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76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267篇
地质学   2087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22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水河组一段是石南31井区岩性油藏、石南44井区微幅构造油藏及整个腹部地区的重要产层,探究其层序地层特征对于指导研究区及整个腹部地区清水河组一段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指出清水河组一段相当于下白垩统第一个三级层序的低位及湖侵体系域。其层序地层特征显著,表现为:低位体系域以沟谷残余可容纳空间充填沉积为特点,分布较为局限,沟谷主要沉积辫状河道砂砾岩;湖侵体系域以退积型三角洲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沉积为主。建立了石南31井区的成藏模式,并指出三南凹陷中西部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沟谷砂砾岩及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可形成岩性圈闭,退积型三角洲可形成地层超覆圈闭;湖侵体系域顶部的泥岩可做为区域盖层;斜坡古地貌、深大断裂—中浅层断裂系统与不整合匹配为有效的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152.
新疆东准噶尔北部扎河坝富碱花岗质岩石分布于乌伦古大断裂与额尔齐斯-玛因鄂博大断裂之间。富碱花岗岩类有石英碱性正长岩、碱性长石花岗岩、石英二长斑岩及碱性长石正长岩等岩石类型。在详细的显微镜观察基础上,全岩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富碱花岗质岩中的矿物组合是碱性长石 石英 钠铁闪石 霓辉石,以出现高硅、富碱、贫铝、低钙、低镁、高铁、高锰、贫水为特征。铁钛氧化物温度计估算出的富碱花岗岩体结晶温度在650℃~755℃之间,氧逸度为10-17.17Pa~10-14.39Pa,结合钠铁闪石的特征,碱性岩浆演化后期存在着明显的水-岩作用,扎河坝富碱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低压、高氧逸度、中高温环境,反映了相对开放、浅成的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153.
介绍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此技术手段对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西侧地区40条岩石野外光谱曲线数据进行了定量处理,总结并分析了蛇绿岩套中常见典型岩石(基性混杂岩、辉长岩、橄榄岩、蛇纹石)的光谱特征及其产生原因。最后,结合ETM 波段范围提出了适用于西准噶尔地区多波段遥感影像光谱角(Spectral Angle Mapper,SAM)提取模型,从遥感影像上识别蛇绿岩分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4.
The Cenozoic sedimentation in the Tianshui basin,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liupanshan and West Qinling,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rovides a record for the regional tectonism and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Thermochronologic study on the detrital apatite grains from sandstones at Yaodian, near Tianshui, has revealed two rapid tectonic uplift-exhumation events of the source area, which happened at 23.7 and 14.1 Ma, respectively. The fast exhumation (0.34 mm/a) at 23.7 Ma, which recorded the tectonic uplift of West Qinling,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eogene Tianshui basin and initiated the reception of alluvial deposits. This event is most likely in response to the synchronous tectonism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source region experienced another rapid exhumation (1.05 mm/a) at 14.1 Ma, when the Tianshui basin began to depress broadly and fluvial-lacustrine sediments dominated the Late Miocene. Translated from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6, 24(6): 783–789 [译自: 沉积学报]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对广东省各地区旅游发展相关指标的分析,发现东西两翼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开发两翼旅游资源非常必要。对两翼旅游资源进行了评述分析: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和优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与相邻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并提出了两翼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建设区域性的旅游中心城市;与珠三角协同发展;通过合作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认为在政府的规划协调下,两翼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两翼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翼齐飞和广东各地区全面均衡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6.
Thirty-seven new K–Ar ages from West Maui volcano, Hawai‘i, are used to define the waning stages of shield growth and a brief episode of postshield volcanism. All but two samples from shield-stage strata have reversed polarity magnetization, so conceivably the exposed shield is not much older than the Olduvai Normal-Polarity subchron, or about 1.8 Ma. The oldest ages obtained are in the range 1.9–2.1 Ma but have large analytical error. Shield volcanism ended about 1.35 Ma, and postshield volcanism followed soon thereafter, persisting until about 1.2 Ma. Exposed shield-stage strata were emplaced at a rate of about 0.001 km3 per year, a rate smaller than historic Hawaiian magmatic rates by a factor of 100. Stratigraphic accumulation rates are similar to those measured previously at Wai‘anae volcano (O‘ahu) or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una Kea shield sequence (Hilo drill core, Hawai‘i). These rates diminish sharply during the final 0.3–0.5 m.y. of the shield stage. Hawaiian shield volcanoes begin waning well before their last 0.5 m.y. of life, then end quickly, geologically speaking, if West Maui is representative.  相似文献   
157.
从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现状等方面,阐述国家在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中加强土地利用控制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控制的目标与任务。分析了对西部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密切相关的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在土地利用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控制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8.
东准噶尔鲍尔羌吉——带热隆伸展构造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准噶尔1:25万造山带填图方法研究过程中,在鲍尔羌吉一带发现较为典型的伸展构造,与许志琴等提出的热隆伸展构造有相似之处,其隆升与晚古生代造山后期抬升侵位的花岗岩有关,重熔花岗岩侵位上隆形成“热穹隆”构造,在岩体顶部垂直主应力作用下导致上部地壳伸展减薄,形成以晚古生代花岩为核心的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159.
鲁克改 《新疆地质》2002,20(2):118-121
分析了准尔盆地东部大井地区中下侏罗统的沉积环境、特征,发育层间氧化带的条件及铀成矿环境,认为八道湾组第一砂岩层、三工河组第一、二、三砂岩层和西山窑组第一砂岩层岩性、岩相及地球化学环境对铀矿成矿有利,发育层间氧化带并有铀矿化及异常出现,是可地浸砂岩铀矿找矿的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160.
准噶尔芦草沟组与黄山街组的古气候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绍祖  屈迅  李强 《新疆地质》2002,20(3):183-186
准噶尔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无论是从岩性还是所含古生物,均表明形成于持续炎热的气候条件之下,当时由于准噶尔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拼合造山,造成准噶尔周缘火山强烈喷发和自欧洲东移的干旱炎热气流对准噶尔均有明显的影响。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形成时干旱气候缓解,降水量增加,该组沉积物反映出温暖的亚热带气候特征。因此,从成油的古气候条件来说,芦草沟组要优于黄山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