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7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988篇
测绘学   403篇
大气科学   213篇
地球物理   550篇
地质学   2895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314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Green et al(1986)提出的三元长石温压计公式.以长石三元固溶体和矿物相平衡为基础,通过热力学推导,建立了联立方程法和迭代法两种计算三元长石温度的方法。根据联立求解可获得TAb-Or、TOr-An,TAb-An三个温度值,迭代法求解可获得TAb,TOr,TAn三个温度值。因此,一个样品可计算出6个温度数据。选择粤西地区有代表性的18个花岗岩体,按混合岩建造→深熔花岗岩建造→岩浆建造南岭系列花岗岩→岩浆建造长江系列花岗岩的顺序,进行三元长石法的温度计算,所得到的相应各建造和系列花岗岩的上限温度为755℃→766℃→865℃→970℃;下限温度为664℃→665℃→775℃→814℃,亦即上下限温度都逐渐升高,其规律性与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完全一致,体现了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
三叠纪结扎群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根据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和层序界面特征,结扎群至少可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沉积古地理格局显示出南浅北深的特点。南部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陆源物质供应丰富。北部雀莫错一带因远离中央隆起,陆源物质供应相对较少,以泥岩、灰岩为主,生物化石丰富,沉积环境以陆棚为主,在相对稳定的沉积水体中以双壳类、菊石类等生物群得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3.
江苏省若干代表站年降水量的多年变化和系列代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蕴芬 《水文》2003,23(3):45-48,51
利用长系列雨量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江苏省年降水量的多年变化,对1956—2000年、1956—1979年、1971—2000年、1980—2000年等短系列年降水量的系列代表性做出了分析评价,为合理选用水文系列提供了依据,对江苏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4.
将b值在地震预测中的直接应用归为三类:1)根据b值的动态变化预测地震。2)根据G-R律求出各级地震平均复发周期或年均发生率,推测未来一定时段如50年或100年内发生各级地震的危险性。3)根据G-R直线在横轴的截距,预测强余震的震级。讨论了这三种用法的物理基础及现有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5.
高维PP时间序列分析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投影寻踪(PP)与高维时间序列分析结合起来,建立了地震PP综合预测模型。并选取祁连山地区作研究区,做了未来三个月内最大震级的短期预测,经展望式检验,合格率(预测误差≤0.5或≤10%)≥80%。中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建立一定震级门限(M≥4.0)的预测具有更好的效果。本预测模型还可增加自变量、维数和改变时间尺度,并运用到其他领域中。  相似文献   
76.
邛崃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地震局很快做出反应,及时开展了地震考察并做出了正确的震后趋势判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7.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生源油藏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与以往发现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原油均不同。该原油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为-3l‰左右,与石炭系和侏罗系原油差异很大;生物标志物中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及C30重排藿烷,而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抽提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十分相似,而与二叠系和侏罗系明显不同。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叠系是仅次于二叠系的良好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该盆地中又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层系。油源对比表明该原油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三叠系生源原油的发现对该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Among the Sinian to Triassic strata in South China, the stratiform, quasi-stratiform and lenticular metallic deposits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mainly occur in the four periods: (1) the Sinian Datangpo interglacial period, (2) the early period of Early Cambrian, (3) the late period of Middle Devonian to early period of Late Devonian,and (4) the late period of Early Permian. The four mineralization periods all happened around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in the third-order seal-level cycle during the ascending stage in the first-order sea-level cycle. The deep seawater layer, starved and non-compensatory basin, low sedimentary rate, and low energy and anox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are very suitable for the 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large to superlarg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deposits.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also coincided with the intensified regional tectonism, extensive deep magmatism and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which provide,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to superlarg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deposits through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hydrothermal sediments, the needed dynamics,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favorable passway for hydrothermal fluids to enter the basin.  相似文献   
79.
山西宁武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的磁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宁武陆相二叠系—三叠系剖面的孙家沟组至刘家沟组磁化率的研究,发现该剖面自孙家沟组顶部的粘土岩层至刘家沟组底部,存在着明显的磁化率值升高的现象,认为该现象是由于气温升高和火山事件的影响。对比山西宁武剖面与浙江长兴海相剖面以及贵州威宁陆相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磁化率研究成果,发现三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表明,该磁化率值明显升高的现象具有跨区(晋、淅、黔)和跨相(陆、海)的区域性特征,可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根据磁化率的研究结果,建议将山西宁武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设在磁化率值明显升高的地方,印17层顶部纹层粉砂岩之下的粘土岩层。  相似文献   
80.
根据康马地区三叠系吕村组和涅如组新发现的化石及区域地质背景 ,把该区的地层时代分别厘定为中三叠世中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和晚三叠世中晚期 ,并认为缺失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早期的沉积。研究表明康马地区三叠系与二叠系之间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是“藏南运动”和“印支伸展运动”共同影响形成的。晚二叠世末至中三叠世早期 ,康马地区露出海面 ,接受剥蚀并形成喀斯特化风化壳。中三叠世末至晚三叠世 ,这一地区发生强烈伸展—裂陷 ,地壳迅速沉降 ,形成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 ,发育巨厚的半深海—深海复理石沉积 ,并伴随大量基性岩浆贯入。涅如组下部有两期基性岩侵入 ,早期基性岩床形成于印支晚期 ,晚期穿层侵入形成于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