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随着大型水利枢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水利枢纽的管理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由于水利枢纽工程附近环境的复杂、水域面积大、控制点稀疏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机载LiDAR采集数据时会遇到地面控制测量难度大、航摄困难、寻找同名点困难等技术难题.本文就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采集的原始数据和经处理之后的制作成果的可靠性,进而保证水利枢纽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向家坝和其他一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高精度平面控制网的设计为例,通过分析与计算,认为采用地面边角网布设方案的现状应该改变。提出以GPS网为主、精密测量地面边为辅的联合网方案。同时指出单纯的GPS网和只测少量地面边作检核的做法也不可取。以向家坝施工平面控制网为例,从精度、可靠性、点位坐标以及经费等方面对其地面网、GPS网和联合网三种方案进行详细的讨论。结论对用联合网取代地面边角网的进一步研究和制订相应规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地下水影响问题,选择赣江三角洲为代表区,采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依据地质钻探资料、地下水与河流动态关系、区域数字高程模型,结合鄱阳湖历史形成与演化过程确定研究区边界条件,运用GMS模拟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三维运动模型。依据推荐的枢纽调度方案,利用数值模型计算枢纽运行后对地下水运动影响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枯水年份影响大,距离河流、坝址近的地方影响大,反之亦然。影响幅度范围0~2m,地下水径流交替因此减弱,丰水年份土壤潜育化面积增加9.3%。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在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灌区土地资源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土地资源开发专家系统(LRDES)把计算机智能引入了灌区土地资源系列开发中,文章介绍了LRDES的参数设计,功能需求及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对系统性能,系统控制流及系统信息流等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文泥沙监测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水平  李云中 《水文》1999,(1):6-10
鉴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水深大,流量大,抛投量大和截流期不断航等显著特点。水文泥沙监测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监测导流与截流过程中水流泥沙和水下地形的变化,为截流设计优化,调整施工方案与措施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导流明渠分流与通航,围堰度汛,截流水力学试验研究及水文预报,水文分析计算等提供水文原型观测资料。本文介绍了水文泥沙监测的目的、任务和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信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水龄季节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环境水动力学模型EFDC源程序,建立了染色剂模型和水龄模型,在将模型与航测水文数据验证吻合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鄱阳湖自然条件下春、夏、秋、冬季的水龄和倒灌前后鄱阳湖染色剂和水龄分布的变化,以及五河水系各分支河流水龄.分季节的水龄计算表明鄱阳湖水体交换受季节性来水影响明显.夏、秋季的水龄相对较小,在多数年份又受到长江水倒灌的影响导致水龄有所增大;冬、春季水龄较大,亦无长江水倒灌现象,相较于夏、秋季,水域面积明显减少.分支流的水龄计算表明,西南湖区的水体交换主要受到赣江的影响,西北湖区水体交换主要受到修水和赣江的影响,南部湖区主要受到抚河与信江的影响,东部湖区主要受到饶河的影响,湖心区和入江水道则受到五河水系的综合影响.同时水龄的研究表明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枯不调洪"的原则是合理的,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论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述华  廖富强 《地理学报》2013,68(1):118-126
利用历史水文资料、越冬候鸟分布调查资料及基础地理数据等, 从鄱阳湖形态的历史演变和鄱阳湖越冬候鸟生境保护的角度, 探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在维持鄱阳湖形态不变的情况下, 为有效保护越冬候鸟生境不受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的影响, 工程调控水位不宜超过12 m, 但由于低水位运行不利于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效益的发挥, 而高水位运行不利于越冬候鸟栖息地的保护, 为调和工程效益和候鸟保护之间的矛盾, 建议实施适当退田还湖, 以促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实施;(2) 根据地形、越冬候鸟分布范围、圩堤内居民点分布以及圩堤内土地利用现状, 提出了约640 km2实施退田还湖范围;(3) 以退田还湖为前提, 按照“调枯不调洪”原则, 提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 为工程的推进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洲水利枢纽是珠江干流最下游一级的梯级水坝,其正常蓄水后必然改变下游的水文环境特征,也必将对下游的鳡鱼产卵场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长洲水利枢纽蓄水后珠江鱤鱼(Elopichthys bambusa)的资源现状,2008 2013年在珠江肇庆江段设立固定采样点,通过定量弶网对鳡鱼早期补充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珠江鳡鱼苗主要出现在4月中旬至8月上旬,多年平均持续时间为97±21 d,盛期在5 7月,鳡鱼苗占鱼苗早期补充群体总量的0.46%±0.21%.鳡鱼苗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每年伴随洪峰有3~5次苗汛出现,苗汛次数与洪峰次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苗汛峰值大小与径流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鳡鱼苗多年平均资源量为16.89×108±9.16×108尾,繁殖群体总量约为52.8 t.研究表明:长洲水利枢纽蓄水后鳡鱼早期资源量呈下降趋势,但珠江禁渔缓解了长洲水利枢纽建设对珠江鳡鱼资源的影响.基于以上结果,为长洲水利枢纽蓄水后珠江鳡鱼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彭亮  吴彬  沈军  唐丽华  陈建波 《内陆地震》2008,22(3):234-242
利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对大(Ⅰ)型一等工程-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所在的场址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该拟建工程场址所在的西昆仑地震带是新疆境内地震活动强度最高、频度最大的地震带,拟建工程坝高库大,为了进行准确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本研究根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及地震构造研究成果,确定了地震活动性参数,按照构造类比、历史地震重演原则划分了潜在震源区;在分析了区域地震活动环境和地震构造等因素后,综合评价其对场地地震危险性的影响;根据确定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及地震带、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用概率方法计算得出了场地不同概率水平的水平向基岩峰值加速度。其结果做为适合该水库的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论,用于指导工程选址、设计、抗震设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