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以淮南煤田潘三煤矿4-2煤层中的岩浆岩、天然焦和煤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其矿物组成和主量元素含量,研究地下岩浆侵入对煤中矿物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变质成天然焦后,其总的矿物含量增多,并伴随着后生矿物如微斜长石和镁绿泥石的出现。天然焦中后生矿物的组成元素可能来源于岩浆或热液中的主量元素如Si、Al、Na、K、Fe和Mg。  相似文献   
32.
和田属南疆严重缺煤地区,布雅煤矿区是和田地区的主要煤产地。普阳煤矿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康苏组和侏罗系中统杨叶组。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属孔隙、裂隙类简单型;工程地质类型属层状岩类复杂型;环境地质质量中等。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国内煤炭矿山资源储量动态变化原因研究,将其变化类型划分为:开采动用、重新核实、资源复采、资源压覆和界外动用五种类型,其中开采动用是储量变化的主体,存在于所有矿山,储量增减占比高(68.8%);重新核实是矿山有计划开展的储量修正补充,广泛存在(40.0%),储量增减占比低(4.3%);复采资源是矿山依靠工艺、设备提升改进回收的资源,存在于少数矿山(12.9%),储量增减占比非常低(1.1%);压覆资源仅存在个别矿山(8.6%),但引起储量变化量大(25.8%),需进行储量核减报批;界外动用是非法行为,需对违反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34.
二叠纪- 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该事件可能与当时气候环境的强烈变化有关。前人对该时期较连续的海相地层揭示的古气候研究较为成熟,而对同时期陆相地层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选取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该时期的古气候进行恢复,并与同时期陆相地层对比,进而讨论气候变化对该时期生物灭绝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宜阳地区孙家沟组经历了滨湖- 浅湖- 滨湖等亚相的演化过程,其地层中岩相变化、古生物化石缺失、大量的钙质结核及其它沉积构造的出现揭示了孙家沟组的上段气候明显比下段炎热干旱。②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粘土矿物组合的垂向变化等指示了该时期的气候经历了温湿向炎热半干旱- 干旱转变。③宜阳地区孙家沟组的气候指标所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地区同时期陆相地层古气候的变化基本一致,反映了研究区与同时期全球古气候的变化存在一致性。二叠纪末期温度的骤升、气候极度干旱化以及陆表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破坏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或加速陆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次研究对该时期气候变化与生物灭绝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探讨全球P- T之交生物灭绝的原因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5.
袁璞  马芹永 《岩土力学》2013,34(9):2557-2562
由于降雨、季节引起地下水位升降等原因,地壳中岩体常处于干湿循环状态。为研究干湿循环对岩石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安徽恒源煤矿北风井-259 m处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50 mm变截面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长径比为0.5的煤矿砂岩试件经干湿循环作用后实施单轴冲击压缩试验,获得了砂岩动态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研究发现,由于自由水的Stefan效应,干湿循环1次对砂岩具有增强作用,单轴动态抗压强度最高;其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砂岩受水侵蚀物理弱化作用,砂岩动态单轴抗压强度呈乘幂关系降低,砂岩试件的冲击破碎块度逐渐变小。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12次时砂岩动态抗压强度比干湿循环1次降低约24%,表现出较强的劣化效应。  相似文献   
36.
The present study reflects upon the results of substantial program of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numerical analyses of the open pit that links to slope angle optim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pit slope of a coal mine in Bangladesh. In the present analyses, two types of models have been presented. The first model estimates safety factor without seismic effect on the overall pit slope of the model; the second model incorporates safety factor with seismic stability of the model. The calculated optimum slope angle of the first model is 31% with a rational safety factor of 1.51, prior to the seismic effect. However, the value is reduced to 0.93, 0.82, and 0.72, after we applies the seismic effect in the second model with M6, M6.5, and M7, respectively. Finally, our modeling results emphasize that for the case of the proposed Phulbari coalmine, there is extremely high prospect for causing massive slope failure along the optimum pit slope angle with 31% if the mine area felt seismic shaking, like the Sikkim (in northern India) earthquake with M6.9 on September 18, 2011.  相似文献   
37.
龙凤煤矿含煤地层为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含4号、5号、9号和13号四层可采煤层,其中5号煤层和9号煤层间距较小,煤层特征差异不明显,部分钻孔5号煤层和9号煤层的对比难度较大。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结合测井成果,总结出该矿区所特有的测井曲线特征:煤系地层龙潭组的上覆地层夜郎组和长兴组分界处自然伽马和视电阻率曲线界面陡直特征;5号煤层顶板的自然伽马高异常与9号煤层底板的自然伽马高异常特征;13号煤层顶板的自然伽马高异常与15号煤层相对高自然伽马异常特征;15号煤层下伏地层茅口灰岩陡直视电阻率与自然伽马曲线特征。依据其测井曲线,准确的划分出二较厚煤层(约4m)、而相距仅6m的5煤层与9煤层。  相似文献   
38.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关系国计民生,属于公益性行业,煤矿应该实行国家经营。国家经营利于遏制矿难频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技术进步,便于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煤炭国家经营并不必然导致煤炭企业的效益低下,而且具有法律制度上的可行性。国家经营主要是通过国资委以投资人身份授权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实现方式主要是国有独资或者国有资本绝对控股。  相似文献   
39.
基于物探、钻探等资料,采用地质统计法对东欢坨矿区构造要素进行分析,探讨了断层发育规模、空间展布特征及断层要素与断层性质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不同性质断层的落差与延展长度之间的经验公式,从古构造应力场演化角度分析了断裂展布的成因。研究表明:区内地质构造以NE向断层为主,以车轴山向斜轴为界,表现为"两翼分区"、"西逆东正",全区呈现"南北分带"、"南密北稀"的展布特征。定量分析认为断层落差与延伸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断裂密度等值线呈现明显分区性,断裂强度由SE-NE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0.
为准确划定矿山环境影响范围,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贵州平坝榜上煤矿矿山环境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采掘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开采深度、移动角、边界角和地下水均衡原理等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计算了榜上煤矿矿山环境影响的几类不同范围:利用上山移动角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采用边界角确定井下开采影响范围,运用“大井法”圈出疏排水影响范围。依据矿山环境问题类型影响程度.相应地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等3类,并给出具体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