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1篇
  免费   1074篇
  国内免费   878篇
测绘学   228篇
大气科学   573篇
地球物理   1376篇
地质学   2283篇
海洋学   468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5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5篇
  1921年   1篇
  1908年   1篇
  1900年   1篇
  18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关中地区3次中小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好林 《中国地震》2013,29(3):367-376
采用拟稳平差方法对关中地区近20 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重新进行了处理,并结合其它观测资料和研究结果,对区域内重力场变化过程、3次中小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机理、构造活动以及区内外地震间的关系等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2.
993.
滑坡稳定性评价中地震作用力计算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在滑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情况,指出地质矿产行业规范在采用静力法计算地震力时没有乘以0.25的综合影响系数,和其它规范的差别是巨大的.分析后认为这个规定是值得商榷的.最后根据宏观震害现象提出易引起滑坡的地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和以后的规范修编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9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河沿岸发育良好的新生界地层.我们对克拉苏河沿岸新生界剖面分A、B两段进行系统采样,获得定向岩芯样品1700余块. 岩石磁学研究表明,新生代沉积岩中磁性矿物以赤铁矿为主,含有少量磁铁矿;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两段剖面磁面理均较磁线理发育,最小磁化率主轴近于直立,显示原生沉积组构. A剖面磁化率主轴к1的偏角指示古流向. 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时的古水流方向为NEE-SWW向,至苏维依组沉积时,流向变为NNE-SSW向. 河流古流向在苏维依组形成时发生急剧变化,说明南天山此时可能发生了明显的隆升,且以北西部隆升为主;B剖面为吉迪克组、康村组和库车组粗粒碎屑岩,磁组构显示к12构成的磁面理与层理面小角度相交,к3呈叠瓦状分布,可以用来指示古水流方向.从吉迪克组至库车组下段,古流向均为NNW-SSE,但逐渐偏东,暗示天山在此期间处于缓慢的隆升期或东西部处于同步隆升,且西部隆升速度快于东部.  相似文献   
995.
芦山4.20地震破裂过程及其致灾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全球地震台网的远震地震波数据快速反演了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地震(芦山4.20地震)的破裂过程,在震后3小时得到并发布了相关测定结果.结果显示这次地震的震级约MW6.8,包括两次破裂子事件,但都发生在断层面上震源(破裂起始点)附近,整个地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破裂方向性.雅安芦山地震的破裂没有大规模出露地表,主要地震灾害集中在断层上盘,位于芦山县和宝兴县一带.  相似文献   
996.
云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层析成像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震波到时和体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云南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根据不同深度的速度异常分析了主要断裂和区域动力作用的深部效应,揭示出壳内低速层的分布范围以及与下地壳流动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红河断裂两侧的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滇中地区的速度异常分布与小江断裂、元谋断裂、程海断裂等南北走向的断裂一致,反映了青藏东部地壳块体顺时针旋转产生的构造效应;滇西南的速度异常分布与哀牢山-红河断裂、无量山断裂、澜沧江等断裂的走向平行,显示了印支块体朝东南方向挤出产生的影响;沿着南汀河断裂分布的低速异常则与印缅块体侧向挤压引起的构造活动有关.壳内低速异常具有分层和分区特征:在哀牢山-红河断裂西侧和澜沧江之间主要分布在地壳中上部,在小江断裂和元谋断裂附近分布在地壳中下部,在滇中地区则广泛分布于地壳底部至莫霍面附近,东、西两侧分别受到小江断裂和哀牢山-红河断裂的限制.其中攀西地区的低速异常与小江断裂和元谋断裂在此附近交汇形成的热流传输通道以及张裂时期强烈的壳幔热交换有关;在哀牢山-红河和澜沧江地区,除了印支块体向东南方向的挤出之外,印缅块体的侧向挤压和向东俯冲也对地壳深部的构造变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引发的地幔上涌将导致热流物质沿着断裂通道进入地壳形成低速层.因此,哀牢山-红河断裂不仅在地壳浅部是分隔印支块体和华南块体的地质界限,也是控制两侧区域深部构造变形和壳内韧性流动的分界.  相似文献   
997.
北半球环状模周期变化和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OAA提供的1871-2008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雪盖、海冰等再分析资料、NASA提供的地表温度场资料、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采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和凝聚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半球环状模(NAM)周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NAM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NAM在1895-1955年存在显著的准35年周期振荡,而在1971-2008年则主要以准15年周期振荡为主.NAM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与外强迫源振荡周期变化有关,但突变前后与NAM周期振荡密切相关的外强迫因子并不尽相同.在1960年代之前,PDO、ATM、北美雪盖以及南极海冰涛动等外源强迫因子与NAM在准35年尺度上关系密切;而在1960年之后,NAM准15年振荡则与ATM和欧洲雪盖、南极海冰涛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华南吉泰盆地在白垩纪?古近纪发育大量蒸发岩,其中含富锂卤水矿床,由于盆地深部构造特征认识不清,导致富锂卤水矿勘查评价明显滞后.基于盆地东北部泰和坳陷二维地震数据和钻孔资料,经过精细保幅处理和综合构造解释,总结了含富锂卤水矿断陷盆地的深部构造特征.地震剖面和构造属性表明,盆地深部发育错断白垩系的NE-SW走向、NW倾...  相似文献   
999.
Lagrangian particle tracking is implemented for the Lofoten Basin of the Norwegian Sea. The ocean dynamic fields are obtained from the GLORYS 12V1 reanalysis available by the Copernicus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ervic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Lagrangian particles during May-November 2014 are analyzed for two depth layers: the sea-surface (0.5 m) and 266 m. The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Norwegian Coastal Current (NCC) on the thermohaline structure of the upper Lofoten Basin, underestimated previously. The NCC penetrates deep into the central Lofoten basin as far as the longitude 0°. In the subsurface layer, the area over which the NCC influences water structure is comparable to the area of the Norwegian Atlantic Slope Current (NASC), as well as to that of the Norwegian Atlantic Frontal Current (NAFC). The NCC maximum influence o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Basin is reached in August. The inflow of the NCC is associated with relatively fresh water intrusions (0.5–2‰ fresher than the surrounding waters) moving from the coast to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sin. The NASC and NAFC form two main sources of the Atlantic Water in the Lofoten Basin. At 266 m level, the NASC and NAFC waters dominate water structure in the basin. Herewith the NASC influence prevails over that of the NAFC, the latter being limited to the western periphery of the Basin. At this level, the NCC is observed only along a narrow band following the eastern coast. During summer, the core of the Lofoten Vortex (LV) at 266 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NAFC water. This fact contradicts the previous point of view of the dominance of the NASC in the LV core at all depth levels. Using two types of Lagrangian maps, we highlighted the summer and the autumn periods in the LV annual lifecycle. The summer LV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orbital velocities, which are several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urrents along the basin boundaries. The monthly mean orbital velocities in the LV reach 35 сm s−1. To the end of autumn, the LV weakens with the monthly mean orbital velocities below 10 cm s−1.  相似文献   
1000.
巴伦西亚水法庭是欧洲最古老的机构之一,其形式和内容一直延续至今,并对国际水法产生重要影响。针对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水事矛盾、水事纠纷事件,巴伦西亚水法庭处理水事纠纷的特点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借鉴巴伦西亚水法庭重视农村水事纠纷特点的基础上处理好相邻关系;充分发挥民间调解在水事纠纷调处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用水自律意识;及时解决农村水事纠纷等措施,为充分发挥我国民间社团组织在处理农村水事纠纷的积极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