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9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安徽淮南群四顶山组燧石Sm-Nd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苏皖北部的上前寒武系进行了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选择安徽北部淮南群四顶山组燧石作为测定对象,系统测试Rb-Sr和Sm-Nd同位素,应用Sm-Nd等时线方法进行了定年。本次研究表明,安徽淮南群四顶山组燧石可能是在海洋环境中形成,主要反映了陆源物质特征,其形成时代约为800Ma。这为苏皖北部地区上前寒武系是位于华北区青白口系和扬子区震旦系之间的一套地层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也进一步印证了淮南生物群属于先伊迪卡拉期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72.
在济南南部下寒武统朱砂洞组丁家庄段硅质白云岩中,发育地震引起的硅质触变脉、硅质触变沉陷构造和触变楔等软沉积变形构造。从同一地震触变沉陷构造中,采得一组灰黑色燧石样品。使用英国VG354同位素质谱仪和同位素质谱分析方法,测得每个样品的 147Sm/144Nd 和 143Nd/144Nd 同位素值。采用Sm-Nd 等时线法,对燧石进行了测年。获得燧石的成岩年龄为530.8±6.1 Ma,由于软燧石(硅胶体)成岩至少经历了0.1 Ma的时间,所以,地震沉积事件发生在530.7±6.1 Ma,属早寒武世早期。由于测年结果与沧浪铺阶的下界年龄接近,山东朱砂洞组丁家庄段无化石且河南省标准地层剖面中的整个朱砂洞组属沧浪铺阶,这暗示济南地区朱砂洞组丁家庄段属沧浪铺阶。本次测年得到了鲁西地区第1个下寒武统的同位素年龄值,这对确定该地区早寒武世地震沉积事件发生的时间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也为深入研究鲁西地区寒武纪地层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3.
仑山金矿床位于宁镇矿集区东端。成矿期分为沉积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热液Ⅰ阶段和热液Ⅱ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热液Ⅰ阶段石英中的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在330~366℃之间,盐度w(Na Cl_(eq))变化于4.96%~6.74%之间,热液Ⅰ阶段方解石中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在150~240℃之间,w(Na Cl_(eq))变化于0.71%~9.80%之间,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流体;热液Ⅱ阶段石英、方解石和萤石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24~260℃,盐度w(Na Cl_(eq))变化于1%~8%之间,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流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热液Ⅰ阶段成矿流体为岩浆流体,热液Ⅱ阶段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占主导,但仍有少量岩浆流体。硫同位素研究表明,仑山金矿床沉积成矿期硫除来源于三叠系青龙群膏盐层外,有机质也参与了沉积成矿期中金矿的形成。热液Ⅰ阶段硫来源于沉积成岩阶段黄铁矿的活化迁移和富集,岩浆硫也提供了成矿物质。萤石Sm-Nd测年分析表明,仑山金矿床热液Ⅱ阶段成矿年龄为(93.7±3.1)Ma,推断主成矿阶段形成于晚白垩世。仑山金矿床的形成代表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最晚期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74.
粤西黄泥坑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大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为金的主成矿阶段。对含金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33.4±8.6)Ma(MSWD=2.3,n=5),表明黄泥坑金矿形成于印支期。对矿区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51.1±2.7)Ma(MSWD=2.1,n=21),表明其形成于加里东期。综合分析花岗闪长岩和矿石的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黄泥坑金矿床中金的来源并非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可能来自于寒武系及隐伏的晚期岩浆岩。矿床的形成主要受罗定-广宁推覆构造控制,挤压推覆后拉张剪切作用形成的剪切破碎带及其热液蚀变作用与成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干巴河脑钼钨矿是在北祁连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中型石英脉型钼钨矿床。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石英包裹体的C、H、O稳定同位素和辉钼矿Re、S含量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自地壳,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成矿与S型花岗岩有关;通过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424±10) Ma,成矿时间与其围岩--金佛寺S型花岗岩的成岩时间相近。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矿床与晚志留世古北祁连海闭合后、陆陆碰撞过程形成的金佛寺S型花岗岩有着成因联系,金佛寺花岗岩体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用研磨法和分步溶解技术提取流体相和硫化物相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闪锌矿分相Rb-Sr等时线定年的方法流程。通过对湘西打狗洞铅锌矿床Rb-Sr定年的示范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前景,获得闪锌矿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473±76 Ma),采用研磨法和分步溶解技术获得更精确的闪锌矿流体相+硫化物相年龄(489.6±5.9 Ma)和全矿物+矿物相(流体相+硫化物相)的年龄(490±6.5 Ma),表明湘西打狗洞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在早奥陶世,其成矿作用的发生可能与晚期成岩或区域构造热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77.
6722热液型铀矿床位于东西向南岭构造和北东向武夷隆起交汇部位的禾草坑铀矿田内。本文利用采集于该矿床花岗岩型矿石中的8件方解石进行Sm-Nd年龄测定,确定了成矿年龄为113.4±6.9 Ma。这期发生在花岗岩中的铀矿化早于隐爆角砾岩中的矿化。我们推测前期花岗岩中的矿化为后期隐爆角砾岩中富矿体的形成提供了预富集。白垩纪时6722矿床所在会昌地区处于岩石圈伸展的地段,伸展作用为铀成矿创造有力条件,岩石圈伸展与铀成矿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8.
内蒙古黄岗梁铁锡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黄岗梁铁锡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是一个典型的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为了精确厘定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合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对该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花岗岩锆石LA-ICP-MS年代学研究表明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139.96±0.87 Ma,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床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34.9±5.2Ma,成岩和成矿时代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均处于燕山期大规模中酸性岩浆活动期内。综合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代和区域构造演化,认为黄岗梁铁锡矿床形成于大兴安岭成矿带140 Ma左右的锡多金属成矿高峰期,矿床形成于由全面的挤压向伸展过渡阶段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79.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床黑云母氩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浩尧尔忽洞金矿为产于云鄂博群黑色岩系中的一个大型金矿床,行政上属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新忽热乡管辖。现已探明黄金储量超过50t,品位一般在0.5×10-6~1.5×10-6之间,属低品位大吨位的金矿类型。其矿化与岩体、地层、构造、变质等多种因素有关,矿床成因尚没有明确的认识。本文主要通过矿区中伟晶状石英  相似文献   
80.
广西花山—姑婆山地区位与南岭钨锡成矿带西段广西东北部富贺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该区恰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最终拼合带上,正值南岭东西向构造带、湘南南北向构造带和桂东南新华夏系构造带的交汇部位。该区地壳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构造演化,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种类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