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433篇
地质学   729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三峡水库汛期控制水位及运用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  郭生练 《水科学进展》1990,31(4):473-480
随着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陆续建成投运,三峡水库的水文情势和功能需求与设计条件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仍维持固定的汛限水位运行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求。本文通过辨析三峡水库设计阶段汛限水位的设置条件,挖掘流域洪水特性和洪水遭遇规律,论证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 三峡水库设计推求的汛限水位145 m的适用条件是应对流域性大洪水,而流域性洪水发生概率小且特征明显,可以通过水文水情分析提前预判。② 根据流域洪水类型、洪水分期和遭遇规律,预判发生区域性大洪水时,三峡水库6月初至梅雨期结束汛限水位按145 m设置,从梅雨期结束后逐渐提高水位,8月20日后过渡到155 m。③ 在考虑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和气象水文预报的配合下,正常年份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在155 m上下浮动,并考虑提前蓄水。④ 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不会增加防洪风险和库区淤积风险,对中下游江湖关系和水文情势有利,可显著提高发电、航运、生态保护和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82.
ON SOME KEY SEDIMENTATION PROBLEMS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 INTRODUCTION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being planned is to be located on the Yangtze River at Sandouplug, 44 km upstream of Yichang (Fig. l). A scheme studied in the feasibility stage has the crest ofthe dam placed at 185 m with a maximums height o…  相似文献   
83.
84.
长江三峡地区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意义重大;区内农业、水能、矿产和旅游等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组合配置良好,开发潜力巨大;区域经济开发的交通、能源、出入通道等基础条件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85.
三峡地区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瑞  储开凤 《水文》1995,(3):12-19
在大量水文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峡地区主要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分区水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可为三峡工程建设提供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和基本的水文水资源数据。  相似文献   
86.
Summary Formulation and case studies of a three dimensional kinematic model are presented. Thein situ overburden geometry can be simulated accurately and various initiation patterns of blasts can be modelled. The overburden geometry, hole patterns and explosive distribution are all explicit model inputs. Because the effect of explosive properties, rock mass condition and inter-row delay are very difficult to measure in terms of blast performance, these are represented in the model by control parameters which are left for calibration using field data. The output of the model is a three dimensional muckpile shape of any cross section and a contour map of grad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muckpile. Two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which have shown that the model is a valuable too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blasting as well as for controlling grade dilution during blasting.  相似文献   
87.
88.
本文论述在新形势下地震台站体制、任务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地震台实行地震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和将单一观测型台站转化成观测--科研型台站系我国地震台站的发展方向。文中结合牡丹江等地震台的实践对三结合地震台站建设的实施办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9.
点源两层大地三维地电模型视电阻率边界元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两层均匀大地人工点源作用下的空间电位分布作为基本解,导出了下伏基岩中陷含三维地质体情况下,关于电位的边界积分方程组,用边界单元法解积分方程求得地表电位,从而求得了一定装置下的视电阻率。本文方法的独特优点是积分只须在异常体边界面上进行了测线可以沿任意方向。用联剖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下含球形异常体的ρs曲线,所得结果与其他学者用解析方法所求得的结果一致。用中间梯度法计算下层基岩中含有一长方体,测线  相似文献   
90.
长江三峡工程坝址西南约10km的狮子口地区,发育一个长约8km、宽约3km的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它由下伏系统、滑动系统和前缘推挤带构成,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次滑褶型重力滑动构造。它形成时的温、压条件为130.5~193.7℃和180~230MPa;l;形成深度约5~10km;总体岩层收缩量32.2%;总滑移距离1060m;活动时间上限127.65士38.29万年。它是燕山运动期间南北向挤压体制下,在黄陵背斜东、西两侧应力屏蔽区内派生的近东西向拉伸构造应力场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