的早期地壳加厚和沉积历史。本文我们报道了甲查拉组详细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和全岩Sm-Nd同位素数据。甲查拉组由青灰色厚层的岩屑砂岩夹泥岩组成,不整合覆盖在宗卓组之上,碎屑锆石主要的峰值介于350~80 Ma, 900~470 Ma以及1 300~950 Ma,次要的峰值介于2 800~1 500 Ma。全岩87Sr/86Sr介于0.707 505~0.713 174,143Nd/144Nd介于0.512 206~0.512 355,εNd(0)介于-5.52~-8.43。甲查拉组物源区以再循环的日喀则弧前盆地和上三叠统郎杰学群为主,少量物质来自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上述研究表明,甲查拉组沉积在周缘前陆盆地的背景下,且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在始新世期间经历了明显的地壳加厚。  相似文献   
965.
GPS资料同化最终归结为一个大规模的无约束优化问题。由于问题的维数很高,使得寻找到一种快速且节约存储的优化算法成为GPS资料同化能否满足在业务数值天气预报上的要求的关键。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该方法把L-BFGS和HFN两种方法动态的结合起来,同时利用有限差分技术和截去技术,使算法在存储和计算量适合当前设备的前提下,较大的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效率与L-BFGS方法相比有十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66.
气温变化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驻马店市1961年10月—2002年5月冬小麦生长季内平均气温资料以及气温5年滑动平均变化曲线图,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市冬小麦生长季内气温变化特征,并利用1981年以后的冬小麦作物观测资料,经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暖温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967.
对5月东亚至热带东印度洋表面温度距平主要特征向量场的分析表明,以苏门答腊为中心的热带海洋温度异常与南海季风爆发有密切关系。当该海域海温较常年偏暖(冷)时,南海季风爆发往往迟(早),它可能是通过影响中南半岛与其南方热带海洋之间经向热力差异的变化来实现的。分析了从冬到夏南海-热带东印度洋海温距平主要特征向量场的时空演变,末夏初以苏门答腊为中心的热带海温距平场特征可以追溯到冬季南海海温场的变化,后者与南  相似文献   
968.
河北牛圈银(金)矿床围岩蚀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北省牛圈银(金)矿床受控于NNE向的牛圈-老虎坝(F1)断裂,隐爆贯入角砾岩是矿床的主要含矿岩石;矿床团岩蚀变发育,主要有钾化、硅化、绢云母-水白运用母化、高岭土化、蒙脱石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围岩蚀变以矿体为中心,可分为4个带(硅化带、绢云母化带、绿泥石-碳酸盐化带和钾化带),构成一个完整的蚀变晕;文章还对蚀变岩中的矿物转化和蚀变岩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9.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岩浆岩及铜铁成矿带的深部构造背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曙光 《安徽地质》2001,11(2):118-122
地球物理和中、新生代幔源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北和华南陆块的深部岩石圈地缝合线较地表地缝合线南移。在郯庐断裂带以东南移至南京一镇江一线,并从南京往西呈南西走向延伸至桐城一带;在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大剐山区,深部地缝合线至少南移至岳西以南。这一贴近长江中下游的深部地缝合线,有可能在郯庐断裂系早白垩世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作用下而导致引张,从而诱发了地幔上隆和大规模岩浆事件及铜铁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70.
安徽的地壳演化:Sr,Nd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江峰  谢智  张巽  周泰禧 《安徽地质》2001,11(2):123-130
在地壳(幔)演化和板块构遣的框架内,评述了有关安徽南部(扬子地块东部,包括大别遣山带和江南遣山带)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的成果。该地区出露地表的中元古界溪口群浅变质岩代表皖南的基底,沿江地区和大别山区的基底包舍太古宇或/和古元古界古老岩石。此格局还影响到从震旦纪到古生代沉积岩的物源区,江南深断裂以北的沉积岩中有古老岩石的贡献,而以南的物源主要来自出露的中元古界岩石。扬子陆块南北缘(大别和江南遣山带)的晋宁期演化可能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演化有密切关系,但有关研究开展很少。三叠纪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已成为国际地球科学的热点。晚中生代(120-140Ma)本区发生强烈的岩浆活动,并伴有重要矿床的形成。中酸性岩的形成是一种壳幔物质混合的过程。沿江地区陆下地幔具有富集特征,为扬子型岩石圈地幔与软流圈地幔混合的产物。从晚中生代到第四纪,基性岩指示其源区的地球化学性质有随时间变得越来越亏损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