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34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772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西北地区东部两次典型大暴雨个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梁生俊  马晓华 《气象》2012,38(7):804-813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陕西省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分别对2010年7月23—24日("0723")和2011年7月28—29日("0728")两次暴雨过程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两次大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背景;"0723"大暴雨发生前期低空急流就已建立,"0728"过程中伴随低空急流的形成,高空急流增强转竖,强降水发生;"0723"大暴雨期间热带低压"灿都"东侧偏南气流沿副高外围形成了一条宽而强的水汽输送通道,将南海大量的水汽和能量直接输送到陕西,"0728"大暴雨期间热带风暴"洛坦"北部的偏东南气流沿副高外围与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合并后经华南、华中输送至暴雨区上空;两次过程期间陕西省均应于θsc高值区;两次过程均有干冷空气入侵、位涡扰动沿θse密集区下滑的现象。位涡随时间的变化与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几乎保持一致,化涡大值的出现预示着强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2.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11年5月8发生在广西东北部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和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波动和低空突然增强的南亚季风急流的共同作用,700~500hPa风切变引起的辐合上升以及干线入侵是造成这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这次暴雨过程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形势配置不是很有利,对中层干侵入的分析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983.
总结南非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Merensky Reef(简称MR矿层)和Platreef(简称PR接触带)两类铂族元素矿床的矿床地质、矿化特征以及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MR矿床是典型的层状铂族元素(PGE)矿床,在杂岩体东部和西部发育,PGE总含量稳定,赋存在堆晶间隙硫化物中,常以PGE硫化物的形式产出。PR接触带型矿化集中在杂岩体北段,整体上不连续,各个矿床的具体特征由于底盘岩性的多变而不同,PGE主要赋存在碲化物和砷化物等半金属化合物中,可以脱离硫化物产在硅酸盐矿物中。相关的实验研究显示,PGE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发生分异,Pd/Ir比值体现了硫化物的分异程度;Pd比Pt更容易被氧化以及在热液中迁移,Pt/Pd比值体现了混染和热液的作用,这些因素造成了PR接触带与MR矿层中PGE赋存状态的差异。岩浆可能在侵入之前已经达到了硫饱和,岩浆房的压力变化和岩浆通道对于PGE的富集有重要意义,热液流体可以对已经形成的PGE矿化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984.
大连市海水入侵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入侵是沿海地区的环境问题之一。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城市.处于三面靠海的半岛地理环境。同时.大连也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城市。自20世纪70年代开采地下水以来.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海水入侵问题.海水入侵问题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大连市的海水入侵问题已得到控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海水入侵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85.
湘东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区成岩成矿时代的再厘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东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是地质大调查期间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赋存在锡田复式花岗岩中及其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的接触带上,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其次为云英岩(或云英岩一石英脉)型。该复式花岗岩可划分为主体(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补体(细粒含斑黑云母花岗岩)和晚期侵入体(细粒二云母花岗岩)。采用锆石SHRIMPU—Pb法,获得主体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230.4±2.3Ma(MSWD=1.6)。本文通过对课题组及前人其它测年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锡田复式花岗岩主体、补体和晚期侵入体分别属于印支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成矿作用与燕山早期花岗岩关系密切,是华南燕山早期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6.
The microstructure of building materials greatly influences engineering properties like permeability,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To determine this microstructure, different techniques were developed, each with its own limit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on concrete and natural building stones was to compare and to combine data obtained by X-ray computed micro-tomography (micro-CT), water absorption under vacuum and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MIP). Pore-size distribution curves ranging from 10 nm to 1 mm and total porosity results were obtained. Furthermore, micro-CT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n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 and of micro-cracks inside the aggregates of the concrete samples after mercury intrusion. Micro-CT visualized mercury inside large air bubbles within the concrete samples. Both micro-CT and MIP were compared an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87.
深部找矿:地质理论、勘查技术、投资决策的难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明  蔡爱良 《地质通报》2009,28(7):923-932
通过对国内外深部找矿的实例、矿产勘查的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分析,探讨了深部找矿勘查对地质理论、勘查技术、投资决策的挑战和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深部找矿的特殊性使之在地质理论、勘查技术和投资决策方面临更大的挑战,主要难题是:①成矿理论缺乏足够的预测能力;②地质构造理论推断深部地质构造格架及其演化历程带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③传统地质思维难以适应复杂的非线性系统;④“遥测”信息的多解性制约了对深部地质的了解;⑤钻探仍是控制勘查成本的关键性因素;⑥避免投资决策管理的失误并不容易。针对这些困难,可以采取的对策有:①切实提高成矿理论的预测能力;②在发展信息探测技术的同时重视信息应用技术的创新;③充分利用好每一个深部钻孔;④建立基于长远规划的科学支持的投资决策机制;⑤真正重视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8.
兴地Ⅱ号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地区,形态为不规则的漏斗状岩盆,出露面积约10km2。岩石类型主要有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含长)单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方辉辉石岩、二辉辉石岩、单辉辉石岩、橄榄辉长苏长岩、辉长苏长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等,岩石类型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岩体的稀土元素含量低(∑REE=10.73×10-6~77.44×10-6),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4.06~7.73和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Sr、Ba),亏损高场强元素尤其是Nb、Ta、Ti、P等,δEu为0.90~2.46多数岩石显示出正铕异常。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运移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以及斜长石的聚集/堆晶。原生岩浆为富镁拉斑玄武岩,岩浆源区为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局部遭受了陆壳的同化混染。兴地Ⅱ号岩体与金川岩体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而且兴地Ⅱ号岩体已见有铜镍矿化。因此,兴地Ⅱ号岩体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89.
南秦岭勉略缝合带北侧光头山花岗岩体由早期的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岩石和晚期的S型二长花岗岩组成。其中早期侵入相明显地经历了韧性剪切带的改造,形成于勉略构造带闭合之前。晚期的S型二长花岗岩侵位于早期的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韧性剪切带中.是与勉略洋盆闭合密切相关的同碰撞-后碰撞阶段侵位的花岗岩。所以光头山岩体的形成年龄可以较好地限定西秦岭勉略洋盆闭合、扬子板块与微秦岭板块碰撞的时代。2个二长花岗岩样品的独居石电子探针U—Th—Pb定年分析,分别得到3组年龄和4组年龄。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独居石BSE图像和表观年龄分布,确定S型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209-196Ma,它限定了勉略构造带闲合隆升的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较老的240Ma±4Ma、318Ma±5Ma和249Ma±4Ma记录了早期与勉略缝合带闭合洋壳俯冲相关的残留独居石的年龄,年轻的184Ma±3Ma和154Ma±3Ma反映了后期的变形作用和流体活动等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990.
A new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QC hysteresis (discharge–salinity) during high water is proposed using the data recorded on coastal brackish karstic springs with salinity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discharge. The method, based on the QmerCT (seawater discharge–salinity) hysteresis, identifies the effect of the hydrodynamic changes on the flow and transport. Three phenomena are characterized: the emptying of the karstic conduit, the dilution by freshwater and the control of the seawater intrusion in the conduit by the hydraulic head variations. To cite this article: B. Arfib et al., C. R. Geoscience 338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