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2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97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378篇
地质学   2888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4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选取旅游者的微观视角为研究的切入点,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鄂西圈)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直接对该区域旅游竞争力起作用的是市场需求状况和区位条件,而区域旅游资源、旅游支持因素、区域旅游管理都通过市场对该区域的旅游竞争力起间接作用;同时通过路径分析得到了相关因素之间以及相关因素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其中市场需求的影响系数最大。最后提出了提升鄂西圈旅游竞争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2.
2003年8月“巴蜀夜雨”过程的模拟和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萍  宇如聪  周天军 《气象学报》2008,66(3):371-380
结合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AREM的数值试验和观测资料分析,对2003年8月川西地区的9次夜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环流背景下,川西地区特殊地形引起的沿坡地的辐合上升运动和下垫面提供给低层大气的热通量所导致的大气层结不稳定,对川西夜雨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白天,随着陆-气通量交换的增加,低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逐步升高,并在午后达到极值.与此同时,低层偏南暖湿气流在盆地西部由于气旋性弯曲而形成的东北风在午后逐渐加强,这支气流在盆地西部被地形阻挡,产生爬升运动.辐合上升将低层高温高湿的大气向上输送,使得大气不稳定层结的厚度以及强度都增加;日落以后,低层大气的相对湿度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增大,容易饱和而形成凝结,同时大气中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对流有效位能,低层辐合抬升等因素容易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对流性夜雨天气.强烈的对流辐合运动需要周围大气的入流补偿,促使偏东风气流增强且向高空伸展,这令辐合抬升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93.
利用1981—2000年候平均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MAP全球降水资料,分析了从中国东部大陆到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季风和降水季节变化的特征及其与热带季风降水的关系,探讨了季风建立和加强的原因。夏季东亚—西太平洋盛行的西南风开始于江南和西太平洋副热带的春初,并向北扩展到中纬度,热带西南风范围向北扩展的迹象不明显。从冬到夏,中国西部和西太平洋副热带的表面加热季节变化可以使副热带对流层向西的温度梯度反转比热带早,使西南季风在副热带最早开始;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东侧低压槽的加强和向东延伸,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和向西移动,都影响着副热带西南季风的开始和发展;初夏江南的南风向北扩展与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有关,随着高原东侧低压槽向南延伸,槽前的偏南风范围向南扩展。随着副热带季风建立和向北扩展,其最大风速中心前方的低层空气质量辐合和水汽辐合以及上升运动也加强和向北移动,导致降水加强和雨带向北移动。热带季风雨季开始晚,主要维持在热带而没有明显进入副热带,江淮梅雨不是由热带季风雨带直接向北移动而致,而是由春季江南雨带北移而致。在热带季风爆发前,副热带季风区水汽输送主要来自中南半岛北部和中国华南沿海,而在热带季风爆发后,水汽输送来自孟加拉湾和热带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994.
祁莉  张祖强  何金海 《大气科学》2008,32(2):395-404
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集II,诊断分析了气候平均场上6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过程,借助一个两层半大气模式,从动力学上初步揭示了西太平洋热带大气准10天振荡(Quasi Ten-day Oscillation,简称QTO)向西北方向传播与季风槽东伸西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了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副高双脊线可能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季风槽准10天东西振荡是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副高双脊线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季风槽东伸西撤与QTO传播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QTO向西北方向传播,东风切变作用于斜压辐散的经向梯度,在对流中心北侧生成正扰动涡度。QTO在季风槽东侧激发的气旋性扰动涡度,诱导季风槽东伸,侵入副高,造成副高外围变形,形成双脊线。因此,形成西太副高双脊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西太平洋热带大气QTO。尽管季风槽东伸直接引起副高双脊线发生,但是它只不过是受QTO影响的一种表现。本文仅为诊断结果,其结果还有待于模式敏感性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995.
The South China Sea throughflow (SCSTF) involves the inflow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and the outflow through the Karimata, Mindoro, and Taiwan straits.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SCSTF act as a heat and freshwater conveyor, playing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patter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adjoining tropical Indian and Pacific Oceans. In this introductory paper, we attempt to convey the progress that has recently been made in understanding the SCSTF. We first provide an overview of existing observations, theories, and simulations of the SCSTF. Then, we discuss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Pacific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and Indonesian throughflow. Finally, we summarize issues and questions that remain to be address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CSTF's dynamics, variability, and implication for climate.  相似文献   
996.
An attempt is made to integrate subgrid scale scheme on the work of Dimri and Ganju (Pure Appl Geophys 167:1–24, 2007)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nature of surface heterogeneity and landuse variability along with resolvable finescale micro/meso scale circulation over the Himalayan region, which is having different altitudes and orientations causing prevailing weather conditions to be complex. This region receives larg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due to eastward moving low-pressure synoptic weather systems, called western disturbances, during winter season (December, January, February—DJF). Surface heterogeneity and landuse variability of the Himalayan region gives rise to numerous micro/meso scale circulation along with prevailing weather.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work, a mosaic type parameterization of subgrid scale topography and landuse within a framework of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is extended to study interseasonal variability of surface climate during a winter season (October 1999–March 2000) of the work of Dimri and Ganju (Pure Appl Geophys 167:1–24, 2007). In this scheme,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are disaggregated from the coarse grid to the fine grid, land surface calculations are then performed separately for each subgrid cell, and surface fluxes are calculated and reaggregated onto the coarse grid cell for input to the atmospheric model. By doing so, resolvable finescale structures due to surface heterogeneity and landuse variability at coarse grid are subjected to parameterize at regular finescale surface subgrid. Model simulations show that implementation of subgrid scheme presents more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fluence of topographic elevation and valleys is better represented in the scheme. Overall, RegCM3 with subgrid scheme provides more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resolvable finescale atmospheric/surface circulations that results in explaining mean variability in a better way.  相似文献   
997.
青藏高原西部地表热通量输送的低频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97年9月-1998年10月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地区自动气象站(AWS)近地层连续观测的梯度资料为基础,计算了高原西部地面感热通量、蒸发潜热通量及地面热源强度,应用Marr小波变换重点分析了地表热通量输送以及与此相关的降水量、土壤湿度和土壤热通量的周期振荡特征.结果表明:地面感热具有明显的30~60天低频振荡,并且在夏季存在准8天的中期振荡;蒸发潜热和降水量以准双周振荡为主.土壤热通量以30~50天低频振荡为主,夏季还存在准8天的中期振荡;土壤湿度在冬季呈现明显的30~50天低频振荡,夏季则为20~30天的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998.
麻扎塔格地区地层、地貌及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对于认识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塔里木—西昆仑的盆山耦合关系、新构造运动对塔里木油气资源分布的影响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环境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卫星照片解译、野外变形观察、剖面实测、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等手段,对该地区晚新生代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麻扎塔格构造带为典型的逆冲—褶皱带,并探讨了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的构造指向、活动时限、隆升速率及缩短速率、东西方向的延伸等问题,取得如下认识:1)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为西昆仑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前缘部位,和田河气田就是处在逆冲前锋背斜顶部,晚新生代变形作用已明显地改造了塔里木盆地南部及中部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并促成了和田河气田的形成;2)麻扎塔格山在中新世末(约7 Ma)和中更新世(约780 ka B.P.)经历了两次构造隆升,后一次形成了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和麻扎塔格山现今的地貌特征;3)估算出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中更新世以来的隆升速率约为0.26~0.4 mm/a,缩短速率约为0.9 mm/a;4)认为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向西应与同属西昆仑山前褶皱—冲断带前缘的喀什背斜相连,东端的突然消失可能是由于东段和田河附近存在北东—南西向的走滑断层造成。  相似文献   
999.
塔里木河上游绿洲典型地表特征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塔里木河上游农业绿洲区选取草地、裸地、棉花地和盐碱地4种典型地表特征,用圆盘入渗仪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并做模型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绿洲内不同地表特征下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存在明显差异,稳定入渗率大小为棉花地(1.02mm.min-1)草地(0.76mm.min-1)裸地(0.36mm.min-1)盐碱地(0.11mm.min-1);在入渗初期,累计入渗量为盐碱地最大,草地和棉花地次之,裸地最小,但随入渗时间增长累计入渗量逐步受控于稳定入渗率.以裸地为参照,棉花地和草地的入渗性能较好,而盐碱地入渗性能较差.应用常用的入渗模型对入渗过程进行了模拟:Kostiakov模型和Horton模型分别对棉花地、草地和裸地、盐碱地均具有最好的模拟效果,这两种模型在本区内有最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Green-Ampt模型在本区的适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00.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璟  蒲仁海  杨林  李艾红 《沉积学报》2010,28(3):509-517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巴楚、塔中、塔河地区井下及巴楚小海子露头、阿克苏四石厂露头的石炭系泥岩中黏土矿物、微量和常量元素的测定,利用Adams和Couch古盐度计算公式、Walker相当硼判定法及锶钡比值法定量—半定量地分析了该区石炭系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特征,结果表明古盐度在4.7‰~33.9‰,大部分为半咸水沉积,其次为淡水—微咸水沉积,个别为咸水沉积;且古盐度变化明显,平面上巴楚组泥岩段泥岩总体具有从塔东北向塔西南古盐度变大的趋势;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泥岩在塔中古盐度最小,塔西南最大,塔北居中。由于沉积物中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特征是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之一,因此它对有争议的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及巴楚组角砾岩段沉积环境的判定提供了沉积水体性质方面的依据。石炭系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与该时期海平面升降及沉积相演化有关,该泥岩形成于石炭纪海平面相对下降或上升缓慢、古盐度相对较低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