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178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了掌握快速路瓶颈路段异质交通流的演变规律,以缓解交通拥堵,本文以快速路上匝道瓶颈路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安全距离的改进NaSch上匝道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对不同场景交通流演化过程进行系统性研究。仿真结果显示:在不同条件下,异质交通流中自动驾驶车辆比例的增加对瓶颈路段交通运营状态影响结果各异。在自由流阶段,自动驾驶车辆比例的增加对快速路瓶颈路段运营通行能力的增加无显著影响,自动驾驶车辆比例取0.9时,瓶颈路段运营通行能力反而降低了2.48%;在交通拥堵状态下,当异质交通流中自动驾驶车辆比例达到0.7及以上时,才有助于交通拥堵的消散,且其临界值随交通拥堵状态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当交通密度达到100 veh/km以上时,自动驾驶车辆比例的增加无法实质性改善瓶颈路段交通拥堵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异质交通流环境下的快速路上匝道瓶颈路段的治堵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张鹏  刘洋  刘鑫明  刘财  张亮 《地球物理学报》2020,63(5):2056-2068
人工地震数据总是受到随机噪声的干扰,地震数据时-空变的特性使得常规去噪方法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有效信号的损失.目前广泛应用的预测滤波类方法存在处理时变数据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压缩感知理论的不断完善,稀疏变换阈值算法能够解决时变地震数据噪声压制问题,但是常规的稀疏变换方法,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并不是特殊针对地震数据设计的,很难提供地震数据最佳的压缩特征,同时,常规阈值算法容易导致去噪结果过于平滑.因此开发更加有效的时-空变地震数据信噪分离方法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本文将地震数据信噪分离问题归纳为数学基追踪问题,在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下,利用特殊针对地震数据设计的VD-seislet稀疏变换方法,结合全变差(TV)算法,构建seislet-TV双正则化条件,并利用分裂Bregman迭代算法求解约束最优化问题,实现地震数据的有效信噪分离.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本文方法,并且与工业标准FXdecon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seislet-TV双正则化约束条件的迭代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时-空变地震信号,压制地震数据中的强随机噪声.  相似文献   
73.
为测度当前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规模,选取2013—2018年的休闲渔业产值和渔业经济产值为变量,构建了直接贡献率、间接贡献率和回归分析法建立的边际贡献率模型,测算了休闲渔业对渔业总产值的贡献度。结果表明,2014—2018年的直接贡献率分别为4.38%、4.95%、14.3%、6.58%和12.5%,2014—2018年的间接贡献率分别为0.317%、0.261%、0.752%、0.403%和0.533%,2013—2018年,休闲渔业对于渔业经济总值的边际贡献率为9.9%,由数据得出,当前我国休闲渔业规模还很小,发展水平也很低,整体实力也很薄弱。为此提出:加大休闲渔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设计最为合理的休闲渔业项目;加大休闲渔业的宣传;加强休闲渔业与高校的合作,培养更多的休闲渔业方向的高精尖人才;推动休闲渔业从业者专业素养整体水平的提高;鼓励休闲渔业从业者之间的帮助;健全完善休闲渔业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休闲渔业发展。  相似文献   
74.
太湖水体的总磷分布及湖流对其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马生伟  蔡启铭 《湖泊科学》1997,9(4):325-330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太湖水体中TP分布特征及湖流对其影响,推导,建立了包括平流,水平扩散,沉降和底泥释放的浅水湖泊中污染物浓度分布计算的二维迎风有限元数值模式,并在给定若干点源条件下计算各种稳态流场下太湖水体中的TP分布。  相似文献   
75.
限额捕捞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示着我国海洋渔业管理进入全面有序的管理时代。文章根据2008—2017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产量主要来自刺网,占累计总产量的72.90%。剩余产量模型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168 632.99~31 0518.85 t,平均为251 765.59 t。2017年实施最严格的休渔制度后,当年的捕捞努力量投入和渔业产量均未超过最适值,当前总可捕量可设为158 515 t。文章研究结果可为该鱼种限额捕捞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This paper reports on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its fraction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studied in different Polish rivers. The samples investigated came from the Vistula, Odra, and Warta rivers, and were compared with similar data on river waters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The DOC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10.0 to 14.2 mg/L and did not vary during the vegetative season. The POC value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from May through September and reached a maximum in summer. Results for the years 1991τ1996 eviden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OC value for the Polish rivers from 10.8 to 24.5 mg/L, in comparison with analogous values for West European rivers and North American ones. The enhanced values of TOC and POC were interpreted as being due to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相似文献   
77.
本文基于1979—2014年臭氧总量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臭氧总量数据序列进行模拟计算,考察了北太平洋上空臭氧总量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地区大气臭氧总量长期变化呈现减少趋势,但是减少速率随季节和纬度带表现出差异性,在各纬度带臭氧峰值季节臭氧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在0°—15°N地区臭氧高值出现在夏秋季节并在8月达到峰值,峰值月份臭氧年均下降率约为0.2DU/a;15°—30°N亚热带地区臭氧高值出现在春夏季并在5月达到峰值,峰值月份臭氧年均下降速率约为0.22DU/a;而在30°—45°N中纬度地区臭氧高值出现在冬春季并在2月达到峰值,峰值月份臭氧年均下降率0.75DU/a.在臭氧分布年平均态基础上,影响臭氧总量分布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臭氧损耗物质(EESC)、太阳辐射周期(Solar)、准两年振荡(QB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等.其中,EESC导致臭氧损耗效应随着纬度升高而增大,在从低到高的三个纬度带损耗最大值分别为11DU、16DU和66DU;Solar增强导致臭氧增加,在三个纬度带的增加效应最大值分别为16DU、17DU和19DU;QBO@10hPa和QBO@30hPa对臭氧影响幅度基本在±10DU内波动,只有QBO@10hPa对30°—45°N区域的影响作用达到14DU,值得注意的是QBO影响作用随着纬度变化存在相位差异,在0°—15°N区域臭氧变化与QBO呈现相同相位,而在15°—30°N和30°—45°N区域臭氧变化与QBO呈现相反相位;ENSO对各个纬度带臭氧影响幅度也在±10DU内,ENSO影响作用在不同纬度带也存在相位差异,臭氧总量变化在0°—15°N、15°—30°N区域与ENSO相位相反,在30°—45°N区域与ENSO相位一致.  相似文献   
78.
We carried out a magnetotelluric field campaign in the South–East Lower Saxony Basin, Germany, with the main goal of testing this method for imaging regional Posidonia black shale sediments. Two‐dimensional inversion results of the magnetotelluric data show a series of conductive structures correlating with brine‐saturated sediments but also with deeper, anthracitic Westphalian/Namurian coals. None of these structures can be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Posidonia black shale, which appears to be generally resistive and therefore difficult to resolve with the magnetotelluric method. This assumption is supported by measurements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n a set of Posidonia shale samples from the Hils syncline in the Lower Saxony basin. These roc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shallow boreholes and show immature (0.53% Ro), oil (0.88% Ro), and gas (1.45% Ro) window thermal maturities. None of the black shale samples showed low electrical resistivity,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oil window maturity show resistivity exceeding 104 Ωm. Moreover, we could not observe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maturity an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he Harderode samples showed the highest resistivity, whereas the Haddessen samples showed the lowest. A similar trend has been seen for coals in different states of thermal maturation. Saturation of the samples with distilled and saline water solutions led to decreas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oreover, a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with porosity is observed for the Wickensen and Harderode sample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he Posidonia black shal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porosity.  相似文献   
79.
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臭氧资料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有必要对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详细研究.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1979—2013年的全球月平均臭氧总量资料、平流层温度场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N以北的北半球冬季(12—2月)臭氧总量异常的主要空间分布结构与时间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主要模态与平流层上层(2hPa)、中层(30hPa)以及下层(100hPa)温度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北半球冬季臭氧总量异常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主要有5个,分别位于极地地区(75°N—90°N,0°—360°)、北半球副热带地区(20°N—40°N,0°—360°)、阿拉斯加地区(60°N—75°N,180°—260°E)、北大西洋地区(45°N—60°N,310°E—360°E)及西伯利亚地区(50°N—65°N,80°E—130°E).5个区域的冬季臭氧总量异常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1980年代后期是各个区域的臭氧总量异常由年代际偏多转为偏少的转换时段.此外,各区域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周期,而且各个区域的年际周期存在明显的差异.臭氧总量异常变化与平流层温度异常变化的关系表明,臭氧总量异常的增加(减少)能够导致平流层上层温度异常偏冷(暖)和平流层中、下层温度异常偏暖(冷),其中平流层中层温度异常的偏暖(冷)程度要比下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0.
本文提出归一化总水平导数法,通过对总水平导数进行空间归一化计算实现了异常体水平位置和深度的估计,此外还推导出基于归一化总水平导数的欧拉反褶积法来估算地下地质体的空间位置,两种方法反演结果的相互验证可有效地提高反演结果的可信度.理论模型试验证明空间归一化总水平导数法和归一化总水平导数欧拉反褶积法均能有效地完成异常体的水平位置和深度的估计,所获得的位置参数与理论值相一致.在利用归一化总水平导数法进行磁异常解释时,对数据进行化磁极计算可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将其应用于实际航磁数据的解释,获得了岩脉的大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