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89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282篇
地质学   2303篇
海洋学   26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Eirik Drift lies on the slope south of Greenland, where it has been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Boundary Undercurrent (WBUC) closely downstream of its origin in the deep-water formation centres of the Nordic Seas. Therefore, the sediment record at Eirik Drift documents modifications in pathways and intensity of the WBUC. These modifications reflect alterations in deep-water formation in the Nordic Seas and are therefore coupled with climate changes. Based on the seismo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identified in a set of high-resolution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we have reconstructed the palaeocirculation of the WBUC at Eirik Drift since the early Miocene. We revealed a strong WBUC during warm climate conditions, and in phases of climate cooling with enhanced sea-ice extent we interpreted weak WBUC influence. We suggest a southward shift of the deep-water formation regions along with a shift of the deep current system during the cool phases. This shift implies that the main 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 route affected Eirik Drift only during warm phases and that during cool phases weak branches of the circulation system flowed over Eirik Drift.  相似文献   
992.
选取贵州西部六枝特区郎节坝试验区、钟山区大地试验区、水城县前进试验区和盘县坡上试验区共4个不同海拔马铃薯种植区连续6 a(2006—2011年)春薯主要大田生长期(2—9月)逐日降水的观测资料和春薯产量资料,利用降水产量积分回归函数,分析降水变化对春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西部山区降水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状况,但降水总体呈现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多趋势,同时找出了影响春薯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不同区域春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佳补充灌溉时期不同:郎节坝试验区在播种期到开花期需补充灌溉,大地试验区应分别在播种期和现蕾期到开花期补充灌溉,前进试验区在现蕾期到开花期需补充灌溉,坡上试验区应在开花的始期至盛期补充灌溉。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有利于提高春薯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93.
松辽盆地西边界带深部构造:地电学证据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综合研究了松辽盆地西、东边界的构造特征.在由广角地震波速分布所得到的认识基础上,本文利用松辽盆地西边界带附近新实施的大地电磁测深(MT)(约470 km 42个测点)剖面,经过数据处理的二维电性分布,更为详细地表达了西边界带深部构造特征.与满-绥断面研究相近的结果是西边界带的断裂构造表现为作为盆地...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中国西部及邻区1700年以来M≥7级和M-T图分析1700年以来M≥7.8级地震活动,除了得到和其他学者研究基本一致的几个十年尺度周期结果外,还得到百年左右尺度的地震活动周期结果,再与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比较,发现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数在百年左右尺度周期上具有负相关性,地震高活动时段对应太阳黑子低值时段.此外...  相似文献   
995.
996.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各级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依据25口井岩芯和596口井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把松辽盆地长垣以西地区高台子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提出了高台子油层北、西部为同沉积构造抬升控制的顶部缺失的层序地层新格架.对储层沉积特征进行精细研究,...  相似文献   
997.
邱振  王清晨 《地质科学》2011,46(1):52-67
通过对桂西地区南丹龙王坡11件上二叠统硅质岩样品和平果四塘6件上二叠统硅质岩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并结合已发表的崇左东攀部面大隆组的硅质岩地球化学数据,认为桂西地区上二叠统硅质岩为生物成因,形成于受陆源碎屑影响的大陆边缘沉积环境,其沉积水体为氧化条件.研究区内硅质岩的TOC为0.10%~0.19%,平均为0.1...  相似文献   
998.
白云岩/石的结构在白云岩成因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的白云岩具有与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不同的结构: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除存在一部分斑状晶白云岩以外,总体上缺乏原始结构保存的白云岩,白云石具有特征的非平直晶面他形晶和鞍形晶,且晶体较大;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非常发育原始结构保存的白云岩,结晶白云岩也以晶体较小的平直晶面自形晶-半自形晶为主。对碳酸盐岩中白云石含量的分布模式而言,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白云石含量40%~60%的过渡岩石类型,这是一种非经典的分布模式,而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则缺乏这样的过渡岩石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白云石含量大于90%和小于10%的端元岩石类型,这是一种经典的分布模式。白云岩/石的结构特征的差异反映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较高的结晶温度、较低的流体Mg/Ca比值、较短的白云化作用持续时间和不彻底的回头白云化作用;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则主要是相对低温的,高Mg/Ca比值海源流体的彻底白云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川西盆地演化及盆地叠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川西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松潘甘孜构造带东缘龙门山前陆地带,是四川盆地的一部分。自震旦纪以来,川西盆地经历了海相盆地与陆相盆地两个时期的演化,其中陆相盆地演化与松潘-甘孜构造带及龙门山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晚三叠世以来,川西盆地与松潘-甘孜构造带、龙门山构造带之间经历了盆岭耦合与盆山耦合两期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形成了结构复杂、多期演化的叠合盆地,其盆地性质、类型在不同地质时期各不相同。总的说来,川西盆地经历稳定克拉通海盆发展时期(震旦纪-中三叠世)、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发展时期(上三叠世须家河组一段-须家河组三段)、陆相坳陷盆地发展时期(须家河组四段-中侏罗纪世)、前陆盆地发展时期(晚侏罗世-现今),最终形成了4期单型盆地的有序叠置。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苏吉泉球状石墨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准噶尔苏吉泉石墨矿赋存于黄羊山复式花岗岩体的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角闪碱长花岗岩接触带,构成NW向延伸的长英质石墨混染带.矿体多呈不规则透镜状,平面上为短轴或近似等轴状,主矿体附近发育有巢状或小透镜状矿体.矿石多具球状构造,石墨球体间为石英和长石组成的致密长英质胶结物,球体除石墨外还有含量不等的粗粒自形长石、石英和云母等.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DTA分析及显微镜下观察,对该矿床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国内其他石墨矿床进行地质学、矿物学研究对比,发现其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最小,放热峰起始温度最高及有序度最好.结合前人δ13C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成矿物质为有机碳,矿床属岩浆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