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7篇
  免费   2661篇
  国内免费   3979篇
测绘学   1494篇
大气科学   569篇
地球物理   1129篇
地质学   12369篇
海洋学   1297篇
天文学   5189篇
综合类   901篇
自然地理   108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681篇
  2017年   719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811篇
  2014年   1057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116篇
  2011年   1309篇
  2010年   1233篇
  2009年   1550篇
  2008年   1418篇
  2007年   1406篇
  2006年   1224篇
  2005年   1013篇
  2004年   880篇
  2003年   760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528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318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7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大邑砾岩的 物源分析与水系变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碎屑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是青藏高原东缘强烈隆升的产物,同时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隆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文章以盆地底部的大邑砾岩作为研究切入点,详细研究了它的物源区,以深化对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过程的理解。通过砾石成分统计、砂岩薄片鉴定、重矿物分析以及古流向恢复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成都盆地北部和南部的大邑砾岩分别受不同的物源区和河流所控制。其中北部的大邑砾岩受控于出口在都江堰南约4km处向南流的河流所控制,其物源区为玉堂镇以西、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流域范围内。而南部的大邑砾岩则主要受向东流的古青衣江的控制,其物源区即为现代青衣江流域。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表明晚新生代期间岷江和青衣江都曾发生河流改道。  相似文献   
992.
井震结合对川西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进行了多级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首先对不同级次层序界面进行识别,然后依据相序、岩石的物理性质、地层的接触关系等特征并结合地震层序界面追踪,进行单井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识别划分,划分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选取密集井网的联井剖面,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高精度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单砂体的对比。最后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时空展布。  相似文献   
993.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水河组一段是石南31井区岩性油藏、石南44井区微幅构造油藏及整个腹部地区的重要产层,探究其层序地层特征对于指导研究区及整个腹部地区清水河组一段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指出清水河组一段相当于下白垩统第一个三级层序的低位及湖侵体系域。其层序地层特征显著,表现为:低位体系域以沟谷残余可容纳空间充填沉积为特点,分布较为局限,沟谷主要沉积辫状河道砂砾岩;湖侵体系域以退积型三角洲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沉积为主。建立了石南31井区的成藏模式,并指出三南凹陷中西部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沟谷砂砾岩及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可形成岩性圈闭,退积型三角洲可形成地层超覆圈闭;湖侵体系域顶部的泥岩可做为区域盖层;斜坡古地貌、深大断裂—中浅层断裂系统与不整合匹配为有效的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一个滨海多层含水层系统的考察,该含水层系统由上、下弱透水层和介于中间的承压含水层组成,海底露头处被淤泥层覆盖.建立了描述该系统中地下水水头随潮汐波动的数学模型,并得到其解析解.该解析解与六个基本参数有关,分别是承压含水层的海潮传播参数,淤泥层的无量纲透水系数,上下弱透层与承压含水层贮水率的比率 (无量纲)和上下弱透层的无量纲越流.当这些参数取某些特殊值时,我们的解便化简为前人考虑的几种简单情形对应的解.分析表明,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水头波幅是上、下弱透水层贮水率和越流系数的减函数,是淤泥层相对透水系数的增函数;波动相位(时滞)是上、下弱透水层贮水率和越流系数的增函数,是淤泥层相对透水系数的减函数.  相似文献   
995.
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物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体主要产出于上二叠龙潭组和长兴组泥岩、灰岩、泥质灰岩、硅质岩、煤岩和碳质页岩等混杂岩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研究手段,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特征及微观特征进行了探讨,为成矿元素汞、铊的赋存状态,生物成矿特征研究等提供矿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996.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大红峪组火山岩是一套高钾(K2O Na2O)、富铝、贫硅的碱玄岩-响质碱玄岩-响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等)、贫高场强元素(HFSE)(Th,Zr,Hf,HREE等)和弱亏损Nb,Ta的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有轻微的Eu正异常,类似于OIB的特征。较稳定的La/Nb比值和εNd(t)值,说明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并未遭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结合岩石Nb,Ta弱亏损以及εNd(t)值为-0.66~0.63的特征,表明其地球化学特征更多的是其地幔源区的反映。因此,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可能为被俯冲交代作用改造过的深部岩石圈地幔,并有OIB特征的软流圈组分加入。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大红峪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内裂谷,其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相似文献   
997.
四川盆地新场气田须家河组二段储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场气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川西地区主力气田之一。通过对该区多口井的岩石学以及电性、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须家河二段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储层平均孔隙度3.17%,平均渗透率2.78×10-3μm2,为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根据气田须二段储层的特点,结合孔渗关系曲线以及含气性等参数,对该区储层进行分类评价,认为Ⅲ类储层是须家河组中主要的储层类型,并对该区天然气有利富集区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98.
龙岗地区陇川运动-华力西运动间造成整个古生代地层缺失,中上三叠统直接覆于下元古界哀牢山岩群、大红山岩群等基底岩系之上,本文称为“超级不整合”。华力西期-喜马拉雅期历次地壳事件在“超级不整合”接触带形成“矿质”的“浪淘砂”式、叠次‘堆积’作用,对该区金成矿有决定性作用,先后发现小水井与大龙潭两个典型金矿床。前者为“地下水热卤水溶滤中低温热液蚀变角砾岩微粒浸染型金矿床”,可类比为“卡林型”;后者为“原生沉积地下热水溶滤中低温热液蚀变砂砾岩微粒-粗粒型金矿床”,为该区首次发现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999.
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文伟  陈少玲 《云南地质》2007,26(4):404-410
芦子园铅锌矿产于镇康复背斜核部寒武系沙河厂组大理岩、板岩、片岩地层中,沿背斜轴部产生的断层及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酸性及基性岩浆热液,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改造叠生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00.
杨宏城 《云南地质》2007,26(4):416-420
水泄铜钴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控矿因素较多,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受断层及岩性控制,地层初始富集,构造及区域变质作用提供通道及热源。水的循环、溶解作用形成热卤水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