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徐凯  刘飞飞 《山东地质》2014,(10):77-81
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都是城镇土地利用情况的反映,是揭示土地资产价值的科学方法,是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产的价格参考。及时更新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是地价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相似文献   
92.
韩增林  仝燕波  王耕 《地理科学》2022,42(7):1166-1175
基于2006—2016年统计数据,以中国11个沿海地区为例,构建了中国海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中国海洋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的状况,基于标准差椭圆分析了中国海洋生态安全格局重心转移的状况,最后运用Hurst指数进行了中国海洋生态安全演化趋势的研究。结果显示:在2006—2016年,中国海洋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海洋生态安全指数均值逐年增加,由0.346 2增加到0.421 0,增长率为21.6%。中国海洋生态安全整体具有阶段性。中国海洋生态安全区域差异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在空间格局上,中国海洋生态安全整体状况良好,且大致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南北对称”的空间分布特征。中国海洋生态安全重心变化幅度较小,基本在31°10′N附近南北偏移,呈现以上海为重心的南北偏移,北移的趋势较南移相对明显。在演化趋势上,中国海洋生态安全以很弱的反持续性为主,Hurst指数总体位于?2~2等级,整体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演化趋势呈现空间上的不均衡特征。  相似文献   
93.
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数据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介绍了5′×5 ′的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及其在全球的精度评价.按照地形变化规律,将中国大陆大致分为7个区域,在10 km网度上,将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数据与中国地面实测空间重力网格数据进行了对比.由于数据源的问题,中国大陆的模型数据精度普遍低于北美和欧洲.二种数据在地形平坦的东部地区差别较小,向西随着地形复杂程度的增加,二种数据之间的标准差从小于10 mGal增大到50多mGal.畸变点分析表明精度极低的网格点均分布在地形起伏大的地区.总体而言,5′×5′的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数据在中国大陆将近80%的面积上的精度可达10 mGal之内,可用于小比例尺重力编图和构造研究.在地形起伏较大的中国西部以青藏高原为例进一步比较了EGM2008重力模型和重力测点数据,结果表明在重力点分布稀疏不均匀的地区,平面网格数据难以准确表达重力场信息.由于缺少地面重力数据控制,EGM2008重力模型数据在中国西部精度较低,但模型数据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空间重力异常信息的丰富程度.将中国区域重力调查成果数据应用于地球模型的构建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4.
刺网选择性对鱼类表型性状的选择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刺网选择性对鱼类表型性状的影响入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一个具有一定体长特征的鱼类种群,利用具有多项选择参数(曲线标准差σ,最适体长l0,选择性因素R0)的刺网曲线对其进行长期捕捞作用,并在去除捕捞的情况下探讨这种影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刺网捕捞作业长期作用于鱼类种群,会对种群体长组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开发率(E)越大,效果越明显。当刺网最适捕捞体长与初始种群优势体长重合时(l0=15),造成种群体长分布峰值的分化;如果l0>15,则导致种群体长组成向小型化方向偏移;反之则会造成种群体长组成向大型化方向偏移;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伴随遗传因素,具有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95.
廖先斌  郭晓勇  杜宇 《岩土力学》2013,34(1):143-147
为了在国内岩土设计中很好利用英国标准(BS)标贯设备的试验结果,对英国标准和中国标准(GB)标贯设备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性。BS和GB标贯设备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的锤垫质量大于后者,造成试验时两者锤击能量有差别,因此,获得的标贯击数不同。通过采用标贯能量分析仪,测量配置不同直径钻杆的BS和GB设备试验时的实际锤击能量,计算两者不同的实际锤击能量与理论锤击能量的能量比,利用能量比的差别分析BS与GB标贯击数的相关性,建立相关公式。分析显示,试验时BS标贯设备比GB标贯设备的锤击传递能量要小,标贯击数要大;钻杆直径为50 mm比直径为42 mm传递的锤击能量略高,标贯击数略低。通过研究,最终建立了BS与GB标贯设备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英标标贯设备获得的数据从而能更好运用于中国标准中,并提供符合中国利用标贯评价的岩土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6.
Earthquake induced liquefaction features found in the Karewas of Kashmir Valley are potential tools for estimating energy center, magnitude and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of the paleoearthquakes. Size, patter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iquefaction features and in-situ geotech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at the paleoliquefaction sites to assess the magnitude and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of the paleoearthquake. The magnitude of paleoearthquakes was estimated to be of the order of (Mw = 6.2) using “Magnitude bound method” and “In-situ testing of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and assessment of liquefaction potential of liquefied beds (source stratum) using cyclic stress method”.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computed were in the range of 0.27 g to 0.83 g using cyclic stress method and 0.30 g using attenuation equation NDMA [21].  相似文献   
97.
根据标准晶格模型理论,在高应力作用下,岩石的Si-O键最外层电子将被挤入晶格间隙里,松散外逸的电子云在电场中将产生直流电流(DC),进而吸收电磁波,转换成交流电流(AC)。直流电流来源于量子力学穿隧效应电子和断键电子。穿隧效应电子的形成过程和原理:氧原子的最外电子被束缚在浅位能井(shallow potential well)(0.38 V),当高应力作用时,电子吸收部分能量,增加其动能,虽然这种轻微的动能增加不足以使电子克服并跳出它的位能井(potential well),但它足以增加穿过井壁(well wall)进入晶格空隙间的概率,这个概率乘以可用氧原子的数目即为由于隧穿效应形成电子云的电子数量,其量级通常为微微库伦(picocoulombs)到纳米库伦(nanocoulombs)。断键电子的形成过程和原理:从微裂纹开始断裂键释放电子,并且裂纹成核点极可能开始是平行排列的,每当Si-O键断裂时,就会产生一个+Si悬键,伴随着一个自由电子附着在-O原子上,这个电子将从原子跃迁到原子,这种电子电流与裂纹的表面积和电池电极的收集效率成正比。断键形成的电子云比穿隧效应多很多。两种电子均被试验所证实。在高应力条件下岩石破裂之前,由电子穿隧效应,DC缓慢增加,随着岩石破裂的发生而导致断键电子增多,DC急剧增加;AC的电压振幅(V)随电流(I)增大而减小,当电流减小到正常时,在岩石破裂后电压振幅回归正常;遵守能量守恒原理,吸收的电磁波能量(E)与交流电流功率(V×I)相等,即E=V×I。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波监测可用于探测地壳高应力变化和岩石破裂特征,当应力达到岩体断裂的临界强度时,其应变晶体结构开始释放越来越多的外逸电子,最终岩体晶体结构断裂产生一个地震或滑动事件。岩石破裂的电磁性能变化研究可用于研发电磁波地学监测仪器,电磁波监测可以作为地应力监测的一种补充和对比分析方法,两种方法相结合比地应力监测一种方法更可靠。此外,在高应力条件下岩石还有其它现象:应变蠕变辐射、光发射、声发射、静电等,这些现象的观测也是预测地质事件需要考虑的条件。   相似文献   
98.
硼作为海水中的重要组分,其准确测定对海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海水中硼的常用测定方法具有前处理步骤繁琐、耗时长、样品易被污染、灵敏度低等缺点,不适于大批量海水样品的准确测定。为剔除海水高盐基体效应及干扰,本文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将海水样品进行稀释,采用标准加入法建立工作曲线,对海水中硼含量进行准确测定。正交实验显示,ICP-OES最佳工作条件为射频功率1400 W,雾化气流量0.7 L/min,观测高度14 mm,进样泵速1.5 m L/min。标准加入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0.76%~1.27%,加标回收率为94.6%~101.8%,方法检出限为1.073μg/L。实际的海水样品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消除海水基体干扰,减少测定误差,并且前处理操作简单快速,化学试剂用量少,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海水及其它高盐样品中硼含量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99.
参照与地震专业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震行业标准和科技文献编排规范,对地震观测量和单位、测项类型、仪器名称、防震减灾术语等规范编写分类介绍;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的构成及规范编写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0.
使用P波快速测定国家台网大震标准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国家台网速报面波震级测定时间偏长和中深源地震震级速报有一定偏差的问题,采用IASPEI推荐的宽频带体波震级mB及宽频带P波矩震级MWP对2009—2013年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大震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经过转换成MW后的mB和MWP震级来说,其结果均与我国速报地震发布的震级M有一定的偏差,一般表现为偏小。其中,对于6.0—6.9级地震,mB偏差相对较小,但离散度相对较大(整体偏差要比平均偏差大不少);对于7.0—7.9级地震,MWP偏差相对较小;而对于8.0级以上地震,由于震级饱和等原因,mB偏差较大,但MWP偏差相对较小,一般主要表现为偏小。总体来说,MW(MWP)的稳定性要比MW(mB)更好一些(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更大,标准误差更小)。对于综合mB和MWP震级来说,由于采取分段平均的方法,结果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较大地震仍以偏小为主,如果在综合震级MP上加0.2,则可以得出与M震级较为接近的结果。通过MW(mB)、MW(MWP)、MP(M)、M与MW(GCMT)的对比,可以验证综合标准震级MP(M)和国家台网速报震级M具备一定的可信度,而MP(M)可作为P波快速测定的震级,所以用MP(M)作为大震速报初报震级,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