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1篇
  免费   4067篇
  国内免费   1539篇
测绘学   262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13300篇
地质学   5493篇
海洋学   285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409篇
自然地理   68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681篇
  2018年   612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526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835篇
  2013年   888篇
  2012年   851篇
  2011年   919篇
  2010年   842篇
  2009年   1163篇
  2008年   965篇
  2007年   968篇
  2006年   981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882篇
  2003年   807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627篇
  2000年   609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507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484篇
  1995年   425篇
  1994年   409篇
  1993年   323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GPS测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GPS测时及时间传递的几种方式,详细地讨论了GPS用在电压相角测量,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以及线路网损和电能结算系统几个方面的应用原理,设计出应用的方案,并得到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982.
吉林省海沟金矿断裂地球化学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海沟矿区控矿断裂构造几何形态学,动力学,运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应用数学模拟和GIS图层分析技术,综合分析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和金矿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初步建立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定位预测模型。并对矿区主要赋矿构造-28号矿体深部及外围进行打矿预测。  相似文献   
983.
一种求解动应力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地震波的耗损能量等于土体产生的变形能这一原理,对动应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采用Voigit粘弹性模型,应用能量分析法,提出了一个求解动应力的简化公式。通过对比分析1976年唐山地震实例,表明文中提出的动应力公式比较简单实用,其计算结果合理,便于工程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84.
1994年 9月 1 6日东山海外 7 3级地震前一年左右 ,厦门台地倾斜E -W分量年变发生严重畸变 ,正常年变规律图象明显被破坏 ,异常出现后 1 1个月 ,东山海外发生强震。该现象可以作为闽粤近海强震的一个重要前兆指标  相似文献   
985.
淮南矿区潘三矿构造发育规律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煤层构造形态空间分析、断裂要素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并引入断裂分形维数指标作为刻划断裂构造发育强度的指标之一,对准南矿区潘三矿地质构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揭示了矿井地质构造发育的南北分带性和东西分区性特征。  相似文献   
986.
断层带爆炸裂隙区范围及裂纹扩展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常用求算岩石内爆炸裂隙区半径的计算公式中忽略了冲击波的作用、粉碎区的存在以及爆生气体的准静态作用。醉对该公式进行修正后并引和断层带应力波衰减指数α,并对尖力波损伤后的裂隙区的扩展长度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出:考虑“预报伤”作用的爆炸裂纹长度大于不考虑“预损伤”情况下的裂纹长度。  相似文献   
987.
卫星遥感在监视地震中的可应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卫星遥感技术及其产品在地震监视中的可应用性。已有震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震中附近存在着显著的震前地表增热现象。利用 RS热红外卫星遥感资料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信息 (即 OL R值 ) ,不仅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地震发生的区域 ,还可以对地表监测项目 (如地磁、地下流体、形变等 )中资料的可靠程度作出诊断。采用卫星遥感系统与地面监视系统的“融合”,形成空间与地面相结合的多源观测信息支撑的地震监视体系 ,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震情监视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88.
采用同一地震带中两个不同潜在震源区的统计模型,讨论了当潜在震源区分方法不同时对场址基本烈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9.
华北地区震群活动的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治平  徐平  薛艳 《地震》2001,21(1):47-52
通过对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震群活动的分析表明,唐山地震的震群活动显示出一定的迁移性和阶段性。应用流变介质包体孕震模型的理论进行了初步力学分析。张北地震的预测检验表明,震群活动的迁移性与阶段性对强震的中期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0.
简要介绍了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Ms5.4地震成功预报的震前主要预测依据及基本思路。通过对震前辽宁地区地震中短期危险性的分析,确定辽南地区是未来主震的危险地区。根据地震活动的区域特性及岫岩偏岭震群活动的规律,判定岫岩震群的前震性质。利用地震活动性参数计算结果和震前在震中及邻近地区出现前兆短临异常的统计分析,进一步论述了震前预测地震三要素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